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护的机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74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维护的机架组件,包括机壳、设于机壳上的水罐、设于水罐上的进水口、设于水罐上的出水机构、设于机壳上排水机构、设于机壳上的转罐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机壳、转罐机构、排水机构、开管装置、进水口的设置,使得无需从机架内取出水罐即可对水罐内的水进行更换,方便了操作员;通过主轴、排水叶片、连接传动装置的设置,加快了排水的速度,提高了换水效率。提高了换水效率。提高了换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维护的机架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机架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维护的机架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水箱机架作为水箱的支撑和保护装置,其设置于水箱的外部,且起到支撑的作用。而在水箱的日常维护过程中,水箱需要换水,此时则需要将水箱从机架中取出,再将水箱中的水倒掉。该操作不仅费时费力,且操作时较为复杂,还需要耗费人力进行搬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机架组件。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维护的机架组件,包括机壳、设于机壳上的水罐、设于水罐上的进水口、设于水罐上的出水机构、设于机壳上排水机构、设于机壳上的转罐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壳上的开管装置、设于机壳上的排水管、设于排水管上的排水盖、可旋转设于排水盖上的主轴、设于主轴上的多个排水叶片、设于主轴上的多个啮合槽、设于排水管上的连接传动装置。
[0005]当更换水罐中的水时,操作员转动转罐机构,转罐机构带动水罐旋转180
°
,出水机构和开管装置对齐,开管装置打开出水机构,水从水罐内流出至排水管内,在转动转罐机构的同时转罐机构带动连接传动装置启动,连接传动装置带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排水叶片转动,等水排完后,操作员反向旋转转罐机构,带动水罐复位,再从进水口冲入新的水;通过机壳、转罐机构、排水机构、开管装置、进水口的设置,使得无需从机架内取出水罐即可对水罐内的水进行更换,方便了操作员;通过第一转轴、排水叶片、连接传动装置的设置,加快了排水的速度,提高了换水效率。
[0006]所述连接传动装置包括可旋转设于所述排水盖上的第一转轴、设于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可旋转设于排水盖上的第二转轴、套设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外的第一同步带、可旋转设于机壳上的第三转轴、套设于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外的第二同步带、设于第三转轴上的第一圆盘、设于第一圆盘上的第一圆柱、设于第一圆盘上的扭簧、设于第一圆盘上的定位槽、设于扭簧上的第二圆盘、设于第二圆盘上的棘齿轮组、设于棘齿轮组上的传动组、穿设于机壳上的定位杆、设于定位杆上的金属块、设于定位杆上的第一限位板、设于定位杆上的第二限位板、用于连接第一限位板和机壳的第一弹簧、设于水罐上的连杆、设于连杆上的第一磁铁。
[0007]当操作员转动转罐机构时,转罐机构带动传动组转动,传动组带动棘齿轮组转动,棘齿轮组带动第二圆盘转动,第二圆盘带动扭簧旋转受力,当水罐转动180
°
以后,连杆带动第一磁铁和金属块对齐,第一磁铁吸附金属块,金属块产生位移,金属块带动定位杆位移,定位杆从定位槽中抽出,定位杆带动第一限位板位移,第一限位板压迫的一弹簧受力变形,同时扭簧不再受力,扭簧转动复位,扭簧带动第一圆盘转动,第一圆盘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经第二同步带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经第一同步带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
一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当操作员转动转罐机构复位时,转罐机构带动水罐反向转动180
°
复位,水罐带动连杆复位,连杆带动第一磁铁复位,第一磁铁和金属块脱离,第一弹簧复位带动限位板复位,第一限位板带动定位杆插入定位槽;通过扭簧、定位槽、定位杆、第一弹簧、连杆、第一磁铁的设置,使得操作员转动转罐机构时扭簧先受力变形,在出水机构和开关装置对齐后扭簧才不受限制的复位转动,带动排水叶片转动,避免了排水叶片提前转动做无效转动,而浪费扭簧的做功。
[0008]所述传动组包括设于所述机壳上的第四转轴、设于第一转轴上的第二齿轮、设于机壳上的第五转轴、设于第五转轴上的第三齿轮、设于机壳上的第六转轴、用于连接第五转轴和第六转轴的第三同步带、设于第六转轴上的第一锥齿轮、设于第二锥齿轮一侧的第二锥齿轮、用于连接第二锥齿轮和棘齿轮组的第七转轴;所述第三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0009]当操作员转动转罐机构时,转罐机构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带动第五转轴转动,第五转轴经第三同步带带动第六转轴转动,第六转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七转轴转动;通过第四转轴、第二齿轮、第五转轴、第三齿轮、第六转轴、第三同步带、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七转轴的设置,使得转罐机构转动半圈就能传送动力至棘齿轮组上让棘齿轮组转动数圈,加大了扭簧的受力变形的程度,从而让排水叶片能够转动数圈直至水罐内的水排完。
