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双开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946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双开窗领域,公开了一种内双开窗,包括第一窗框,所述第一窗框包括主框,所述主框的顶部设置有副框,所述副框顶部设有一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一侧设有外框,所述外框的底部与所述副框顶部连接,所述分隔板的另一侧设有内框,所述内框通过两密封胶条分别与所述副框和所述分隔板连接,所述外框的顶部内侧设有第一压线,所述第一压线和所述外框间设有纱窗,所述内框顶部一侧设有第二压线,所述第二压线和所述内框间设有玻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分隔板,将内框和外框分隔开来,使得纱窗系统和玻扇系统相互独立,两者之间不会相互影响,使得雨水和空气不会通过纱窗进入内框,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密性和防水效果大大提高。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密性和防水效果大大提高。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密性和防水效果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双开窗


[0001]本技术涉及双开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双开窗。

技术介绍

[0002]内双开窗大量使用在建筑物上,特别是室内装修方面,无论是办公楼或是住所,安装双开窗都是不错的选择,现有的内双开窗能够实现向内或是向外的开窗方式,但是现有的内双开窗由于内框和外框之间是通过密封胶条填充的,由于内框和外框间不会相互挤压,密封胶条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会发生老化现象,导致密封胶条萎缩,使得内框和外框间出现缝隙,外界的雨水和空气能够侵入内框,加速内框的腐蚀和保温效果,从而使得整个内双开窗的气密性受到影响,且防水效果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内双开窗,解决现有内双开窗内框和外框间的连接方式而导致的气密性不好,防水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内双开窗,包括第一窗框,所述第一窗框包括主框,所述主框的顶部设置有副框,所述副框顶部设有一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一侧设有外框,所述外框的底部与所述副框顶部连接,所述分隔板的另一侧设有内框,所述内框通过两密封胶条分别与所述副框和所述分隔板连接,所述外框的顶部内侧设有第一压线,所述第一压线和所述外框间设有纱窗,所述内框顶部一侧设有第二压线,所述第二压线和所述内框间设有玻扇。
[0006]优选的,还包括第二窗框,所述第二窗框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窗框的上方,所述纱窗和所述玻扇设于所述第一窗框和所述第二窗框之间。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窗框还包括连接板,所述内框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分隔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多个排水孔。
[0008]优选的,所述副框包括第一隔热胶,所述第一隔热胶设于所述副框中部。
[0009]优选的,所述内框包括第二隔热胶,所述第二隔热胶设于所述内框靠近所述分隔板的一端。
[0010]优选的,还包括内腔室,所述内腔室由所述分隔板、密封胶条、内框和副框组成,所述内腔室能够减少室内和室外间的温度传递。
[0011]优选的,还包括第三窗框,所述第三窗框设于所述第二窗框的上方,所述第二窗框和所述第三窗框间设有亮子。
[0012]优选的,还包括两第三压线,两所述第三压线分别对称设于所述第三窗框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窗框的顶部。
[0013]本技术的贡献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分隔板,将内框和外框分隔开来,使得纱窗系统和玻扇系统相互独立,两者之间不会相互影响,使得雨水和空气不会通过纱窗进入内框,使得本技术的气密性和防水效果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内双开窗的截面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副框和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外框、第一压线和连接板的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内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主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第一窗框10、主框11、副框12、第一隔热胶121、分隔板13、外框14、内框15、第二隔热胶151、密封胶条16、第一压线17、第二压线18、连接板19、内腔室1a、第二窗框20、第三窗框30、第三压线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列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
[0021]如图1

5所示,一种内双开窗,包括第一窗框10,所述第一窗框10包括主框11,所述主框11的顶部设置有副框12,所述副框12顶部设有一分隔板13,所述分隔板13的一侧设有外框14,所述外框14的底部与所述副框12顶部连接,所述分隔板13的另一侧设有内框15,所述内框15通过两密封胶条16分别与所述副框12和所述分隔板13连接,所述外框14的顶部内侧设有第一压线17,所述第一压线17和所述外框14间设有纱窗,所述内框15顶部一侧设有第二压线18,所述第二压线18和所述内框15间设有玻扇。
[0022]本技术的内双开窗具有气密性好,防水效果好的优点,与其它双开窗不同的是,在副框12的顶部设置了一个分隔板13,分隔板13的左边为外框14,外框14上安装的是纱窗,分隔板13的另一边为内框15,内框15上安装的是玻扇,通过分隔板13将内框15和外框14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传统安装方式是将内框15和外框14通过密封胶条16填充从而连接起来,内框15和外框14间不会相互挤压,随着密封胶条16的老化,会出现空隙,导致内框15和外框14相互连通,气密性变差,且防水效果也不好,雨水会随着空隙进入内框15),从而使得内框15和外框14之间不会相互影响,即使雨水通过外框14边缘流至分隔板13处,只能通过连接板19上的排水孔流出,而不能流进内框15,使得内框15的内腔室1a不会进水和空气,能够保持良好的密封性,避免室内外的温度传递过快。
[0023]分隔板13和内框15间是通过密封胶条16连接的,此处密封胶条16是一直处于被内框15挤压的状态,使得密封胶条16一直处于挤压状态,并填满内框15和分隔板13之间的空隙,即使密封胶条16出现部分老化,由于内框15的挤压作用力,也不会出现缝隙,确保空气和雨水不会进入内框15的内腔室1a中,使得本技术内双开窗的气密封和防水效果大大提升。
[0024]本技术通过设置分隔板13,将内框15和外框14分隔开来,使得纱窗系统和玻扇系统相互独立,两者之间不会相互影响,使得雨水和空气不会通过纱窗进入内框15,使得本技术的气密性和防水效果大大提高。
[0025]更进一步的说明,还包括第二窗框20,所述第二窗框20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窗框10的上方,所述纱窗和所述玻扇设于所述第一窗框10和所述第二窗框20之间。
[0026]第二窗框20和第一窗框10配合,从而能够安装纱窗和玻扇,第一窗框10和第二窗
框20是对称设置的,第二窗框20在上,第一窗框10在下,两者结构一模一样,为对称结构。
[0027]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一窗框10还包括连接板19,所述内框15通过所述连接板19与所述分隔板13连接,所述连接板19上设有多个排水孔。
[0028]连接板19能够将外框14和分隔板13的一侧连接起来,在连接板19的纵向方向上还设置了多个排水孔,排水孔能够将雨水排出外框14,避免雨水堆积在外框14中,会加速外框14的腐蚀。
[0029]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副框12包括第一隔热胶121,所述第一隔热胶121设于所述副框12中部。
[0030]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内框15包括第二隔热胶151,所述第二隔热胶151设于所述内框15靠近所述分隔板13的一端。
[0031]更进一步的说明,还包括内腔室1a,所述内腔室1a由所述分隔板13、密封胶条16、内框15和副框12组成,所述内腔室1a能够减少室内和室外间的温度传递。
[0032]内腔室1a的作用是隔热和隔绝空气,内腔室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双开窗,包括第一窗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框包括主框,所述主框的顶部设置有副框,所述副框顶部设有一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一侧设有外框,所述外框的底部与所述副框顶部连接,所述分隔板的另一侧设有内框,所述内框通过两密封胶条分别与所述副框和所述分隔板连接,所述外框的顶部内侧设有第一压线,所述第一压线和所述外框间设有纱窗,所述内框顶部一侧设有第二压线,所述第二压线和所述内框间设有玻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双开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窗框,所述第二窗框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窗框的上方,所述纱窗和所述玻扇设于所述第一窗框和所述第二窗框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双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框还包括连接板,所述内框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分隔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欧铝门窗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