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材用基布及其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85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4
提供一种制成袋体时的膨胀部与非膨胀部的边界部分的网眼受到抑制、动态透气度低、在高温时也能够发挥出不易破裂的特性的资材用基布及其制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资材用织物基布的特征在于,其由拆解纱强度为规定值的纤维构成,其布表面未实施树脂涂覆、层压或树脂浸渗处理,所述资材用织物基布的经纱和纬纱的E1均为3MPa~25MPa,且E2均为10MPa~30Mpa;所述E1是指:在通过ASTM D6479中规定的边角耐精梳性测定而得到的构成纤维的强伸度特性(FS)曲线中,经纱和纬纱在25℃的环境下和150℃的环境下、对于伸长率0.4%~4.4%而言的强力增加量之比除以测定方向的纤维总截面积而得到的值;所述E2是指:在通过ASTM D6479中规定的边角耐精梳性测定而得到的构成纤维的强伸度特性(FS)曲线中,经纱和纬纱在25℃的环境下和150℃的环境下、且对于自纤维断裂点起伸长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资材用基布及其制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资材用基布及其制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气囊作为车辆的乘员保护用安全装置而不可或缺。作为气囊所需的特性,要求可耐受行驶时的冲击、周围构件的擦划的强度;用于在必要的时间内获得稳定展开的气密性;能够收纳于有限收纳空间内的柔软性;紧凑性。尤其是,作为最近的倾向,研究了加强保护前立柱部不受倾斜撞击的影响、应对自动驾驶时的任意乘员的姿势,要求更大范围的保护,由此,气囊容量增加。另一方面,因车内设计而导致气囊收纳部进一步受限。因此,因气囊的容积增大而导致展开气体量增加,可耐受膨胀部与非膨胀部的边界部分的大应力而发挥出气密性的特性要求提高。进而,愈加需要实现气囊的容积增大和收纳性改善这一相反的特性。另外,为了降低单元成本,烟火式充气器还存在因结构简易化而导致气体高温化的倾向,还需要在更高温度的环境下展开时满足上述特性。
[0003]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通过在纤维表面存在特定量的特定物质,从而降低单纱间的摩擦,用织造时对纱条施加的应力,促进纱条的扁平化,增加制成基布时的气密性,且通过赋予柔软性而提高收纳性。然而,该文献中没有记载高温时的效果。另外,在最近的因气囊的大型化而产生对膨胀部与非膨胀部边界施加的更强的应力、应用产生更高温化的气体的充气器时的气密性维持方面,该技术有时不充分。
[0004]另外,以下的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技术:通过在纤维表面存在特定量的含有芳香族的物质,从而增大在制成织物时的经纱纬纱间的摩擦,因此,不仅在常温下抑制膨胀部与非膨胀部的网眼,也在高温时抑制膨胀部与非膨胀部的网眼。然而,该技术在高温下对于施加于大型化的囊的膨胀部和非膨胀部的应力而言有时也不充分,另外,关于收纳性,有时因纤维间摩擦的增大而受损。
[0005]像这样,尚未公开在使用大型化的气囊和高温化的充气器时也具有稳定的展开性、气密性、收纳性的气囊用基布。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183309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4/123090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1]鉴于前述的技术水准,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在制成袋体时的膨胀部与非膨胀部的边界部分的网眼受到抑制、动态透气度低、且在高温时也能够发挥出不易破裂的特性的资材用基布,例如气囊用基布。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前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反复实验,结果出乎意料地发现:通过制成以下的构成而能够解决该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4]即,本专利技术如下所示。
[0015][1]一种资材用织物基布,其特征在于,资材用织物基布由将基布拆解而得的纱的强度为6.6cN/dtex~8.5cN/dtex的纤维构成,其布表面未实施树脂涂覆、层压或树脂浸渗处理,所述资材用织物基布的经纱和纬纱的E1均为3MPa~25MPa,且E2均为10MPa~30MPa,
[0016]所述E1是指:在通过ASTM D6479中规定的边角耐精梳性(Edgecomb Resistance)测定而得到的构成纤维的强伸度特性(FS)曲线中,经纱和纬纱在25℃的环境下和150℃的环境下、在伸长率0.4%~4.4%的范围内增加的强力量除以测定方向的纤维总截面积而得到的值,
[0017]所述E2是指:在通过ASTM D6479中规定的边角耐精梳性测定而得到的构成纤维的强伸度特性(FS)曲线中,经纱和纬纱在25℃的环境下和150℃的环境下、且在自纤维断裂点起伸长率

