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88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体,其依次具备前面板、第1贴合层、着色部件、第2贴合层和圆偏振片,以前面板侧为内侧进行反复弯曲时着色部件不易产生裂纹,且从前面板侧目视观察层叠体的外观时不易看到虹斑。一种层叠体,依次包含前面板、第1贴合层、着色部件、第2贴合层和圆偏振片,满足条件(A)和(B);条件(A):第1贴合层的温度25℃时的储能弹性模量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层叠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层叠体,进一步涉及包含该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已知在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中为了避免电极部等被看到而在外边缘部设置着色层(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760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依次具备前面板、第1贴合层、着色部件、第2贴合层和圆偏振片的层叠体中,以前面板侧为内侧进行反复弯曲时,存在着色部件产生裂纹的情况。另外,从前面板侧目视层叠体的外观的情况下,有时因光的干涉而看到虹色的不均(以下,也称为虹斑)。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体,其依次具备前面板、第1贴合层、着色部件、第2贴合层和圆偏振片,以前面板侧为内侧进行反复弯曲时着色部件不易产生裂纹,且从前面板侧目视观察层叠体的外观时不易看到虹斑。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层叠体和图像显示装置。
[0009][1]一种层叠体,依次包含前面板、第1贴合层、着色部件、第2贴合层和圆偏振片,
[0010]满足条件(A)和(B);
[0011]条件(A):上述第1贴合层的温度25℃时的储能弹性模量G

a与上述第2贴合层的温度25℃时的储能弹性模量G

b之比G

a/G

b小于50。
[0012]条件(B):上述第1贴合层的厚度Ta和上述第2贴合层的厚度Tb均超过1.0μm。
[0013][2]根据[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进一步满足条件(C)。
[0014]条件(C):上述第1贴合层的厚度Ta与上述第2贴合层的厚度Tb之比Ta/Tb为0.03以上且小于50。
[0015][3]根据[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第1贴合层的温度25℃时的储能弹性模量G

a为0.01MPa~5MPa。
[0016][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上述着色部件具备着色层和分离层。
[0017][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进一步在上述圆偏振片侧具备触控传感器层。
[0018][6]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具备[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层叠体,其依次具备前面板、第1贴合层、着色部件、第2贴合层和圆偏振片,以前面板侧为内侧进行反复弯曲时着色部件不易产生裂纹,且从前面板侧目视观察层叠体的外观时不易观察到虹斑。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示意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0021]图2是示意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的概略俯视图。
[0023]图4是示意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0024]图5是对弯曲性试验的方法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以下的所有附图中,为了使各构成要素易于理解,适当地调整比例尺而示出,附图中示出的各构成要素的比例尺与实际的构成要素的比例尺不一定一致。
[0026]<层叠体>
[0027]参照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层叠体100依次具备前面板110、第1贴合层120、着色部件130、第2贴合层140和圆偏振片150。第1贴合层120与着色部件130相互接触而层叠。另外,第2贴合层140与着色部件130相互接触而层叠。层叠体100可以进一步具有后述的接合层和触控传感器层。
[0028]层叠体100能够以前面板110侧为内侧进行弯曲(以下,也称为内折叠)。能够弯曲是指能够在不使着色部件130产生裂纹的情况下使层叠体弯曲。弯曲包括弯曲部分形成曲面的折弯的形态。折弯的形态中,对折弯的内表面的弯曲半径没有特别限定。另外,弯曲包括内表面的折射角大于0
°
且小于180
°
的折射的形态、以及内表面的弯曲半径接近零或内表面的折射角为0
°
的折叠的形态。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由于能够弯曲,因而适用于柔性显示器。
[0029]层叠体100将前面板110侧作为内侧以弯曲半径1mm进行反复弯曲时,存在着色部件130不易产生裂纹的趋势。层叠体100将前面板110侧作为内侧以弯曲半径1mm进行反复弯曲时,着色部件130最初产生裂纹的弯曲次数优选为20万次以上,更优选为30万次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万次以上,特别优选为50万次以上。
[0030]层叠体100满足条件(A)和(B)。
[0031]条件(A):第1贴合层120的温度25℃时的储能弹性模量G

a与第2贴合层140的温度25℃时的储能弹性模量G

b之比G

a/G

b小于50。
[0032]条件(B):第1贴合层120的厚度Ta和第2贴合层140的厚度Tb均超过1.0μm。
[0033]层叠体100通过全部满足条件(A)和(B),从而在将前面板110侧作为内侧以弯曲半径1mm进行反复弯曲时使着色部件130不易产生裂纹,并且从前面板侧目视观察层叠体100的外观时不易视认到虹斑。
[0034][条件(A)][0035]层叠体100通过满足条件(A),从而在将前面板110侧作为内侧以弯曲半径1mm进行反复弯曲时存在着色部件130不易产生裂纹的趋势。从着色部件130不易产生裂纹的观点考虑,G

a/G

b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以下,特别优选为1以下,也可以小于1。G

a/G

b也可以为0.01以上。储能弹性模量G

a和G

b根据后述的实施例的栏中说明的方法进行测定。储能弹性模量G

a和G

b所优选的范围进行后述。
[0036][条件(B)][0037]层叠体100通过满足条件(B),从而存在层叠体100的前面板侧不易观察到虹斑的趋势。虹斑通过后述的实施例的栏中说明的方法来确认。从不易观察到虹斑的观点和提高弯曲性的观点考虑,Ta和Tb优选为1.5μm~100μm,更优选为5μm~50μm。Ta例如为10μm以上,优选为20μm以上,例如为100μm以下,优选为80μm以下。Tb例如为1.2μm以上,优选为1.5μm以上,例如为50μm以下,优选为30μm以下。
[0038][条件(C)][0039]层叠体100在将前面板110侧作为内侧以弯曲半径1mm进行反复弯曲时,从着色部件130不易产生裂纹的观点考虑,优选进一步满足条件(C)。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层叠体,依次包含前面板、第1贴合层、着色部件、第2贴合层和圆偏振片,并且,满足条件(A)和(B);条件(A):所述第1贴合层的温度25℃时的储能弹性模量G

a与所述第2贴合层的温度25℃时的储能弹性模量G

b之比G

a/G

b小于50,条件(B):所述第1贴合层的厚度Ta和所述第2贴合层的厚度Tb均超过1.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进一步满足条件(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昺勋张柱烈洪承柏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