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发光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显示面板的显示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显示面板中不同的发光区域存在显示亮度差异,如此,导致显示面板的发光亮度不均,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提高发光面板显示亮度的均一性。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相对两侧的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
[0005]所述发光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以及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至少一个电源端子、多条电源信号线和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所述电源端子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电源信号线与所述电源端子电连接,所述电源信号线沿所述像素电路的列方向延伸;位于同一列的至少部分所述像素电路与同一所述电源信号线电连接;所述列方向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方向平行; >[0006]所述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相对两侧的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所述发光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以及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至少一个电源端子、多条电源信号线和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所述电源端子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电源信号线与所述电源端子电连接,所述电源信号线沿所述像素电路的列方向延伸;位于同一列的至少部分所述像素电路与同一所述电源信号线电连接;所述列方向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方向平行;所述像素电路至少包括驱动晶体管和发光元件;所述驱动晶体管用于根据数据信号,向所述发光元件提供驱动电流,以驱动所述发光元件进行发光;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有源层包括源极区、漏极区、以及位于所述源极区与所述漏极区之间的沟道区;其中,多个所述像素电路中包括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位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远离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中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沟道区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L1,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为W1;所述第二像素电路中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沟道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L2,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为W2;W1/L1>W2/L2;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且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均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W1>W2,且L2=L1;或者,W1>W2,且L2>L1;或者,W1=W2,且L2>L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区包括重掺源极区和轻掺源极区;所述轻掺源极区位于所述重掺源极区与所述沟道区之间;所述漏极区包括重掺漏极区和轻掺漏极区;所述轻掺漏极区位于所述重掺漏极区与所述沟道区之间;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中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轻掺源极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L11;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中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轻掺漏极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L12;所述第二像素电路中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轻掺源极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L21;所述第二像素电路中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轻掺漏极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L22;其中,L11<L21,和/或,L12<L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像素电路的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有源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相同,以及各所述像素电路的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有源层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中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有源层的迁移率为μ1,所述第二像素电路中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有源层的迁移率为μ2;其中,μ1>μ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中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有源层的掺杂浓度为C1,所述第二像素电路中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有源层的掺杂浓度为C2;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王柳,王志杰,吴树茂,赖国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