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长混凝土底板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48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长混凝土底板施工结构,属于混凝土底板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若干混凝土板块依次相邻排列,连续式膨胀加强带和后浇式膨胀加强带交替分布在相邻两个混凝土板块之间;连续式膨胀加强带与混凝土板块之间对称设有2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包括第一钢丝网和第一钢筋支架;后浇式膨胀加强带与混凝土板块之间对称设有2组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包括第二钢丝网和第二钢筋支架;第二钢筋支架的上半部朝后浇式膨胀加强带的带外方向弯折,第二钢筋支架的下半部垂直于地面;第二支架的中部水平设有止水带;混凝土板块与后浇式膨胀加强带的接触面设有刚性防水涂料层。上述超长混凝土底板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整体性和防水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长混凝土底板施工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超长混凝土底板施工
,特别是一种超长混凝土底板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混凝土工程建设中,超长混凝土结构随着建筑规模扩大和功能的多样性而成为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通常室内或土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每30

60m设置一条后浇带分段施工或是采用跳仓法进行分仓穿插施工。然而这些施工方法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首先,留设后浇带的施工方法需要待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后42

60天后回填;其次,后浇带和跳仓法均留设有较多的施工缝,而施工缝为结构渗漏水的薄弱部位,增加修补成本和延长工期。因此,超长混凝土结构底板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形成有机整体且抗裂防水性能差,施工工期长不利于工程成本和质量控制。
[0003]现有技术中,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2235091A提供了一种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将超长混凝土分成若干混凝土板块,混凝土板块边界设置施工缝和后浇带,后浇带的一端与结构钢筋绑扎,后浇带的中间开设沟槽,后浇带中部设有止水板,后浇带上还设有专用钢板网。然而上述这种超常混凝土后浇带的结构,由于后浇带两侧的专用钢板网是中部朝两侧突出的结构,这种专用钢板网的底部与混凝土板块的底表面、下半部与止水带之间均形成锐角,混凝土板块浇筑时在这些夹角处容易产生空隙,这种空隙在浇筑后很难有效发现,导致最终的混凝土结合不紧密,影响整体抗裂性能和力学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超长混凝土底板施工结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超长混凝土底板施工结构,包括混凝土板块、连续式膨胀加强带、后浇式膨胀加强带,若干所述混凝土板块依次相邻排列,所述连续式膨胀加强带和后浇式膨胀加强带交替分布在相邻两个所述混凝土板块之间;
[0006]所述连续式膨胀加强带与所述混凝土板块之间对称设有2组第一支架,每组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钢丝网和第一钢筋支架;所述后浇式膨胀加强带与所述混凝土板块之间对称设有2组第二支架,每组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钢丝网和第二钢筋支架;所述第二钢筋支架的上半部朝所述后浇式膨胀加强带的带外方向弯折,所述第二钢筋支架的下半部垂直于地面,所述第二支架的中部水平设有止水带;所述混凝土板块与所述后浇式膨胀加强带的接触面设有刚性防水涂料层,所述止水带位于所述后浇式膨胀加强带的带内部分的表面设有刚性防水涂料层。
[0007]上述超长混凝土底板施工结构,在相邻两块混凝土板块之间设置有连续式膨胀加强带、后浇式膨胀加强带,且连续式膨胀加强带和后浇式膨胀加强带是交替设置的。所述第二钢筋支架的上半部朝所述后浇式膨胀加强带的带外方向弯折,即朝混凝土板块的方向弯
折。在混凝土板块与后浇式膨胀加强带之间涂布有刚性防水涂料层,止水带位于向后浇式膨胀加强带的带内部分表面也设有刚性防水涂料层。第二支架的第二钢筋支架的上半部朝混凝土板块弯折,从超长混凝土底板的长度方向的剖视图来看,使得浇筑后的后浇式膨胀加强带呈现下窄上宽的喇叭形。
[0008]上述超长混凝土底板施工结构的具体施工方法为:
[0009](1)按照超长混凝土底板的长度方向,将其按既定尺寸划分为若干混凝土板块,并在相邻混凝土板块之间按既定尺寸划分预留好连续式膨胀加强带、后浇式膨胀加强带的尺寸空间;
[0010](2)按照既定的在基面上设置安装好第一支架的第一钢丝网、第一钢筋支架、第二钢丝网、第二钢筋支架,第一和第二钢丝网是免拆卸的;
[0011](3)将这些混凝土板块和连续式膨胀加强带同时进行浇筑,按标准要求进行养护;
[0012](4)混凝土板块养护成型结束后,清理预留的后浇式膨胀加强带部位四周的混凝土板块侧面,同时清理止水带露出的部分,保持表面湿润;在清理后的混凝土板块侧面和止水带上涂覆防水涂料,形成防水涂料层(一般选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0013](5)最后在预留的后浇式膨胀加强带部位浇筑相应的混凝土,完成超长混凝土底板的整个施工过程。
[0014]一般后浇带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至少达到42天后再施工,本专利提供的上述这种超长混凝土底板施工结构和相应的施工方式,采用膨胀加强带取代后浇带,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有效缩短施工工期;还减少了相邻混凝土板块的施工缝(即连续式膨胀加强带的浇筑部位)的数量,同时施工缝和外露钢板止水带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等本行业领域市面上常用的防水涂料处理,避免薄弱界面,提高超长混凝土底板的整体性和自防水性能。将后浇式膨胀加强带设置成特殊的形状,确保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能够振捣密实,避免产生空隙。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钢筋支架的上半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5
°‑
60
°

