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美容中医科的艾灸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美中医
,具体为一种美容中医科的艾灸器。
技术介绍
[0002]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疗养手段,其在新兴的美容行业也开始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通过艾棒燃烧产生的温度对身体穴位进行烫灸操作,实现活血美容的效果,为了提升艾灸效果以及减少操作人员的负担,在美容中医科中会使用相应的艾灸器进行艾灸操作,但是现有的艾灸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艾灸在缓慢燃烧的过程中,其长度在逐渐减小,因此艾棒的燃烧位置在实时变化,相应的,艾棒燃烧点与指定艾灸区域的皮肤间距也会不断的增大,对艾灸效果有着一定影响,虽然现有的艾灸器具有相应的调节机构用于调整艾棒在使用过程中的位置,但是燃烧速率的不同导致工作人员很难判断调节位置的时机以及调节距离,并且对现有艾灸器对艾棒的固定方式设计不合理,导致艾棒容易存在燃烧不充分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容中医科的艾灸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由于艾灸在缓慢燃烧的过程中,其长度在逐渐减小,因此艾棒的燃烧位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美容中医科的艾灸器,包括外壳(1)和底板(3),所述外壳(1)中设置有艾棒(2),所述艾棒(2)点燃后热量透过底板(3)上开设的通孔(4)与皮肤接触,所述外壳(1)的顶端还设置有排烟口(17),所述排烟口(17)用于将艾棒(2)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水平分布的隔网(5),所述隔网(5)用于隔断艾棒(2)燃烧后掉落的灰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艾棒固定装置,所述艾棒固定装置包含有夹杆(6),所述夹杆(6)安装在圆板(9)上,且对称分布的两个所述夹杆(6)从边侧将艾棒(2)水平夹持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并且所述夹杆(6)的内壁固定有凸刺(7),所述凸刺(7)刺入所述艾棒(2)的内部、加固艾棒(2)和夹杆(6)的连接稳定性,所述夹杆(6)的右端通过滑槽(8)滑动连接在圆板(9)上,滑槽(8)水平贯通开设在圆板(9)上,且夹杆(6)的右端固定在按压块(10)上,所述圆板(9)螺纹连接在外壳(1)的侧壁,并且外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垂直方向上至少两个与圆板(9)相吻合的螺孔,未使用的螺孔通过螺栓进行封堵;还包括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设置在底板(3)上,用于对艾灸区域进行按摩;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外壳(1)中,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按摩装置循环凸出于底板(3)的下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美容中医科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装置由按摩杆(12)构成,所述按摩杆(12)滑动连接在底板(3)上,并且初始状态下的所述按摩杆(12)底端和底板(3)的下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且按摩杆(12)的顶端和按压板(1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板(11)垂直滑动连接在外壳(1)中,并且按压板(11)的上端面和按压杆(13)的底端相连,所述按压杆(13)通过弹簧垂直滑动连接在隔网(5)上,并且按压杆(13)和驱动装置相连,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按压杆(13)带动按压板(11)以及按摩杆(12)循环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美容中医科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由电机(14)和转轴(15)以及第一凸轮板(16)组成,安装在外壳(1)内部的所述电机(14)的输出端和水平分布的所述转轴(15)相连,且转轴(15)的左端安装有垂直分布的第一凸轮板(16),所述电机(14)通过转轴(15)带动第一凸轮板(16)转动、通过第一凸轮板(16)的按压和弹簧的回弹带动按压杆(13)循环上下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美容中医科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5)的中段通过两个相互啮合的锥齿(18)和竖轴(19)的底端相连,垂直分布的所述竖轴(19)转动安装在排烟口(17)的底端,且竖轴(19)的顶端安装有位于排烟口(17)内部的扇叶(20),所述转轴(15)的转动还能通过锥齿(18)的传动带动竖轴(19)以及扇叶(20)转动、将过量烟气主动排出。5.根据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