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内壁施工的支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917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内壁施工的支撑系统,包括顶棚,设于其底部的支撑板,以及顶棚加强杆、缓冲垫,所述顶棚加强杆一端铰接于所述顶棚,另一端和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垫设于底部,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顶棚包括顶棚本体、连接板、导向块和电动伸缩杆,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棚本体底部,后者用于为隧道顶部提供支撑,所述导向块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导向块都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竖直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板,其顶部与所述连接板接触连接,解决了支撑系统难以对隧道实现底面保护和升降过程中容易发生撞击的问题。面保护和升降过程中容易发生撞击的问题。面保护和升降过程中容易发生撞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隧道内壁施工的支撑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支撑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隧道内壁施工的支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支撑工程是隧道施工前期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支撑系统,防止出现隧道坍塌和地表沉降的事故,目前的隧道施工支撑系统在进行支撑的过程中,需要对侧面和顶面都进行良好的支撑防护。
[0003]现有技术存在如下几个缺点:(1)支撑系统虽然可以对隧道顶部和侧壁进行支撑防护,但受施工机械和原料重压的底面没有受到很好的保护,无法提供很好的缓冲防护,容易对底面产生损伤;(2)虽然能实现顶棚支撑组件的升降,但在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安装步骤复杂,有的需要额外支撑,无法快速调整施工效率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隧道内壁施工的支撑系统,本系统在顶棚底部设置连接板,同时连接板与支撑板内的第一安装腔滑动连接,在第一安装腔底部还设有挡板和第二弹性件,实现升降顶棚时提供缓冲,防止对底部结构产生冲击损伤,将活动结构内置可降低杂物落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隧道内壁施工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棚(200),设于其底部的支撑板(100),以及顶棚加强杆(300)、缓冲垫(400),所述顶棚加强杆(300)一端铰接于所述顶棚(200),另一端和所述支撑板(100)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垫(400)设于所述支撑板(100)底部,与所述支撑板(100)滑动连接;所述顶棚(200)包括顶棚本体(210)、连接板(230)、导向块(231)和电动伸缩杆(240),所述连接板(230)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棚本体(210)底部,所述顶棚本体(210)为隧道顶部提供支撑,所述导向块(231)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板(230),所述连接板(230)和所述导向块(231)都与所述支撑板(100)滑动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240)竖直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板(100)内,其顶部与所述连接板(230)接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内壁施工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0)包括第一安装腔(110)、导向槽(120)、挡板(130)、第二弹性件(140)、第二安装腔(150)和万向轮(160);所述第一安装腔(110)、所述导向槽(120)和所述第二安装腔(150)竖直设于所述支撑板(100),所述第一安装腔(110)底部和所述第二安装腔(150)顶部连通,所述连接板(230)与所述第一安装腔(110)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块(231)与所述导向槽(120)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140)两端分别支撑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腔(150)底部和所述挡板(130),所述挡板(130)水平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150)内,两者滑动连接,所述挡板(130)与所述连接板(230)底部接触;所述电动伸缩杆(24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腔(150),其顶部为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赵亮姜成业毕钛俊邓琴汤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交投集团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