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D打印的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942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4D打印的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及其应用;4D打印的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组成,Al:9~13%;Mn:3~5%;Nb:0.08~2.0%;余量为铜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基体为近球形粉末,粒度分布为9~43.2μm,赘生物指数为0的粉末体积分数超过60%,钝度指数为0.8的粉末超过66%,延伸度大于0.7的超过90%。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控制三元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粉末的基体元素,并添加微量第四元合金元素Nb,借助4D打印方式,成形件不仅具有高的物理特性,还具有优良的形状记忆性能,致密度可达98.4~99.7%,在4%~8%预变形下,形状回复率为94~100%,形状记忆应变为2~5.5%,同时合理调控相变温度,极大降低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成本,粉末设计更加灵活,满足增材制造行业低成本、高性能的需求。高性能的需求。高性能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4D打印的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形状记忆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4D打印的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具有特殊的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阻尼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机械,化工等领域。其中NiTi合金作为最常见的形状记忆合金,其价格高昂、相变温度低,可加工性差等限制了进一步的应用。
[0003]而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温度范围广、价格低廉,耐热稳定性,且恢复力大逐渐成为NiTi合金的替代品。但是,传统的制备方法(如熔炼铸造,粉末冶金等)合金晶粒尺寸较大使得样品塑性差,易脆性断裂和马氏体稳定化。增材制造是利用计算机绘制三维模型,并进行分层制造,过程冷却速度快,能够有效细化晶粒,提高材料性能,同时可进行复杂形状的制备,通过合理的参数优化和外界刺激可实现形状、功能的动态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4D打印的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及其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控制三元CuAlMn形状记忆合金粉末的基体元素,并添加微量第四元合金元素Nb,借助4D打印方式,成形件不仅具有高的物理特性,还具有优良的形状记忆性能,致密度可达98.4~99.7%,在4%~8%预变形下,形状回复率为94~100%,形状记忆应变为2~5.5%,同时合理调控相变温度,极大降低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成本,粉末设计更加灵活,满足增材制造行业低成本、高性能的需求。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4D打印的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组成,Al:9~13%;Mn:3~5%;Nb:0.08~2.0%;余量为铜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通过合金控制CuAlMn基体元素,使得其高温下为单一的β相,进而具备形状记忆效应,同时添加微量合金元素Nb,可以形成富Nb的析出,强化基体,调控相变温度。
[0008]优选地,借助具有超声震动功能的筛粉设备对粉末进行不同粒度的搭配、优化: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D
10
=9~11.2μm、D
50
=20.4~22.4μm、D
90
=35.5~43.2μm。合理的粒度搭配,有效提高粉末的流动性,进而提高成型性。
[0009]优选地,所述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的赘生物指数为0(即没有卫星粉)的粉末体积分数为60~71%,赘生物指数为10的粉末体积分数为16~18%,赘生物指数为20的粉末体积分数为23~26%,赘生物指数为30的粉末体积分数为2~4%。
[0010]优选地,所述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的钝度指数为0.8的粉末占比大于66%。对粉末球形度要求不高,降低制造成本。
[0011]优选地,所述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的延伸度大于0.7的占比超过90%。粉末为球
形或近球形,降低制造成本。
[0012]上述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在4D打印制备形状记忆合金中的应用。
[0013]优选地,应用过程的参数条件为:基板预热150~200℃,激光功率为100~250W;激光扫描速度为400~900mm/s,扫描间距为0.09mm,层厚为0.03~0.05mm,扫描策略为旋转67
°
。合理控制打印参数,减少打印过程中热应力过大完成的开裂等问题;在所选取的参数下成型的样品,室温下为单一的马氏体相,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致密度较高。
[0014]优选地,所述4D打印制备铜基形状记忆合金,致密度可达98.4~99.7%,在室温下为完全的马氏体状态,在4~8%的预变形下,其回复率为94%~100%,形状记忆应变为2%~5.5%,压缩断裂强度为1562~1652MPa。
[0015]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合金控制CuAlMn基体元素,使得其高温下为单一的β相,进而具备形状记忆效应,同时添加微量合金元素Nb,可以形成富Nb的析出,强化基体,调控相变温度;通过合理的粒度搭配,有效提高粉末的流动性,进而提高成型性。
[0017]本专利技术的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在4D打印制备过程中,样品致密度可达98.4~99.7%,无明显缺陷,断裂强度为1562~1652MPa,利用热应力诱导马氏体的产生,获得全马氏体状态,同时借助微量合金元素的协同作用强化基体,提高形状回复应力,在4~8%的预应变后,经过加热回复,回复率达94~100%,形状记忆应变为2%~5.5%。
[0018]本专利技术的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在4D打印制备形状记忆合金中,可直接成形复杂形状。
[0019]本专利技术使用的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可回收再利用,能够有效节约制造成本。
[0020]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在保护气氛中进行,有效避免氧化,降低合金内部的夹杂含量,同时冷却速度快,能够有效细化晶粒,提高合金性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的SEM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的粉末粒度分布;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的赘生物指数;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的钝度指数;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4D打印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样品马氏体显微组织;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4D打印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样品DSC曲线;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4D打印铜基形状记忆合金样品形状记忆效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具体详细描述。
[0029]实施例1:
[0030]一种4D打印的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组成,Al:9.8%;Mn:4.5%;Nb:0.12%;余量为铜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借助具有超声震荡功能的筛粉设备对粉末进行不同粒度搭配、优化,获得的粉末D
10
=9.8μm,D
50
=20.4μm,D
90
=35.5μm;其中赘生物指数为0(即没有卫星粉)的粉末体积分数为63%,赘生物指数为10的粉末体积分数为
23%,赘生物指数为20的粉末体积分数为17%,赘生物指数为30的粉末体积分数为3%;钝度指数大于0.8的粉末占比为67%;延伸度大于0.7的占比为91%。
[0031]将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置于干燥箱中烘干处理,温度为70℃,时间10h。利用上述粉末进行4D打印制备:利用materials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并导入至切片软件进行切片,利用4D打印设备的专用软件进行扫描路径规划,选择旋转67
°
的方式,设置激光功率为150W,扫描速度为600mm/s,扫描间距为0.09mm,层厚为0.04mm。选择304L不锈钢作为基板,并在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D打印的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组成,Al:9~13%;Mn:3~5%;Nb:0.08~2.0%;余量为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4D打印的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不同粒度搭配为:D
10
=9~11.2μm、D
50
=20.4~22.4μm、D
90
=35.5~43.2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4D打印的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的赘生物指数:赘生物指数为0的粉末体积分数为60~71%;赘生物指数为10的粉末体积分数为16~18%;赘生物指数为20的粉末体积分数为23~26%;赘生物指数为30的粉末体积分数为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4D打印的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的钝度指数为0.8的粉末占比大于6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4D打印的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基形状记忆合金粉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瑜席晓莹张建涛唐浩杨晓辉温利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