4.8%~

0.8%的范围内增加的强力量之比除以测定方向的纤维总截面积而得到的值。
[0018][2]根据前述[1]所述的资材用织物基布,其中,按照ASTM 6476,将初始压力设为100
±
5kPa,在30kPa~70kPa之间测得的基布部的动态透气度为400mm/s以下。
[0019][3]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资材用织物基布,其中,残留油剂量相对于该基布为200重量ppm以上且800重量ppm以下。
[0020][4]根据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材用织物基布,其中,织物组织为平纹组织。
[0021][5]根据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材用织物基布,其中,构成基布的纤维的原材料为聚己二酰己二胺。
[0022][6]一种气囊,其是利用前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材用织物基布而制作的。
[0023][7]根据前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材用织物基布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的工序:
[0024]织造工序;
[0025]未精练或者在70℃以下进行精练的工序;
[0026]未干燥或者在70℃以下进行干燥的工序;
[0027]在150℃以上进行热处理的工序,该工序在热处理结束阶段中进行相对于热处理中的最小宽度为1%以上的缩紧拉幅的工序。
[0028]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资材用织物基布在制成袋体时的膨胀部与非膨胀部的边界部分的网眼受到抑制,动态透气度低,且在高温时也能够发挥出不易破裂的特性。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说明利用ASTM_D6479而测量的FS曲线和E1、E2的图像的图。
[0031]图2是纤维间摩擦测定的示意说明图。
[0032]图3是展开试验用囊的示意图。
[0033]图4是利用拉幅机的热定型(热处理)工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003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是一种资材用织物基布,其特征在于,其由将基布拆解而得的纱的强度为6.6cN/dtex~8.5cN/dtex的纤维构成,其布表面未实施树脂涂覆、层压或树脂浸渗处理,所述资材用织物基布的经纱和纬纱的E1均为3MPa~25MPa,且E2均为10MPa~30MPa,
[0036]所述E1是指:在通过ASTM D6479中规定的边角耐精梳性测定而得到的构成纤维的强伸度特性(FS)曲线中,经纱和纬纱在25℃的环境下和150℃的环境下、在伸长率0.4%~4.4%的范围内增加的强力量除以测定方向的纤维总截面积而得到的值,
[0037]所述E2是指:在通过ASTM D6479中规定的边角耐精梳性测定而得到的构成纤维的强伸度特性(FS)曲线中,经纱和纬纱在25℃的环境下和150℃的环境下、且在自纤维断裂点起伸长率

4.8%~

0.8%的范围内增加的强力量除以测定方向的纤维总截面积而得到的值。
[0038]本实施方式的资材用织物基布通过该构成而能够在制成袋体时从低温到高温均维持气密性,膨胀部与非膨胀部的边界部分的网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资材用织物基布,其特征在于,资材用织物基布由将基布拆解而得的纱的强度为6.6cN/dtex~8.5cN/dtex的纤维构成,其布表面未实施树脂涂覆、层压或树脂浸渗处理,所述资材用织物基布的经纱和纬纱的E1均为3MPa~25MPa,且E2均为10MPa~30MPa,所述E1是指:在通过ASTM D6479中规定的边角耐精梳性测定而得到的构成纤维的强伸度特性(FS)曲线中,经纱和纬纱在25℃的环境下和150℃的环境下、在伸长率0.4%~4.4%的范围内增加的强力量除以测定方向的纤维总截面积而得到的值,所述E2是指:在通过ASTM D6479中规定的边角耐精梳性测定而得到的构成纤维的拉力伸长率特性(FS)曲线中,经纱和纬纱在25℃的环境下和150℃的环境下、且在自纤维断裂点起伸长率

4.8%~

0.8%的范围内增加的强力量之比除以测定方向的纤维总截面积而得到的值。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刚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