[0016]更优选地,所述第二钢筋支架的上半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即锐角)为45
°

[0017]优选地,相邻2个所述混凝土板块及其中间的所述连续式膨胀加强带的长度大于60m且不超过120m,所述混凝土板块的宽度不超过40m,厚度小于1m。
[0018]优选地,所述连续式膨胀加强带的宽度为2m。此处所指宽度是以超长混凝土底板的长度方向的长度。
[0019]优选地,所述后浇式膨胀加强带的顶面和底面的宽度分别为2m和1m。此处所指宽度是以超长混凝土底板的长度方向的长度。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专利提供的上述这种超长混凝土底板施工结构和相应的施工方式,采用膨胀加强带取代后浇带,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0022]2、减少了相邻混凝土板块的施工缝(即连续式膨胀加强带的浇筑部位)的数量,同时施工缝和外露钢板止水带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等本行业领域市面上常用的防水涂料处理,避免薄弱界面,提高超长混凝土底板的整体性和自防水性能;
[0023]3、将后浇式膨胀加强带设置成特殊的形状,确保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能够振捣密实、避免产生空隙。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超长混凝土底板施工结构沿其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0025]图2为实施例1所述的超长混凝土底板施工结构的俯视图;
[0026]图3为图1的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混凝土板块;2、连续式膨胀加强带;3、后浇式膨胀加强带;4、第一钢丝网;5、第一钢筋支架;6、第二钢丝网;7、第二钢筋支架;8、刚性防水涂料层;9、止水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中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所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长混凝土底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板块、连续式膨胀加强带、后浇式膨胀加强带,若干所述混凝土板块依次相邻排列,所述连续式膨胀加强带和后浇式膨胀加强带交替分布在相邻两个所述混凝土板块之间;所述连续式膨胀加强带与所述混凝土板块之间对称设有2组第一支架,每组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钢丝网和第一钢筋支架;所述后浇式膨胀加强带与所述混凝土板块之间对称设有2组第二支架,每组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钢丝网和第二钢筋支架;所述第二钢筋支架的上半部朝所述后浇式膨胀加强带的带外方向弯折,所述第二钢筋支架的下半部垂直于地面,所述第二支架的中部水平设有止水带;所述混凝土板块与所述后浇式膨胀加强带的接触面设有刚性防水涂料层,所述止水带位于所述后浇式膨胀加强带的带内部分的表面设有刚性防水涂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拼闵强孙奇超徐可王丙垒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三源特种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