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轮式便携储能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061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滑轮式便携储能发电机,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包括发电机外壳、线圈、磁铁、滑轮和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发电机外壳的顶面内壁和底面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垂直于正面内壁和反面内壁的凹槽;各凹槽内均设置有线圈;正面内壁和反面内壁上均开设有垂直于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的导轨沟槽;导轨沟槽内设置有滑轮;滑轮与磁铁粘接;滑轮用于使磁铁沿着导轨沟槽滑动;线圈用于在磁铁滑动的过程中切割磁铁的磁感线,产生交流电;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分别与线圈和外接设备连接;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用于对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和稳压,得到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为外接设备充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随身携带且能够解放双手。携带且能够解放双手。携带且能够解放双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轮式便携储能发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滑轮式便携储能发电机。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手机或者平板电量不足的困扰,出门在外人们也存在着充电宝电量耗尽的情况或者充电宝忘记充电的情况,这时候无法及时找到一个稳定的电源会带来许多麻烦,即使能够找到稳定的电源,由于充电宝所需的充电时间过长,短时间内充电宝所充电量根本无法满足手机或者平板的用电需求。
[0003]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之一,是由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法拉第专利技术的。1831年,法拉第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电力学知识,成功研制出了一台可以自主产生电流的机器,也就是发电机。发电机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与充电宝不同,发电机不需要电源对其进行充电,其自身便可以产生电源。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发电机体积相对较大,不利于随身携带,而易于携带的发电机多为手摇式发电机,需要人力不断地转动手柄,人双手无法解放,不便于平时的工作与生活。
[0004]综上,本领域亟需一种可随身携带且能够解放双手的发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轮式便携储能发电机,可随身携带且能够解放双手。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一种滑轮式便携储能发电机,包括发电机外壳、线圈、磁铁、滑轮和整流滤波稳压电路;/>[0008]所述发电机外壳包括顶面内壁、底面内壁、正面内壁、反面内壁、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
[0009]所述顶面内壁和所述底面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垂直于所述正面内壁和所述反面内壁的凹槽;各所述凹槽内均设置有所述线圈;
[0010]所述正面内壁和所述反面内壁上均开设有垂直于所述左侧内壁和所述右侧内壁的导轨沟槽;所述导轨沟槽内设置有所述滑轮;
[0011]所述滑轮与所述磁铁粘接;所述滑轮用于使所述磁铁沿着所述导轨沟槽滑动;所述线圈用于在所述磁铁滑动的过程中切割所述磁铁的磁感线,产生交流电;所述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分别与所述线圈和外接设备连接;所述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用于对所述线圈产生的所述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和稳压,得到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所述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用于为所述外接设备充电。
[0012]可选地,还包括弹簧;
[0013]所述弹簧与所述磁铁粘接;所述弹簧随所述磁铁一起运动;所述弹簧用于在所述磁铁滑动到所述左侧内壁和所述右侧内壁时产生弹性回复力;所述弹性回复力用于使所述
磁铁沿着所述导轨沟槽往复滑动。
[0014]可选地,所述弹簧的长度为5mm~8mm。
[0015]可选地,还包括滑轮杆;
[0016]所述滑轮和所述磁铁通过所述滑轮杆连接;所述滑轮杆分别与所述滑轮和所述磁铁粘接。
[0017]可选地,还包括锂电池;
[0018]所述锂电池分别与所述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和所述外接设备连接;所述锂电池用于储存所述整流滤波稳压电路提供的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并利用储存的所述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为所述外接设备充电。
[0019]可选地,所述凹槽为矩形凹槽。
[0020]可选地,所述导轨沟槽为矩形凹槽。
[0021]可选地,所述顶面内壁与所述磁铁的上表面间隔10mm~15mm;所述底面内壁与所述磁铁的下表面间隔10mm~15mm。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滑轮式便携储能发电机,基于电磁感应,在发电机外壳的顶面内壁和底面内壁上开设的凹槽内设置线圈,在发电机外壳的正面内壁和反面内壁上开设的导轨沟槽内设置滑轮,通过滑轮带动磁铁沿导轨沟槽滑动,线圈在磁铁滑动的过程中切割磁铁的磁感线,产生交流电,经整流滤波稳压电路转换成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以供外接设备充电,本专利技术滑轮式便携储能发电机结构简单,可随身携带,只需要人体运动(走动、跑动等)即可为滑轮式便携储能发电机带来振动,振动会带动发电机中的磁铁滑动,从而使多组线圈切割磁铁的磁感线,产生电流,能够解放双手,解决了手摇式发电机需要人力不断地转动手柄,人双手无法解放,不便于平时工作与生活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滑轮式便携储能发电机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剖切正视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滑轮式便携储能发电机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剖切侧视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滑轮式便携储能发电机实施例的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轮式便携储能发电机,可随身携带且能够解放双手。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
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滑轮式便携储能发电机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剖切正视图(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滑轮式便携储能发电机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剖切侧视图,即从右往左看去的内部结构,图3为本专利技术滑轮式便携储能发电机实施例的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示意图。参见图1、图2和图3,该滑轮式便携储能发电机包括发电机外壳1、线圈2、磁铁4、滑轮6和整流滤波稳压电路7。
[0032]发电机外壳1包括顶面内壁、底面内壁、正面内壁、反面内壁、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
[0033]顶面内壁和底面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垂直于正面内壁和反面内壁的凹槽;各凹槽内均设置有线圈2。
[0034]其中,凹槽为矩形凹槽。
[0035]正面内壁和反面内壁上均开设有垂直于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的导轨沟槽3;导轨沟槽3内设置有滑轮6。
[0036]其中,导轨沟槽3为矩形凹槽。
[0037]滑轮6与磁铁4粘接;滑轮6用于使磁铁4沿着导轨沟槽3滑动;线圈2用于在磁铁4滑动的过程中切割磁铁4的磁感线,产生交流电;整流滤波稳压电路7分别与线圈2和外接设备8连接;整流滤波稳压电路7用于对线圈2产生的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和稳压,得到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用于为外接设备8充电。
[0038]其中,顶面内壁与磁铁4的上表面间隔10mm~15mm;底面内壁与磁铁的下表面间隔10mm~15mm。
[0039]该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轮式便携储能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外壳、线圈、磁铁、滑轮和整流滤波稳压电路;所述发电机外壳包括顶面内壁、底面内壁、正面内壁、反面内壁、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所述顶面内壁和所述底面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垂直于所述正面内壁和所述反面内壁的凹槽;各所述凹槽内均设置有所述线圈;所述正面内壁和所述反面内壁上均开设有垂直于所述左侧内壁和所述右侧内壁的导轨沟槽;所述导轨沟槽内设置有所述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磁铁粘接;所述滑轮用于使所述磁铁沿着所述导轨沟槽滑动;所述线圈用于在所述磁铁滑动的过程中切割所述磁铁的磁感线,产生交流电;所述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分别与所述线圈和外接设备连接;所述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用于对所述线圈产生的所述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和稳压,得到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所述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用于为所述外接设备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轮式便携储能发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磁铁粘接;所述弹簧随所述磁铁一起运动;所述弹簧用于在所述磁铁滑动到所述左侧内壁和所述右侧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丰瑞程梓卿秦璇樊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