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工作面围岩侧向闭合帷幕保水采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0179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煤矿工作面围岩侧向闭合帷幕保水采煤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井田地质数据、井田周边矿区开采沉陷数据和导水裂隙高度探查数据,确定厚硬砂岩含水层采动影响范围边界和导水裂隙带高度范围内厚硬岩层含水层的层位;根据井田开采设计,在采区或盘区边界的厚硬岩层含水层内、在回采工作面的四周构建闭合帷幕,对回采工作面实现闭合帷幕截流;对闭合帷幕内的回采工作面进行回采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在工作面侧后方稳定区的采动裂隙内,通过定向水平长钻孔注浆封堵侧向导水裂隙,充分利用工作面采动覆岩破坏发育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利用采动岩层自身移动产生的裂隙进行注浆,大幅封堵了岩层含水层的侧向导水通道。封堵了岩层含水层的侧向导水通道。封堵了岩层含水层的侧向导水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工作面围岩侧向闭合帷幕保水采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开采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煤矿工作面围岩侧向闭合帷幕保水采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煤矿面临高水压的采掘环境,蒙陕矿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在主采侏罗纪延安组煤层时,其上往往赋存厚硬富水岩层,在对其进行高强度开采时,面临着巨厚岩层水害的防控难题。现有矿井水害防治技术中通常采用采前预疏放、加大排水能力等措施,其缺陷在于:难以达到原位水资源保护的目的;而且,现有岩层孔隙注浆由于孔喉较小,水可以绕过,但是浆液难以通过,因此采前构造截水帷幕面临孔隙注浆的难题而难以实现,而强富水岩层采动破断后水源源不断的顺着导水裂隙进入工作面,是矿井涌水的主要来源,煤矿需要不断排水来维持井下作业空间的安全,花费巨大排水费用,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可见,如何高效改造巨厚岩层的采动渗透特性对矿井防治水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工作面围岩侧向闭合帷幕保水采煤方法,该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工作面围岩侧向闭合帷幕保水采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获取的井田地质数据、井田周边矿区开采沉陷数据和导水裂隙高度探查数据,确定厚硬砂岩含水层采动影响范围边界和导水裂隙带高度范围内厚硬岩层含水层的层位;根据井田开采设计,在采区或盘区边界的厚硬岩层含水层内、在回采工作面的四周构建闭合帷幕,对回采工作面实现闭合帷幕截流;对闭合帷幕内的回采工作面进行回采作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工作面围岩侧向闭合帷幕保水采煤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井田地质数据、井田周边矿区开采沉陷数据和导水裂隙高度探查数据,根据获取的数据确定厚硬砂岩含水层采动影响范围边界和导水裂隙带高度范围内厚硬岩层含水层的层位;步骤2、根据井田开采设计,在采区或盘区边界一侧的厚硬岩层含水层内垂直大巷的方向布置首采工作面;根据首采工作面的平面位置,确定首采工作面第一边界侧向帷幕的布设位置;步骤3、对首采工作面进行回采作业,并在首采工作面的回采作业过程中构筑第一边界侧向帷幕至停采线,其中,在首采工作面的走向上,所述第一边界侧向帷幕的顶端与首采工作面的采动工作面始终保持一定的滞后距离D;步骤4、按照步骤2到步骤3的方法,依次完成第一接续工作面的回采作业以及用于第一接续工作面侧向截水阻渗的第二边界侧向帷幕的构建、第二接续工作面的回采作业以及用于第二接续工作面侧向截水阻渗的第三边界侧向帷幕的构建、第三接续工作面的回采作业以及用于第三接续工作面侧向截水阻渗的第四界侧向帷幕的构建;在构建过程中,所述第二边界侧向帷幕的顶端与第一接续工作面的采动工作面、第三边界侧向帷幕的顶端与第二接续工作面的采动工作面、第四边界侧向帷幕的顶端与第三接续工作面的采动工作面均始终保持一定的滞后距离D;步骤5、利用水平长钻孔开展水平井水力压裂并注浆改造,依次连接第一边界侧向帷幕、第二边界侧向帷幕、第三边界侧向帷幕和第四边界侧向帷幕之间的空白段,形成对采区或盘区的闭合帷幕截流,然后依次回采闭合帷幕内的其他待回采工作面;其中,所述首采工作面、第一接续工作面、第二接续工作面和第三接续工作面围合构成矩形煤矿开采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工作面围岩侧向闭合帷幕保水采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龙飞王海赵春虎周振方苗贺朝张跃宏乔伟柳昭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