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共轴双桨水下推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015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稳定共轴双桨水下推进器,涉及推进器领域。包括壳体和驱动组件,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护壳,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推进机构,驱动组件设置于壳体的内部,驱动组件包括联动轴、两个第一联动齿轮、两个联动杆和两个第二联动齿轮,两个第一联动齿轮固定穿插连接于联动轴的外部,两个第二联动齿轮分别固定穿插连接于两个联动杆的外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驱动组件的设计,通过联动轴、两个第一联动齿轮、两个联动杆和两个第二联动齿轮及双轴双向电机相互配合组成,进而能够实现共轴双桨,能够确保两个双桨能够同步转动,避免多轴多桨控制,造成双桨在旋转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不能同步运动的现象发生。差不能同步运动的现象发生。差不能同步运动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稳定共轴双桨水下推进器


[0001]本技术涉及推进器
,具体为一种高稳定共轴双桨水下推进器。

技术介绍

[0002]普遍具有多个推进器的水下飞行器,推进器轴线相互平行,且推进器的轴线与水下飞行器运动的方向平行,而水下飞行器体积又比较小。
[0003]传统的手持式水下飞行器有多轴多桨相互配合组成,由于是多轴多桨相互配合组成,在水下使用的过程中不能确保多轴多桨能够进行同步运动,造成两边的双桨在旋转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容易使水下飞行器发生轴向的转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稳定共轴双桨水下推进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稳定共轴双桨水下推进器,包括壳体和驱动组件:
[0008]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推进机构,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两个照明灯,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摄像机固定位,所述壳体的背面设置有蓄电池;
[0009]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壳体的内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联动轴、两个第一联动齿轮、两个联动杆和两个第二联动齿轮,两个所述第一联动齿轮固定穿插连接于联动轴的外部,两个所述第二联动齿轮分别固定穿插连接于两个联动杆的外部,且第二联动齿轮与第一联动齿轮相互啮合。
[0010]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双轴双向电机,所述双轴双向电机两端的输出轴均与联动杆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联动杆转动穿插连接于固定板的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旋转推进机构包括桨轴和多个桨叶,多个所述桨叶均固定连接于桨轴的外部。
[0013]优选的,所述联动轴转动穿插连接于壳体的内部,所述联动轴的两端均贯穿于壳体的两端,且固定穿插连接于桨轴的内部。
[0014]优选的,所述防护壳包括两个框环和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均固定连接于两个框环相对的一端。
[0015]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框环的一侧设置有遮环,所述遮环的中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遮环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网。
[0016]优选的,所述遮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杆,其中一个所述框环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套接于定位杆的外部。
[0017]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框板,所述框板底部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顶端与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
[001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稳定共轴双桨水下推进器,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该技术利用驱动组件的设计,通过联动轴、两个第一联动齿轮、两个联动杆和两个第二联动齿轮及双轴双向电机相互配合组成,进而能够实现共轴双桨,能够确保两个双桨能够同步转动,避免多轴多桨控制,造成双桨在旋转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不能同步运动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壳体底端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保护壳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壳体内部结构剖视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桨轴与桨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防护网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壳体;11、照明灯;12、摄像机固定位;13、蓄电池;14、框板;1401、握把;2、防护壳;21、框环;22、连接杆;3、桨轴;31、桨叶;4、联动轴;41、第一联动齿轮;5、双轴双向电机;51、联动杆;5101、第二联动齿轮;5102、固定板;6、遮环;61、安装板;62、防护网;63、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高稳定共轴双桨水下推进器,如图1

6所示,包括壳体1和驱动组件:
[0028]壳体1,壳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护壳2,防护壳2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推进机构,壳体1的正面设置有两个照明灯11,壳体1的顶端设置有摄像机固定位12,壳体1的背面设置有蓄电池13;
[0029]壳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框板14,框板14底部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握把1401,握把1401的顶端与壳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握把1401方便控制壳体1;
[0030]旋转推进机构包括桨轴3和多个桨叶31,多个桨叶31均固定连接于桨轴3的外部,桨叶31呈一定弧形状;
[0031]防护壳2包括两个框环21和多个连接杆22,多个连接杆22均固定连接于两个框环21相对的一端,通过防护壳2能够防止桨叶31在旋转的过程中伤到使用者,通过框环21与连接杆22的相互配合,能够形成多个通槽,进而方便桨叶31与水接触;
[0032]其中一个框环21的一侧设置有遮环6,遮环6的中部设置有安装板61,安装板61与遮环6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网62,通过防护网62能够对其中一个框环21的一侧进行防护;
[0033]遮环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杆63,其中一个框环21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定位
槽,定位槽套接于定位杆63的外部,通过定位杆63与定位槽的相互配合,方便对遮环6进行固定安装;
[0034]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驱动组件包括联动轴4、两个第一联动齿轮41、两个联动杆51和两个第二联动齿轮5101,两个第一联动齿轮41固定穿插连接于联动轴4的外部,两个第二联动齿轮5101分别固定穿插连接于两个联动杆51的外部,且第二联动齿轮5101与第一联动齿轮41相互啮合。
[0035]该技术利用驱动组件的设计,通过联动轴4、两个第一联动齿轮41、两个联动杆51和两个第二联动齿轮5101及双轴双向电机5相互配合组成,进而能够实现共轴双桨,能够确保两个双桨能够同步转动,避免多轴多桨控制,造成双桨在旋转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不能同步运动的现象发生;
[0036]联动轴4转动穿插连接于壳体1的内部,联动轴4的两端均贯穿于壳体1的两端,且固定穿插连接于桨轴3的内部,进而能够实现共轴双桨;
[0037]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双轴双向电机5,双轴双向电机5通过外部的控制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双轴双向电机5两端的输出轴均与联动杆51固定连接;
[0038]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5102,联动杆51转动穿插连接于固定板5102的内部,通过固定板5102能够对联动杆51的一端固定,防止联动杆51在旋转的过程中出现晃动。
[0039]工作原理:参阅附图1至附图3,当需要使用该技术时:
[0040]实施第一步操作,操作者首先双手分别手持两个握把1401,然后下潜至水中;
[0041]实施第二步操作,同时启动双轴双向电机5,双轴双向电机5的输出轴带动联动杆51旋转,联动杆51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共轴双桨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驱动组件: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护壳(2),所述防护壳(2)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推进机构,所述壳体(1)的正面设置有两个照明灯(11),所述壳体(1)的顶端设置有摄像机固定位(12),所述壳体(1)的背面设置有蓄电池(13);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联动轴(4)、两个第一联动齿轮(41)、两个联动杆(51)和两个第二联动齿轮(5101),两个所述第一联动齿轮(41)固定穿插连接于联动轴(4)的外部,两个所述第二联动齿轮(5101)分别固定穿插连接于两个联动杆(51)的外部,且第二联动齿轮(5101)与第一联动齿轮(41)相互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共轴双桨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双轴双向电机(5),所述双轴双向电机(5)两端的输出轴均与联动杆(5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共轴双桨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5102),所述联动杆(51)转动穿插连接于固定板(5102)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共轴双桨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推进机构包括桨轴(3)和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宏伟郑如晨
申请(专利权)人:天长市未名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