[0010]所述棘齿轮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圆盘上的第八转轴、设于第八转轴上的第一转盘、设于第一转盘上的上的多个凸齿、设于第一转盘一侧的第二转盘、设于第二转盘上的挡柱、可旋转设于第二转盘上的第二圆柱、设于第二圆柱上的卡条、设于第二转盘上的第三圆柱、第二转盘上的第四圆柱、用于连接第三圆柱和第四圆柱的弹簧片。
[0011]当操作员转动转罐机构时,转罐机构带动第七转轴转动,第七转轴带动第二转盘转动,第二转盘带动挡柱、第二圆柱、卡条、第三圆柱、第四圆柱、弹簧片转动,卡条和凸齿相抵,带动凸齿转动,凸齿带动第一转盘转动,第一转盘带动第八转轴转动,当操作员反转转罐机构时,转罐机构带动第七转轴反转,第七转轴带动第二转盘反转,第二转盘带动卡条反转,卡条和挡柱相抵,之后卡条和弹簧片相抵,弹簧片受力变形,卡条和凸齿脱位,第一转盘空转;通过第一转盘、凸齿、第二转盘、挡柱、卡条、弹簧片的设置,使得扭簧释放力反转时第二圆盘为固定状态,扭簧只能带动第一圆盘方向的零部件转动从而带动排水叶片转动,避免扭簧复位反转时第一圆盘受不到扭簧的旋转力,排水叶片转动不起来,致使加速排水失败。
[0012]所述转罐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壳上的固定块、设于固定块上的多个半球槽、可旋转设于机壳上的第五圆柱、设于第五圆柱上的多个啮合齿槽、设于第五圆柱上的一对活动槽、设于第五圆柱上的多个滑动槽、设于活动槽内的活动块、设于活动块上的半球体、设于活动块上的多个第六圆柱、用于连接活动块和活动槽的第二弹簧、设于活动块上的滑动杆、套设于一对滑动杆外的圆环、设于圆环上的两对限位块、设于圆环上的拉把手;所述半球体和半球槽相嵌,所述第六圆柱可在滑动槽内滑动,所述啮合齿槽和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圆环可在一对滑动杆上滑动,所述滑动杆为倾斜设置,所述圆环和滑动杆想接触的面为斜面设置。
[0013]当更换水罐中的水时,操作员先向外侧拉动拉把手,拉把手带动圆环向外侧移动,
圆环压迫滑动杆向第五圆柱圆心方向收缩,滑动杆带动活动块移动,活动块带动半球体从半球槽内脱位,然后180
°
转动拉把手,拉把手带动圆环转动,圆环带动限位块转动,限位块带动滑动杆转动,滑动杆带动第五圆柱转动,第五圆柱带动水罐转动,转动拉把手180
°
后,松开拉把手,第二弹簧伸展复位带动活动块反向移动,活动块带动半球体再次嵌入半球槽内,当水罐中的水排完后,操作员再次180
°
转动拉手把,水罐复位;通过须先向外拉动拉把手再转动拉把手的两部工作流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维护的机架组件,包括机壳(1)、设于机壳(1)上的水罐(2)、设于水罐(2)上的进水口(3)、设于水罐(2)上的出水机构(4)、设于机壳(1)上排水机构(5)、设于机壳(1)上的转罐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5)包括设于所述机壳(1)上的开管装置(7)、设于机壳(1)上的排水管(8)、设于排水管(8)上的排水盖(9)、可旋转设于排水盖(9)上的主轴(10)、设于主轴(10)上的多个排水叶片(11)、设于主轴(10)上的多个啮合槽(12)、设于排水管(8)上的连接传动装置(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护的机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传动装置(13)包括可旋转设于所述排水盖(9)上的第一转轴(14)、设于第一转轴(14)上的第一齿轮(15)、可旋转设于排水盖(9)上的第二转轴(16)、套设于第一转轴(14)和第二转轴(16)外的第一同步带(17)、可旋转设于机壳(1)上的第三转轴(18)、套设于第二转轴(16)和第三转轴(18)外的第二同步带(19)、设于第三转轴(18)上的第一圆盘(20)、设于第一圆盘(20)上的第一圆柱(21)、设于第一圆盘(20)上的扭簧(22)、设于第一圆盘(20)上的定位槽(23)、设于扭簧(22)上的第二圆盘(24)、设于第二圆盘(24)上的棘齿轮组(25)、设于棘齿轮组(25)上的传动组(26)、穿设于机壳(1)上的定位杆(27)、设于定位杆(27)上的金属块(28)、设于定位杆(27)上的第一限位板(29)、设于定位杆(27)上的第二限位板(30)、用于连接第一限位板(29)和机壳(1)的第一弹簧(31)、设于水罐(2)上的连杆(32)、设于连杆(32)上的第一磁铁(3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维护的机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26)包括设于所述机壳(1)上的第四转轴(34)、设于第一转轴(14)上的第二齿轮(35)、设于机壳(1)上的第五转轴(36)、设于第五转轴(36)上的第三齿轮(37)、设于机壳(1)上的第六转轴(38)、用于连接第五转轴(36)和第六转轴(38)的第三同步带(39)、设于第六转轴(38)上的第一锥齿轮(40)、设于第一锥齿轮(40)一侧的第二锥齿轮(41)、用于连接第二锥齿轮(41)和棘齿轮组(25)的第七转轴(42);所述第三齿轮(37)和第二齿轮(35)相啮合,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辉毛宋燕宋陈栋黄富炎徐银军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上虞区成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