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876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栓塞装置,栓塞装置包括显影构件以及可吸收构件,其中显影构件具有自由状态以及被拉伸后的拉伸状态。可吸收构件设置在显影构件中,可吸收构件用于将显影构件维持在拉伸状态,并且在可吸收构件被吸收后,显影构件能从拉伸状态转变为自由状态。上述栓塞装置保证了临床操作中显影性能,并且在可吸收构件降解后,栓塞装置的宏观体积缩小,最大程度上降低栓塞装置的占位效应。程度上降低栓塞装置的占位效应。程度上降低栓塞装置的占位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栓塞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栓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颅内动脉瘤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原因,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颅内动脉瘤患者通常表现为头疼、眼球运动障碍、肢体肿胀等,这是由于动脉瘤的占位效应,导致瘤体压迫周围神经、血管及器官等产生的相应症状。随着医疗技术提升、器械材料发展及神经介入医师经验积累,血管内治疗已成为降低破裂颅内动脉瘤再出血率和死亡率的首选治疗方法。在众多治疗方法中,血管内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技术已经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使用弹簧圈治疗动脉瘤,能够抑制瘤内血液流动,快速促进瘤内血栓化,并且可以促进瘤颈处的内皮化形成,是有效治疗动脉瘤,防止术后动脉瘤再出血或复发的保证。
[0003]传统的医用弹簧圈不具有可降解/可吸收性,在填塞后虽可以导致瘤内血栓及机化,但瘤体会保持固有大小,会对瘤外神经、血管及器官产生持续压迫,占位效应导致的临床症状无法消除。
[0004]目前临床及专利中有一些具有可降解/可吸收性的弹簧圈结构设计。如部分专利通过化学接枝反应或共混,将可吸收聚合物与可显影物质相结合,设计出全显影的可吸收弹簧圈,但这类设计制备过程复杂,涉及的化学反应冗多,反应产物不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共混会影响聚合物本身的机械性能,进而影响弹簧圈的机械性能。另有一些专利设计出可全吸收的弹簧圈(镁基合金),但可全吸收的弹簧圈在临床操作中不具有显影性,不具有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栓塞装置,该栓塞装置在临床操作中保证了显影性能,并且在可吸收部分降解后,栓塞装置的宏观体积缩小,最大程度上降低栓塞装置的占位效应。
[0006]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栓塞装置,包括:
[0007]显影构件,所述显影构件具有自由状态以及被拉伸后的拉伸状态;以及,
[0008]可吸收构件,所述可吸收构件设置于所述显影构件,所述可吸收构件用于将所述显影构件维持在所述拉伸状态,并且在所述可吸收构件被吸收后,所述显影构件能从所述拉伸状态转变为自由状态。
[0009]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影构件为显影弹簧,所述可吸收构件为可吸收弹簧。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影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第一线圈,在所述自由状态下,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线圈相互抵接,在所述拉伸状态下,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线圈具有第一间距,所述可吸收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第二线圈,并且所述第二线圈嵌设在所述第一间距中。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线圈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二线圈一一对应地嵌设在所述第一间距中,使得一个所述第二线圈分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线圈。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线圈嵌设在一个所述第一间距中,使得连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线圈分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线圈。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自由状态下,所述显影弹簧的弹簧节距等于所述显影弹簧的丝径;在所述拉伸状态下,所述显影弹簧的弹簧节距等于所述显影弹簧的丝径与所述可吸收弹簧的丝径之和;所述可吸收弹簧在自由状态下的弹簧节距等于所述可吸收弹簧的丝径与所述显影弹簧的丝径之和。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影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第一线圈,在所述自由状态下,所述第一线圈所在平面与所述显影构件的中心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在所述拉伸状态下,所述第一线圈所在平面与所述显影构件的中心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直角,所述可吸收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第二线圈,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线圈相互抵接,所述可吸收构件穿设在所述第一线圈的内圈中。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拉伸状态下,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线圈具有第二间距,并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可吸收构件共同限定形成定位槽。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影弹簧的弹簧节距等于所述显影弹簧的丝径的1.5倍到2.5倍,所述可吸收弹簧的弹簧节距等于所述可吸收弹簧的丝径。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影构件的材料为X射线不可穿透材料,所述可吸收构件的材料为具有可吸收性的材料。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伸状态下的所述显影构件的体积大于所述自由状态下的所述显影构件的体积;或者,所述拉伸状态下的所述显影构件的内腔体积大于所述自由状态下的所述显影构件的内腔体积。
[0020]上述栓塞装置通过将显影构件与可吸收构件相结合,并且在植入动脉瘤时,可吸收构件能将显影构件维持在拉伸状态,使得栓塞装置在植入时有足够的体积栓塞动脉瘤,以抑制动脉瘤内血液流动,快速促进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和机化,并且将显影构件与可吸收构件相结合,在保证栓塞装置具备临床操作的显影性能的基础上,使得栓塞装置至少部分具有可吸收性,可吸收构件能在动脉瘤内能逐渐降解吸收,使得栓塞装置在动脉瘤内占位体积逐渐减小,可吸收构件被完全吸收后,显影构件能从拉伸状态恢复至自由状态,进一步缩小栓塞装置在动脉瘤内占位体,避免了瘤体对瘤外神经、血管及器官产生压迫,最大程度上降低栓塞装置的占位效应。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栓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所示的栓塞装置的显影构件在自由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2中所示的显影构件在拉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1中所示的栓塞装置的可吸收构件在自由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第二实施例的栓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图5中所示的栓塞装置的显影构件在自由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图5中所示的栓塞装置的可吸收构件在自由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0、栓塞装置;11、显影构件;111、第一线圈;112、定位槽;12、可吸收构件;121、第二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栓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影构件,所述显影构件具有自由状态以及被拉伸后的拉伸状态;以及,可吸收构件,所述可吸收构件设置于所述显影构件,所述可吸收构件用于将所述显影构件维持在所述拉伸状态,并且在所述可吸收构件被吸收后,所述显影构件能从所述拉伸状态转变为所述自由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构件为显影弹簧,所述可吸收构件为可吸收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栓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第一线圈,在所述自由状态下,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线圈相互抵接,在所述拉伸状态下,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线圈具有第一间距,所述可吸收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第二线圈,并且所述第二线圈嵌设在所述第一间距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栓塞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线圈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二线圈一一对应地嵌设在所述第一间距中,使得一个所述第二线圈分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线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栓塞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线圈嵌设在一个所述第一间距中,使得连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线圈分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线圈。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栓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自由状态下,所述显影弹簧的弹簧节距等于所述显影弹簧的丝径;在所述拉伸状态下,所述显影弹簧的弹簧节距等于所述显影弹簧的丝径与所述可吸收弹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亮张朔
申请(专利权)人:神遁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