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电池并联接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896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电池并联接入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电池组接入接口、电池组并联电路和电源电路,电池组并联电路的每个支路包括充电MOS、放电电流检测电路和充电MOS驱动电路。电池组接入接口用于将电池组分别并联接入电池组并联电路的各个支路,电池组并联电路的充电MOS用于在电池组接入支路时阻断电池组负极充电方向的电流,放电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各电池组的放电电流,在检测到高于预定阈值的放电电流的情况下,控制充电MOS驱动电路将充电MOS调整为开启状态,电源电路用于为多个电池组的放电电流检测电路和充电MOS驱动电路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多电池联接管理,更好的满足电力驱动设备的多样化供电需求。设备的多样化供电需求。设备的多样化供电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电池并联接入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多电池联接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多电池并联接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需要电力驱动的设备中,存在着多电池组合或切换供电的需求,其目的在于增大总的放电量,或便捷的更换供电模块。比如,在轻型电动车领域,为了增大轻型电动车电池续航里程,或为了实现快速换电,车主往往需要随车携带两组或者多组电池,但是能够接入动力系统的只有一组,换电时需要人工插拔电源插头,导致非常不方便。其中,轻型电动车包括电动两轮车、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
[0003]然而,若采用大功率开关来替代人工完成多组电池之间的切换,会增加硬件结构的复杂度,增加成本;若采用多组电池直接并联同时接入动力系统的方法,由于多组电池之间的电压、容量往往有差异,则会造成电池组之间不可控的充放电电流,不仅对电池造成损害,还影响电池的安全和功能的实现。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多电池联接管理系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电池并联接入系统,用于满足现有电力驱动的设备多样化的供电需求,能够实现多个电池组的简单便携、成本低廉的多电池联接管理。
[0006]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电池并联接入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电池组接入接口、电池组并联电路和电源电路,电池组并联电路的每个支路包括充电MOS、放电电流检测电路和充电MOS驱动电路;
[0007]所述多个电池组接入接口用于将多个电池组分别并联接入所述电池组并联电路的各个支路;
[0008]所述电池组并联电路的充电MOS位于电池组并联电路的各支路中电池组负极与电池组并联电路的总负极之间,用于在电池组接入支路时阻断电池组负极充电方向的电流;
[0009]所述放电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各电池组的放电电流,在检测到高于预定阈值的放电电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充电MOS驱动电路将充电MOS调整为开启状态,以彻底打开放电电路;
[0010]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多个电池组的放电电流检测电路和充电MOS驱动电路供电。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电源电路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电路的连通或阻断。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负载控制器,所述负载控制器的供电线与钥匙开关相连,通过功率输出线与负载相连,用于驱动负载的工作。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并联接入的电池组为铅酸电池组、锂电池组或镍氢电池组。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池组并联电路的各个支路上,所述充电MOS的漏极与接入该支路的电池组负极相连接,所述充电MOS的源极与所述电池组并联电路的总负极相连接,所述充电MOS的栅极与所述充电MOS驱动电路相连接。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MOS为N型MOS管。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MOS包括功率MOS场效应晶体管和半导体二极管。
[0017]本技术提供的多电池并联接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不需要人工复杂操作即可自动化完成,极大地丰富了电力驱动设备的供电方式,满足各种灵活的供电需求。
[0018]本技术的附加优点、目的,以及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加以阐述,且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下文后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根据本技术的实践而获知。本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实现到并获得。
[0019]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能够用本技术实现的目的和优点不限于以上具体所述,并且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能够实现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中多电池接入系统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多电池接入系统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充电MOS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充电MOS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6]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27]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0028]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术语“连接”在本文不仅可以指直接连接,也可以表示存在中间物的间接连接。
[0029]在需要电力驱动的设备中,存在着多电池组合或切换供电的需求。为解决现有的多电池组合或切换供电的诸多问题,实现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多电池联接管
理,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电池并联接入系统。
[0030]为了防止多电池并联时,电压较高的电池组对其他电池组产生充电电流,本技术在每个电池组接入时,使用充电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将电池组负极的充电方向的电流阻断,只有在放电方向产生电流时才打开该充电MOS。
[0031]充电MOS为功率MOS场效应晶体管和半导体二极管的结合,用于阻断电池组之间充电方向的电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 Oxide Semiconducotr,MOS)是一种绝缘栅型半导体,功率MOS场效应晶体管基于MOS材料制造,以金属层的栅极隔着氧化层利用电场的效应来控制半导体的场效应。
[003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中多电池接入系统示意图,该多电池并联接入系统100包括多个电池组接入接口、电池组并联电路和电源电路,电池组并联电路的每个支路包括充电MOS、放电电流检测电路和充电MOS驱动电路。
[0033]在图1中示意性表示出了电池组1、电池组2和电池组3,各个电池组的负极用P

表示,正极用P+表示,多电池并联接入系统的总负极B

和总正极B+,各支路的充电MOS包含Q1,Q2和Q3,以及各支路的放电电流检测电路R1,R2和R3。
[0034]多个电池组接入接口用于将多个电池组分别并联接入电池组并联电路的各个支路。电池组并联电路的充电MOS位于电池组并联电路的各支路中电池组负极与电池组并联电路的总负极之间,用于在电池组接入支路时阻断电池组负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电池并联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多个电池组接入接口、电池组并联电路和电源电路,电池组并联电路的每个支路包括充电MOS、放电电流检测电路和充电MOS驱动电路;所述多个电池组接入接口用于将多个电池组分别并联接入所述电池组并联电路的各个支路;所述电池组并联电路的充电MOS位于电池组并联电路的各支路中电池组负极与电池组并联电路的总负极之间,用于在电池组接入支路时阻断电池组负极充电方向的电流;所述放电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各电池组的放电电流,在检测到高于预定阈值的放电电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充电MOS驱动电路将充电MOS调整为开启状态,以彻底打开放电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多个电池组的放电电流检测电路和充电MOS驱动电路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池并联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电源电路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楠杨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世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