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代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0241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折叠式代步车,包括折叠座椅、前折叠车架、后车架、折叠架组和连杆组;前折叠车架上转动安装有前轮;后车架铰接在前折叠车架上,后车架上转动安装有后轮;折叠架组包括交叉铰接的长连杆和短连杆,长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后车架及折叠座椅的底部铰接,短连杆的两端均通过减震铰接座与后车架以及折叠座椅的底部铰接;连杆组其一端与前折叠车架铰接,另一端与减震铰接座铰接,前折叠车架相向后车架折叠时,连杆组能够拉动前折叠车架自折叠以及折叠座椅相对折叠架组折叠。本折叠式代步车能够实现折叠收纳,降低空间占用,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还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还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代步车


[0001]本技术涉及代步车
,尤其是一种折叠式代步车。

技术介绍

[0002]电动代步车主要用于靠电力驱动的代步车,其可以被看做小型化的三轮车,因此其操作相对方便。目前市场上代步车为了实现占用空间小的目的,为此设计有一些可以折叠收纳的设计,这样的设计使得摆放时减低占用空间,便于携带代步车上交通工具。
[0003]但是目前的折叠式代步车由于其折叠的设计,实际空间有限,结构布局难以实现合理布置,为此很难具有传统非折叠代步车的减震效果。例如中国专利CN201621483617.4

