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换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955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换电装置,其包括快换电包转接结构和固定托架结构,快换电包转接结构通过浮动螺母组件和缓冲销组件与固定托架结构连接;固定托架结构包括托架框架组件、侧部导向滚轮组件和底部导向滚轮组件,托架框架组件包括底部框架、后部立柱组件、防尘挡板、侧部预导向弯板和侧横梁组件;底部框架为方管焊接组成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两侧方管设置有用于安装侧部导向滚轮组件的焊接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解决如何利用现有充电电池包实现换电功能、在换电过程中电池箱体不易推拉定位、锁止机构定位要求高、可靠性低及成本高等问题,并可以实现对电池箱进行刚性可靠固定,有效防止电池箱在振动环境下松动等问题。有效防止电池箱在振动环境下松动等问题。有效防止电池箱在振动环境下松动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换电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换电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换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从用户使用层面来说,电动汽车驾驶体验感好,具有静音、加速快等特点,其使用成本也低,电费成本远低于加油成本。由于电动汽车没有复杂的机械传动机构,保养方面主要针对电池检测维护,因此维护保养成本低。
[0003]当前阻碍电动汽车普及主要在于电池安全和补电效率,随着电池技术不断进步,电池安全性也不断提高。对于补电效率,针对车型规格相对统一的公共领域,换电模式具有先天优势。在换电模式中,如何解决电池箱体与车身的可靠固定,并能适应频繁拆卸使用工况要求,电池箱结构及其固定结构的设计尤为重要,且由于目前换电电池箱重新开发存在周期长、开费用高等问题,如何利用现有电池包实现换电功能迅速适应市场需求至关重要。本技术主要解决如何利用现有标准充电电池包实现换电功能、在换电过程中电池箱体不易推拉定位、锁止机构定位要求高、可靠性低及成本高等问题,并可以实现对电池箱进行刚性可靠固定,有效防止电池箱在振动环境下松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换电装置,其主要通过设置缓冲销组件使得快换电包转接结构在与固定托架结构接触时减少惯性对固定托架结构的破坏,使得整体的稳定性提高,通过侧横梁组件与锁紧组件的配合使得快换电包转接结构与固定托架结构连接更加紧密,避免脱落现象的发生,同时本装置中固定托架结构的侧壁和底部均设置有滚轮组件,使得安装和拆卸更加的方便快捷,滚轮组件和侧部预导向弯板还能对快换电包转接结构起到导向作用,在安装的时候实现一次定位。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车载换电装置,其包括快换电包转接结构和固定托架结构,所述快换电包转接结构通过浮动螺母组件和缓冲销组件与所述固定托架结构连接;所述固定托架结构包括托架框架组件、侧部导向滚轮组件和底部导向滚轮组件,所述托架框架组件包括底部框架、后部立柱组件、防尘挡板、侧部预导向弯板和侧横梁组件;所述底部框架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侧部导向滚轮组件的焊接螺母,所述底部框架上设置有多个U型折弯架板,所述U型折弯架板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所述底部导向滚轮组件;所述后部立柱组件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的一侧,所述后部立柱组件包括四个车端固定立柱、缓冲销安装板和连接器插座固定架板;所述四个车端固定立柱并排设置且彼此之间形成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三空间内设置有所述缓冲销安装板,所述第二空间内设置有所述连接器插座固定架板;所述缓冲销安装板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个车端固定立柱的侧壁上,所述连接器插座固定架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二空间两侧的车端固定立柱的侧壁连接,所述四个车端固定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底部框架连接;所述侧横梁组件设置在所述防尘挡板和快换电
包转接结构之间的空间内,所述侧横梁组件内部设置有所述浮动螺母,所述侧横梁组件包括外壳、导向销、支撑柱和L型支架,所述支撑柱和L型支架均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一侧的外部与所述导向销固定连接,所述导向销下方的外壳侧壁外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L 型支架与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L型支架上,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连接孔处于平行状态,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弹簧,所述浮动螺母的第一端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浮动螺母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孔相接触;所述缓冲销组件设置在所述缓冲销安装板上,所述缓冲销组件的第一端套设在所述缓冲销安装板上,所述缓冲销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快换电包转接结构相接触;所述缓冲销组件包括开口销、缓冲弹簧、缓冲导向套和缓冲销,所述缓冲销的第一端与所述快换电包转接结构相接触,所述缓冲销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口销连接,所述缓冲销的外侧套设有所述缓冲销,所述缓冲弹簧套设在所述缓冲销的侧壁外侧,所述缓冲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缓冲导向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缓冲销安装板的侧壁相接触。
[0007]可优选的,所述侧部导向滚轮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托架框架两侧;所述底部导向滚轮组件对称布置于所述托架框架底部。
