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越电力安全区域的通讯延时校准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穿越电力安全区域的通讯延时校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安全分区是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的结构基础。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和供电企业内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系统,原则上划分为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又称安全区III),生产控制大区可以分为控制区(又称安全区I)和非控制区(又称安全区II);按照电力网络防护的要求,生产控制大区所有的数据流必须在流入安全区III前进行物理隔离,即:实时数据从生产控制大区流出需通过正向物理隔离设备,只能单向传输内网信息和数据。
[0003]在数据跨区单向传输的过程中,通过将I区的对时系统时间作为数据包用UDP发送到III区,再在III区进行接收转回为原始时标的方式,可以使得I区与III区的时间基本一致,达到跨区对时的效果。在实践中,由于物理隔离装置本身并非一个直连的通路,因此从I区发出的对时数据包到达III区仍然会有一定的时延,导致III区的设备收到数据的实际时间和数据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越电力安全区域的通讯延时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I区设备和III区设备各自将本机的RTC时钟设为相同的时间基数,I区设备同时向III区设备发出一个电脉冲;步骤二、III区设备接收到电脉冲后,快速记录本机RTC时钟时间与所述时间基数的毫秒级差值Δt1,完成脉冲电信号校对;步骤三、I区设备在等待一定时间后,通过网络通讯接口向III区设备发出当前RTC时钟的时标数据包,时标数据包经过正向隔离装置后到达III区设备;步骤四、III区设备在接收到时标数据包后快速解包,记录本机RTC时钟时间与该时标之间的差值Δt2,完成数据通讯校对;步骤五、III区设备的对时程序计算|Δt2
‑
Δt1|获取差值,根据该差值即可进行通讯延时校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越电力安全区域的通讯延时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由内置嵌入式程序的所述发射芯片发出电脉冲,所述步骤二中通过快速反应电路触发对所述毫秒级差值Δt1的快速记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越电力安全区域的通讯延时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当快速反应电路的接收引脚接收到脉冲电信号,立即在上升沿触发电路反应,并记录将当前所述III区设备内部的RTC时钟的时钟值自时间基数经过的时间差值。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穿越电力安全区域的通讯延时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I区设备将当前的毫秒级时间封装为一个不超过8字节的时标数据包,用网络通信UDP协议穿过正向隔离装置发送到所述I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宁美江,冯迅,解强,汪文元,汪广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赛迅文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