座椅折叠机构及具有其的三轮代步车,虽然该代步车能够实现折叠收纳,但是其缺乏减震结构,这使得整个折叠式代步车在行驶过程中颠簸较为严重,十分影响驾驶人员的乘坐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折叠式代步车,本折叠式代步车能够实现折叠收纳,降低空间占用,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折叠式代步车,包括折叠座椅、前折叠车架、后车架、折叠架组和连杆组;前折叠车架上转动安装有前轮;后车架铰接在所述前折叠车架上,所述后车架上转动安装有后轮;折叠架组包括交叉铰接的长连杆和短连杆,所述长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车架及折叠座椅的底部铰接,所述短连杆的两端均通过减震铰接座与所述后车架以及所述折叠座椅的底部铰接;连杆组其一端与所述前折叠车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减震铰接座铰接,所述前折叠车架相向所述后车架折叠时,所述连杆组能够拉动所述前折叠车架自折叠以及所述折叠座椅相对所述折叠架组折叠。
[0007]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减震铰接座均包括支撑座、抵接座以及缓冲件,两个所述减震铰接座上的所述抵接座分别与所述后车架以及所述折叠座椅的底部铰接,两个所述减震铰接座上的所述支撑座均与所述短连杆对应的一端连接;同一个所述减震铰接座内的所述支撑座的一侧与所述抵接座的一侧铰接,所述缓冲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缓冲件的另一端能够抵接在所述抵接座上;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连杆组对应的一端铰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铰接耳,所述抵接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铰接耳配合铰接的铰接头。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固定柱,所述缓冲件的一端套装在所述固定柱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折叠座椅包括座椅架以及铰接在所述座椅架上的靠背架,所述座椅架的底部与减震铰接座以及长连杆对应的一端铰接,所述座椅架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用于限制所述靠背架的转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后车架上转动设置有驱动主轴,所述驱动主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设
置有两组所述后轮;所述驱动主轴上同轴设置有驱动轮,所述后车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能够带动所述驱动轮转动。
[00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主轴位于所述驱动轮以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区域套装有防护壳体。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组包括牵引杆和支架杆,所述支架杆的一端与所述后车架铰接,所述支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前折叠车架铰接,所述牵引杆的一端与所述减震铰接座铰接,所述牵引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杆远离所述前折叠车架的一端铰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前折叠车架包括主体架、底盘以及转向机构,所述主体架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底盘上,所述主体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车架铰接,所述连杆组对应的一端与所述底盘铰接,所述底盘的两端均竖向转动安装有L型转轴,所述前轮转动安装在所述L型转轴的水平轴上,所述转向机构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转向机构能够控制两个所述前轮的转向。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升降伸缩车把手、牵引拉杆以及摆臂,所述升降伸缩车把手能够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所述升降伸缩车把手伸出伸出所述底盘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拉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牵引拉杆的一端均与所述摆臂的另一端铰接,两组所述牵引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一侧的所述L型转轴上的伸出臂铰接。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的一种折叠式代步车采用折叠座椅的设计,这样便于后期的折叠收纳,提高整个代步车的折叠率;整个车体分别设计成前折叠车架和后车架,这样便于整个车体车架实现折叠;而前折叠车架可以实现自折叠,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整个车体的折叠率,降低空间的占用。此外,利用折叠架组来实现折叠座椅与后车架的相对折叠,同时还利用减震铰接座来缓冲连接折叠座椅与后车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后车架传递给折叠座椅的振动力,提高驾驶者在折叠座椅上的舒适性以及驾驶感受。此外,利用连杆组来连接前折叠车架和减震铰接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整个代步车的整体强度,同时还能实现前折叠车架、后车架、折叠座椅以及折叠架组等结构在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下的转换,便于使用人员根据需求实现快速切换不同状态。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前折叠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减震铰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折叠座椅100、座椅架110、靠背架120、限位柱130、前折叠车架 200、前轮210、主体架220、底盘230、转向机构240、升降伸缩车把手241、牵引拉杆242、摆臂243、L型转轴250、伸出臂251、后车架300、后轮310、驱动主轴320、驱动电机330、防护壳体340、折叠架组400、长连杆410、短连杆420、减震铰接座430、支撑座431、抵接座432、缓冲件433、铰接耳434、铰接头435、固定柱436、连杆组500、牵引杆510、支架杆5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请参考图1至图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折叠式代步车,包括折叠座椅 100、前折叠车架200、后车架300、折叠架组400和连杆组500;前折叠车架 200上转动安装有前轮210;后车架300铰接在所述前折叠车架200上,所述后车架300上转动安装有后轮310;折叠架组400包括交叉铰接的长连杆410和短连杆420,所述长连杆4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车架300及折叠座椅100的底部铰接,所述短连杆420的两端均通过减震铰接座430与所述后车架300以及所述折叠座椅100的底部铰接;连杆组500其一端与所述前折叠车架200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减震铰接座430铰接,所述前折叠车架200相向所述后车架300 折叠时,所述连杆组500能够拉动所述前折叠车架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座椅;前折叠车架,其上转动安装有前轮;后车架,其铰接在所述前折叠车架上,所述后车架上转动安装有后轮;折叠架组,包括交叉铰接的长连杆和短连杆,所述长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车架及折叠座椅的底部铰接,所述短连杆的两端均通过减震铰接座与所述后车架以及所述折叠座椅的底部铰接;连杆组,其一端与所述前折叠车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减震铰接座铰接,其中,所述前折叠车架相向所述后车架折叠时,所述连杆组能够拉动所述前折叠车架自折叠以及所述折叠座椅相对所述折叠架组折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代步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减震铰接座均包括支撑座、抵接座以及缓冲件,两个所述减震铰接座上的所述抵接座分别与所述后车架以及所述折叠座椅的底部铰接,两个所述减震铰接座上的所述支撑座均与所述短连杆对应的一端连接;同一个所述减震铰接座内的所述支撑座的一侧与所述抵接座的一侧铰接,所述缓冲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缓冲件的另一端能够抵接在所述抵接座上;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连杆组对应的一端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铰接耳,所述抵接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铰接耳配合铰接的铰接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固定柱,所述缓冲件的一端套装在所述固定柱上。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折叠式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座椅包括座椅架以及铰接在所述座椅架上的靠背架,所述座椅架的底部与减震铰接座以及长连杆对应的一端铰接,所述座椅架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用于限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臻奉明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雅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