[0008]可优选的,所述防尘挡板对称焊接于底部框架两侧;所述侧部预导向弯板对称焊接在两侧所述防尘挡板上,所述侧部预导向弯板整体呈喇叭口形状且具有导向定位作用。
[0009]可优选的,所述开口销上设置有开槽螺母,所述开槽螺母用于对所述缓冲销组件的位移进行限位。
[0010]可优选的,所述快换电包转接结构包括转接框架结构、高压接线盒组件、锁紧机构和框架导向套;所述转接框架结构的第一侧与所述连接器插座固定架板相接触,所述转接框架第二侧和第三侧与所述防尘挡板保持平行状态;所述高压接线盒组件以及所述框架导向套设置在所述转接框架结构的第一侧上,且两个所述框架导向套分别设置在所述高压接线盒组件两侧的所述转接框架结构的第一侧上;两个所述锁紧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转接框架第二侧和第三侧上。
[0011]可优选的,所述转接框架结构包括主体框架结构和锁紧机构固定板;所述主体框架结构的底部设置有与电池包连接用的螺母;所述锁紧机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结构的两侧,所述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锁紧机构固定板上;所述快换电包转接结构与所述固定托架结构配合使用时,所述主体框架结构底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底部滚轮组件接触,所述侧横梁组件与所述锁紧机构以及所述锁紧机构固定板相配合,所述框架导向套与所述缓冲销组件相配合。
[0012]可优选的,所述底部框架为方管焊接组成的矩形框架。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设置有缓冲销组件,缓冲销组件能够有效的降低在安装快换电包转接结构时快换电包转接结构的惯性对固定托架结构起到的冲击,同时缓冲销组件还能与快换电包转接结构上的框架导向套相配合起到导向的作用。
[0015](2)本技术的侧横梁组件内部设置有浮动螺母,浮动螺母能在侧横梁组件的内部实现细微的位移,使得在快换电包转接结构的大小有偏差的情况下也能与固定托架结构进行配合安装,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得到有效的保障,避免脱落现象的发生。
[0016](3)本技术的侧部导向滚轮组件、底部导向滚轮组件和侧部预导向弯板对快
换电包转接结构起到导向的作用,在快换电包转接结构需要安装在固定托架结构上时,侧部预导向弯板首先对快换电包转接结构起到初步的导向作用使得,快换电包转接结构能够准确的进入到固定托架结构的上方,当进入固定托架结构时,侧部导向滚轮组件和底部导向滚轮组件对快换电包转接结构起到导向的作用,并在其带动下快速的进入固定托架结构的内部,同时在缓冲销组件的作用下,减少撞击带来的冲击力,使得快换电包转接结构能快速准确的安装在固定托架结构的内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车载换电装置的整体结构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车载换电装置的快换电包转接结构的主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车载换电装置的快换电包转接结构的俯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快换电包转接结构和固定托架结构,所述快换电包转接结构通过浮动螺母组件和缓冲销组件与所述固定托架结构连接;所述固定托架结构包括托架框架组件、侧部导向滚轮组件和底部导向滚轮组件,所述托架框架组件包括底部框架、后部立柱组件、防尘挡板、侧部预导向弯板和侧横梁组件;所述底部框架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侧部导向滚轮组件的焊接螺母,所述底部框架上设置有多个U型折弯架板,所述U型折弯架板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所述底部导向滚轮组件;所述后部立柱组件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的一侧,所述后部立柱组件包括四个车端固定立柱、缓冲销安装板和连接器插座固定架板;所述四个车端固定立柱并排设置且彼此之间形成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三空间内设置有所述缓冲销安装板,所述第二空间内设置有所述连接器插座固定架板;所述缓冲销安装板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个车端固定立柱的侧壁上,所述连接器插座固定架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二空间两侧的车端固定立柱的侧壁连接,所述四个车端固定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底部框架连接;所述侧横梁组件设置在所述防尘挡板和快换电包转接结构之间的空间内,所述侧横梁组件内部设置有所述浮动螺母,所述侧横梁组件包括外壳、导向销、支撑柱和L型支架,所述支撑柱和L型支架均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一侧的外部与所述导向销固定连接,所述导向销下方的外壳侧壁外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L型支架与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L型支架上,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连接孔处于平行状态,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弹簧,所述浮动螺母的第一端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浮动螺母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孔相接触;所述缓冲销组件设置在所述缓冲销安装板上,所述缓冲销组件的第一端套设在所述缓冲销安装板上,所述缓冲销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快换电包转接结构相接触;所述缓冲销组件包括开口销、缓冲弹簧、缓冲导向套和缓冲销,所述缓冲销的第一端与所述快换电包转接结构相接触,所述缓冲销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豪郝战铎于国鼎柳建学李许鹏袁国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优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