一种双通道油气吸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0774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通道油气吸附处理系统,其中,包括:主油气输送管、油气回流管、第一吸附罐和第二吸附罐,所述第一吸附罐与第二吸附罐的上端连通有破真空管,所述破真空管一端设置有破真空阀,所述破真空管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排气阀和第二排气阀,所述第一排气阀和第二排气阀之间设置有主排气管,所述第一吸附罐和第二吸附罐的下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分油气输送管和第二分油气输送管,所述第一分油气输送管与第二分油气输送管的侧壁连接有横管,所述横管的侧壁依次设置有第一进气阀和第二进气阀,所述第一分油气输送管与第二分油气输送管的侧壁依次设置有第一真空阀和第二真空阀。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将第一吸附罐和第二吸附罐进行连接,使两吸附罐能够交替工作。使两吸附罐能够交替工作。使两吸附罐能够交替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通道油气吸附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油气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双通道油气吸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石油被称作“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其衍生品在工业、军事、民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石油。然而石油具有挥发性,在其开采、运输、转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伴随烃类油气的挥发,产生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0003]现有的吸附系统在脱附时,加热的氮气从上往下经过吸附罐,由于热气上升的原理,通常只能对吸附罐内上层的活性炭进行加热,降低脱附效率,降低吸附罐的使用寿命,在处理油气时加热后的气体容易造成回流,影响气体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双通道油气吸附处理系统,通过吸附罐由下往上进气,可对吸附罐内的活性炭充分加热,提高脱附效率,提高吸附罐的使用寿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双通道油气吸附处理系统,包括:主油气输送管、进气横管、排气横管、主排气管、主氮气输送管、第一吸附罐和第二吸附罐,所述第一吸附罐和第二吸附罐的下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分油气输送管和第二分油气输送管,所述第一吸附罐和第二吸附罐的上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分排气管和第二分排气管;所述进气横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分油气输送管与第二分油气输送管连通,所述进气横管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进气阀和第二进气阀,所述主油气输送管的出气端与第一进气阀和第二进气阀之间的进气横管连通;所述排气横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分排气管和第二分排气管连通,所述排气横管上依次设有第一排气阀和第二排气阀,所述主排气管的进气端与第一排气阀和第二排气阀之间的排气横管连通;所述主氮气输送管的出气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分氮气输送管和第二分氮气输送管,所述第一分氮气输送管的出气端与第一进气阀和第一分油气输送管之间的进气横管连通,所述第二分氮气输送管的出气端与第二进气阀和第二分油气输送管之间的进气横管连通,所述第一分氮气输送管上设有第一吹扫阀,所述第二分氮气输送管上设有第二吹扫阀。在脱附时,通过使加热后的氮气从下往上通入吸附罐内,使得热的氮气可以对吸附罐内的活性炭充分加热,避免氮气只在吸附罐上部停留的情况,提高脱附效率,提高吸附罐的使用寿命。
[0006]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氮气加热装置,所述主氮气输送管流经氮气加热装置。
[0007]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氮气输送管外包覆有保温层。
[0008]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抽真空管、破真空管和真空泵,所述抽真空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分油气输送管和第二分油气输送管的下端连通,所述抽真空管上依次设有
第一真空阀和第二真空阀,所述真空泵连接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进气端与第一真空阀和第二真空阀之间的抽真空管连通,所述破真空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分排气管和第二分排气管的上端连通,所述破真空管上设有破真空阀。
[0009]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油气回流管,所述油气回流管的一端与主排气管的侧壁连通,另一端与主油气输送管连通,所述油气回流管设置有吸附旁路阀。
[0010]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吸附罐和第二吸附罐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全阀和第二安全阀。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使加热后的氮气从下往上通入吸附罐内,使得热的氮气可以对吸附罐内的活性炭充分加热,避免氮气只在吸附罐上部停留的情况,提高脱附效率,提高吸附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通道油气吸附处理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0014]图例说明:
