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充电桩状态优化的公交充电站调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9202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充电桩状态优化的公交充电站调控方法,包括采集公交站所在馈线区域负荷数据和个体电动公交车的充电数据,建立电动公交车调潜力评估模型;建立集群电动公交车充电状态调控优化模型;根据实际数据获取调控电动公交车充电调控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电动公交车的状态提出了电动公交车调峰潜力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聚合商需求响应收益和调控响应偏差两方面因素,建立电动汽车公交车充电状态调控双层优化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兼顾聚合商需求响应最大化和响应偏差最小的前提下,可最大程度发挥调控的削峰填谷效果,通过该种电动公交的状态调控,相比现有技术的功率连续性调控,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备更加便捷的实施条件。件。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充电桩状态优化的公交充电站调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公交充电调控
,尤其是一种基于充电桩状态优化的公交充电站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电网无序充放电,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可靠性和经济运行将受到影响,尤其可能加剧峰荷,给电网带来峰上加峰的负荷压力,从而容易造成输电线路或配电变压器重载、过载等问题。而电动公交车作为电动汽车最早推广的主体对象,在社会充电主体占据较大比重,其所带来的充电负荷影响也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公交车作为公共交通资源,相比私家车具有集群管理、统一充电的特点,是电网调控利用的理想资源对象。
[0003]目前对于电动汽车的充电调控普遍思路以功率调控为主,该种思路在实际应用中要求充电桩具备功率可控和通信交互的条件,因此对设备改造升级的要求较高,而实际情况中的充电桩调控大多数以开通及关断的方式来实现负荷条件,而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关系是当中尤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充电桩状态优化的公交充电站调控方法,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充电桩状态优化的公交充电站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公交站所在馈线区域负荷数据和个体电动公交车的充电数据;S2)、建立电动公交车调潜力评估模型;S3)、建立集群电动公交车充电状态调控优化模型;S4)、根据实际数据获取调控电动公交车充电调控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充电桩状态优化的公交充电站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个体电动公交车的充电数据包括SOC状态数据、起始充电时间和充电时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充电桩状态优化的公交充电站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电动公交车调潜力评估模型的建立具体如下:通常在公交车结束一天的行程任务后,夜间会在公交车充电站进行充电以应对第二天的行程任务,大部分的公交车在夜间收车后到第二天首发这段时间内,都处于空闲状态,且空闲时长相比充电至满的时长要更长,因此,通过利用停车时长大于充电时长的特点,合理安排公交车的充电时段,实现错峰充电,削减夜间峰值;在公交车驶入充电站准备进行充电时,充电站需要采集其的入站时间T
a
、离站时间T
l
,初始SOC值SOC
a
以及目标SOC值SOC
g
;其中,入站时间T
a
、离站时间T
l
以分钟为单位,T
a
表示一天内的第T
a
分钟;以30分钟为优化单位,将一天标记为1~48时段;充电站控制电动汽车进行有序充电的起始时段为:式中,表示向上取整;公交车有序充电的结束时段为:式中,表示向下取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充电桩状态优化的公交充电站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定义电动汽车充电状态E
ch,t
为:当SOC达到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时,公交车停止充电,因此,从下个时段起到电动汽车离开充电站,公交车都处于停车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充电桩状态优化的公交充电站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设充电站内公交车的数量为
Nbus
,则充电站在t时刻的充电负荷P
s,t
为:式中,为第i辆公交车的充电状态;P
nL
为公交充电桩功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充电桩状态优化的公交充电站调控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S2)中,在求解削峰潜力过程中,需保证每一辆公交车的充电需求,即夜间全时段所充电量应满足目标SOC值:式中,SOC
i,a
为第i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俊智郭国伟庞明龙苏少欢关健峰关勇波陈健卯洪锐媛李杏绮陈敏仪刘乃桓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威泰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