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撑开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089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撑开器械,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台,支撑台的外表面经过光滑打磨,方便进入,支撑台内开设有一个通孔,通孔用于通过腹腔镜,支撑台的形状为圆台状,其首先进入的一端较小,然后缓慢变大,从而让伤口可以缓慢的撑开,减少对伤口的伤害,支撑台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的外侧均通过一个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第一气囊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管至支撑杆的端部外侧,通过第一气管向第一气囊输气,使第一气囊膨胀,将伤口整体进行撑开,撑起的速率不仅缓慢,还没有与内壁有过多的硬接触,本技术解决了撑开器械撑开伤口对伤口伤害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撑开器械


技术介绍

1、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相关学科的融合为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加上医生越来越娴熟的操作,使得许多过去的开放性手术已被腔内手术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术选择机会。后腹腔镜手术传统方法是在病人腰部作三个1厘米的小切口,各插入一个叫做"trocar"的管道状工作通道,以后一切操作均通过这三个管道进行;再用特制的加长手术器械在电视监视下完成与开放手术同样的步骤,达到同样的手术效果。

2、现有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8942226u)提出了一种医用手术切口撑开器械,使用时首先用手捏紧操作环,将涨紧弹簧压缩,使得一对撑板相互贴合,然后通过调节涨紧弹簧上端的元宝螺母来调节一对撑板之间的间距,然后手捏紧操作环的松开,最后再用扎带或胶布将涨钳的操作臂部分固定在手术台上。其中撑板是通过滑杆与涨钳的涨紧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或通过可拆卸式的铰链连接的。采用可拆卸式的铰链连接时,可与根据不同切口的需求更换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撑板。在调节涨紧弹簧上端的元宝螺母时,也可以将一对撑板之间的间距调节成一端开口宽一端开口窄的结构。通过上述调节结构及可拆卸式的铰链连接结构,可以适用于撑板撑开任何形状、任何尺寸的切口。

3、上述一种医用手术切口撑开器械在使用时具有以下缺点:1、上述装置整体较宽,在腹腔镜手术中,难以使装置与伤口处大小相适配进行撑开。2、上述装置需要手动转动螺栓进行调节,因此在使用时,会存在操作繁琐的情况。3、上述装置通过两个撑板将伤口进行撑开,其可能会导致伤口进一步裂开,且撑板的力度较硬,容易对患者造成额外伤害。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撑开器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撑开器械,解决了撑开器械撑开伤口对伤口伤害较大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撑开器械,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内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支撑台的形状为圆台状,所述支撑台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均通过一个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管至支撑杆的端部外侧。

3、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还设置有一组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也通过连接块连接在支撑杆的外侧,所述第二气囊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气管超出支撑杆的端部。

4、优选的,所述第二气囊和连接块的大小尺寸均相同。

5、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边缘处不超出通孔的边缘处。

6、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撑起状态时的直径大于支撑台的最大直径。

7、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边缘处和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的边缘处均经过圆角处理。

8、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外表面经过光滑打磨。

9、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靠近端部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粘贴连接离型纸,所述离型纸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的外侧,所述固定片的两侧还设置有易撕口。

1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撑开器械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中,首先将支撑台从伤口处进入,然后一直推动其到达病变处,再通过第一气管向第一气囊输气,使第一气囊膨胀,将伤口整体进行撑开,撑起的速率不仅缓慢,还没有与内壁有过多的硬接触,从而减少伤口进一步破裂的可能性,之后通过从易撕口揭开固定片,然后将固定片带有粘胶的一面粘贴至患者完好皮肤上或手术台上进行固定,完成对气管的固定。

12、2、本技术中,因伤口的深度不同,在对深度较深的伤口进行手术时,需要第二气囊撑开增加支撑范围,第二气管与第一气管同样的使用方法,在此不过多赘述,在撑起第二气囊后也通过其对应的固定片进行固定气管即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撑开器械,包括支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内开设有一个通孔(2),所述支撑台(1)的形状为圆台状,所述支撑台(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外侧均通过一个连接块(5)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4),所述第一气囊(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管(6)至支撑杆(3)的端部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撑开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的一侧还设置有一组第二气囊(7),所述第二气囊(7)也通过连接块(5)连接在支撑杆(3)的外侧,所述第二气囊(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气管(8)超出支撑杆(3)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撑开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7)和连接块(5)的大小尺寸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撑开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的边缘处不超出通孔(2)的边缘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撑开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4)和第二气囊(7)撑起状态时的直径大于支撑台(1)的最大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撑开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边缘处和第一气囊(4)、第二气囊(7)的边缘处均经过圆角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撑开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外表面经过光滑打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撑开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6)和第二气管(8)靠近端部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固定片(9),所述固定片(9)粘贴连接离型纸(11),所述离型纸(11)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气管(6)和第二气管(8)的外侧,所述固定片(9)的两侧还设置有易撕口(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撑开器械,包括支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内开设有一个通孔(2),所述支撑台(1)的形状为圆台状,所述支撑台(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外侧均通过一个连接块(5)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4),所述第一气囊(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管(6)至支撑杆(3)的端部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撑开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的一侧还设置有一组第二气囊(7),所述第二气囊(7)也通过连接块(5)连接在支撑杆(3)的外侧,所述第二气囊(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气管(8)超出支撑杆(3)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撑开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7)和连接块(5)的大小尺寸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撑开器械,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安晓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儿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