[0015]1、主油气输送管;2、油气回流管;3、第一吸附罐;4、第二吸附罐;5、第一安全阀;6、吸附旁路阀;7、破真空阀;8、第一排气阀;9、主排气管;10、第二排气阀;11、第二安全阀;12、第一分油气输送管;13、第一吹扫阀;14、第一进气阀;15、第一真空阀;16、真空泵;17、第二真空阀;18、第二分油气输送管;19、第二进气阀;20、第二吹扫阀;21、保温层;22、主氮气输送管;23、破真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17]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双通道油气吸附处理系统,其包括:主油气输送管1、进气横管、排气横管、主排气管9、主氮气输送管22、第一吸附罐3和第二吸附罐4,所述第一吸附罐3和第二吸附罐4的下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分油气输送管12和第二分油气输送管18,所述第一吸附罐3和第二吸附罐4的上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分排气管和第二分排气管;所述进气横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分油气输送管12与第二分油气输送管18连通,所述进气横管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进气阀14和第二进气阀19,所述主油气输送管1的出气端与第一进气阀14和第二进气阀19之间的进气横管连通;所述排气横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分排气管和第二分排气管连通,所述排气横管上依次设有第一排气阀8和第二排气阀10,所述主排气管9的进气端与第一排气阀8和第二排气阀10之间的排气横管连通;所述主氮气输送管22的出气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分氮气输送管和第二分氮气输送管,所述第一分氮气输送管的出气端与第一进气阀14和第一分油气输送管12之间的进气横管连通,所述第二分氮气输送管的出气端与第二进气阀19和第二分油气输送管18之间的进气横管连通,所述第一分氮气输送管上设有第一吹扫阀13,所述第二分氮气输送管上设有第二吹扫阀20。
[0018]具体的,还包括有氮气加热装置,所述主氮气输送管22流经氮气加热装置。所述主氮气输送管22外包覆有保温层21,从而避免经过加热后的氮气快速降温的情况。
[0019]具体的,还包括有抽真空管、破真空管23和真空泵16,所述抽真空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分油气输送管12和第二分油气输送管18的下端连通,所述抽真空管上依次设有第一真空阀15和第二真空阀17,所述真空泵16连接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进气端与第一真空阀15和第二真空阀17之间的抽真空管连通,所述破真空管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分排气管和第二分排气管的上端连通,所述破真空管23上设有破真空阀7。通过设置抽真空管、破真空管23和真空泵16,从而可通过真空泵16对第一吸附罐3或第二吸附罐4进行抽真空的方式进行快速脱附,例如,当需要对第一吸附罐3进行脱附时,将第一进气阀14、第一排气阀8、第二真空阀17、破真空阀7、第一吹扫阀13、第二吹扫阀20关闭,打开真空泵16便可对其从上往下抽真空脱附。而在对第一吸附罐3进行脱附时,第二吸附罐4可正常进行吸附工作,不影响油气的正常处理。
[0020]具体的,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通道油气吸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气输送管(1)、进气横管、排气横管、主排气管(9)、主氮气输送管(22)、第一吸附罐(3)和第二吸附罐(4),所述第一吸附罐(3)和第二吸附罐(4)的下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分油气输送管(12)和第二分油气输送管(18),所述第一吸附罐(3)和第二吸附罐(4)的上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分排气管和第二分排气管;所述进气横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分油气输送管(12)与第二分油气输送管(18)连通,所述进气横管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进气阀(14)和第二进气阀(19),所述主油气输送管(1)的出气端与第一进气阀(14)和第二进气阀(19)之间的进气横管连通;所述排气横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分排气管和第二分排气管连通,所述排气横管上依次设有第一排气阀(8)和第二排气阀(10),所述主排气管(9)的进气端与第一排气阀(8)和第二排气阀(10)之间的排气横管连通;所述主氮气输送管(22)的出气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分氮气输送管和第二分氮气输送管,所述第一分氮气输送管的出气端与第一进气阀(14)和第一分油气输送管(12)之间的进气横管连通,所述第二分氮气输送管的出气端与第二进气阀(19)和第二分油气输送管(18)之间的进气横管连通,所述第一分氮气输送管上设有第一吹扫阀(13),所述第二分氮气输送管上设有第二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续庆张玉养邓俊文陈开文刘永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阳鸿石化储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