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垫床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9586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垫床及其使用方法,其中气垫床包括床垫本体;支撑气囊,成阵列式排列在床垫本体上端,且阵列式的支撑气囊为并联设置;供气单元,供气单元通过进气管道连通支撑气囊的进气口;排气单元,排气单元通过排气管道连通支撑气囊的排气口;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于支撑气囊顶部;以及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入端信号连接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的输出端信号连接供气单元和排气单元。设置在支撑气囊上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患者与气垫床接触的压力受区的压力状况、温度状况和湿度状况,控制器根据上述信息对支撑气囊充放气,同时温控装置和吹气管实现温度调节和散湿作用,有效提高了气垫床的舒适性,减少压疮。减少压疮。减少压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垫床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气垫床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褥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身体表面皮肤持续受压,引起组织缺血缺氧,皮肤组织产生坏死和溃烂。而气垫床使长期卧床人员皮肤体压分散,降低局部压力,使细胞不会坏死。还可以保持皮肤干燥,减轻汗液浸渍,预防了局部皮肤的浸润损伤从而预防褥疮的发生。气垫床特别适用于中风、脑伤等长期卧床的病人使用。
[0003]目前市场上的气垫床自主换气面积大,不能根据体型调节充气范围,短时间内使用能起到较好预防作用,长期使用效果欠佳,同时气垫床多为长条拼装结构,接触皮肤的部分不透气,受压皮肤易出汗受潮。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型气垫床,使其根据需要进行方便调节支撑强度、温度和湿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垫床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气垫床,包括:床垫本体;支撑气囊,成阵列式排列在所述床垫本体上端,且阵列式的所述支撑气囊为并联设置;供气单元,所述供气单元通过进气管道连通所述支撑气囊的进气口;排气单元,所述排气单元通过排气管道连通所述支撑气囊的排气口;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支撑气囊顶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供气单元和排气单元。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单元包括抽吸泵、排气汇总管和并联设置的若干个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汇总管一端连通所述抽吸泵,所述排气汇总管另一端连通所述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三通电磁阀和吹气管,所述三通电磁阀第一端连通所述支撑气囊的排气口,所述三通电磁阀第二端连通所述排气汇总管,所述三通电磁阀第三端连通所述吹气管,所述吹气管绕设在所述支撑气囊的外周,且所述吹气管上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抽吸泵和三通电磁阀均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供气单元包括供气泵、温控装置和若干个并联设置的第一电控阀,所述供气泵连通所述第一电控阀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控阀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支撑气囊的进气口,所述供气泵和第一电控阀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温控装置;
所述供气泵和第一电控阀均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支撑气囊侧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板、加热板、控温腔、驱动机构和转换机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连接所述制冷板,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连接所述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和制冷板之间形成控温腔,所述供气单元上的进气管道穿设在所述控温腔内,所述进气管道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通所述转换机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盒、开设在所述驱动盒上下两端并对应设置的吹气孔、开设在所述驱动盒后端的穿出孔、开设在所述驱动盒前端并与所述穿出孔对应的腰型孔以及插设在所述腰型孔内的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夹持所述进气管道,所述夹持结构中部弹性铰接在所述驱动盒内腔,且所述夹持结构后端设于上下两个所述吹气孔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套管体、波浪部和接触暴露孔,所述套管体前端设有波浪部,所述进气管道穿设在所述套管体内,且所述进气管道从所述穿出孔穿出,所述波浪部上顶部和下底部均开设有接触暴露孔,且所述进气管道从所述接触暴露孔突出。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转换机构包括第二电控阀、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一端连通所述抽气泵,所述第三管道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电控阀的进气端,所述第二电控阀的第一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一端,所述第一管道另一端连通所述驱动盒上端的吹气孔,所述第二电控阀的第二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一端,所述第二管道另一端连通所述驱动盒下端的吹气孔;所述第二电控阀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方法,应用如上所述的气垫床,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所述供气单元为阵列式的所述支撑气囊进行充气,并获得处于第一气量的第一支撑状态;S2:所述支撑气囊上的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支撑气囊受到的压力大小,并将压力信息传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相邻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信息划分多个压力受区;S3:当压力受区内的所述支撑气囊上的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信号在超过第一时间后未发生变化,则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压力受区内的所述支撑气囊进行充放气,所述支撑气囊交错起伏。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如下步骤:S4:当压力受区内的所述支撑气囊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值超过阈值范围时,则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温控装置启动为所述压力受区降温或升温;S5:当压力受区内的所述支撑气囊上的湿度传感器检测值超过阈值时,则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三通电磁阀接通所述吹气管向外吹气。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在床垫本体上设置阵列式的支撑气囊,患者躺在支撑气囊后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
压力监测,并在压力受区内检测到身体在较常时间内并未翻动时,控制器控制支撑气囊进行起伏动作,从而实现压力受区对应的身体部位进行按摩,防止压疮的产生;同时,在支撑气囊上设置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压力受区的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并在超出阈值时,通过温控装置和吹气管实现温度调节和散湿作用,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同时,也能够防止压疮的产生。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方便,温度调节和湿度调节准确度高,有效提高了气垫床的舒适性,减少压疮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8]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垫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气单元和排气单元与支撑气囊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与各控制部件连接原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温控装置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和夹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垫本体;2支撑气囊;3供气单元;31供气泵;32温控装置;321半导体制冷片;322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本体;支撑气囊,成阵列式排列在所述床垫本体上端,且阵列式的所述支撑气囊为并联设置;供气单元,所述供气单元通过进气管道连通所述支撑气囊的进气口;排气单元,所述排气单元通过排气管道连通所述支撑气囊的排气口;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支撑气囊顶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供气单元和排气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单元包括抽吸泵、排气汇总管和并联设置的若干个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汇总管一端连通所述抽吸泵,所述排气汇总管另一端连通所述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三通电磁阀和吹气管,所述三通电磁阀第一端连通所述支撑气囊的排气口,所述三通电磁阀第二端连通所述排气汇总管,所述三通电磁阀第三端连通所述吹气管,所述吹气管绕设在所述支撑气囊的外周,且所述吹气管上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抽吸泵和三通电磁阀均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单元包括供气泵、温控装置和若干个并联设置的第一电控阀,所述供气泵连通所述第一电控阀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控阀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支撑气囊的进气口,所述供气泵和第一电控阀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温控装置;所述供气泵和第一电控阀均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支撑气囊侧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板、加热板、控温腔、驱动机构和转换机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连接所述制冷板,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连接所述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和制冷板之间形成控温腔,所述供气单元上的进气管道穿设在所述控温腔内,所述进气管道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通所述转换机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盒、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云鹤占小俊陆颖霞庞冲谷庆隆王萌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儿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