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联多运动模式高速精密转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38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串联多运动模式高速精密转台,其结构为:基座的内腔由支座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中转座的下部支撑在支座上,且中转座的中心具有竖向贯穿的轴孔。输出平台位于中转座的上表面上,粘滑驱动装置固定在中转座的上表面上的凹槽中,且粘滑驱动装置与输出平台的下表面连接。连接轴的上端与输出平台的中心连接,连接轴的下端穿过轴孔和支座后与下腔室中的角度传感器连接。驱动装置设置在下腔室中角度传感器的一侧,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穿过支座后与上腔室中的水平设置的齿轮连接,齿轮与中转座啮合。锁止机构用于临时锁止中转座。所述高速精密转台将驱动电机与粘滑驱动模块串联布置,具有高速、高精度的特点,可以更好的适应现实需要。的适应现实需要。的适应现实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串联多运动模式高速精密转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转台
,具体涉及一种串联多运动模式高速精密转台。

技术介绍

[0002]高精密转台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运动装置,在航空航天领域、光学领域、精密仪器、生物科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现有技术很难同时具有高速和高精度的特点,因此,在需要快速、大角度、高精度角度控制时无法满足需要。
[0003]转台作为一种运动执行器件,高速、高精度是该领域技术人员始终追求的目标。但是,现有高速运动的转台运转精度往往较低,而高精度转台运动速度往往较慢,同时实现高速和高精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机械运动经过细分后都不是连续的,而是离散性的,运动速度快的驱动方式精度细分能力往往越弱,运动速度慢的驱动方式细分精度往往越强,这也是高精度和高速性能不能同时具备的一个重要原因。
[0004]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增加传动比或是增加细分来增加传动精度,但是增大传动比或是增加细分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速度,因此,调和速度和精度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联多运动模式高速精密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中转座、输出平台、粘滑驱动装置、连接轴、角度传感器、驱动装置;所述基座的内腔由支座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中转座的下部支撑在支座上,且该中转座与所述上腔室间由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中转座的中心具有竖向贯穿的轴孔;所述输出平台位于中转座上方,所述粘滑驱动装置固定在中转座的上表面上的凹槽中,且所述粘滑驱动装置与输出平台的下表面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上端与输出平台的中心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下端穿过轴孔和支座后与下腔室中的所述角度传感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下腔室中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一侧,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穿过支座后与上腔室中的水平设置的齿轮连接,所述齿轮与中转座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多运动模式高速精密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座的下端口内壁上具有内齿,该内齿和所述齿轮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联多运动模式高速精密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座的下端口中具有定位板,且该定位板位于内齿的上方;所述轴孔位于定位板的中心,该定位板上围绕所述轴孔均匀分布有一圈定位孔;所述中转座的底面具有齿圈,所述齿圈的内齿位于其内侧壁上,所述内齿和齿轮啮合;优选地,所述中转座的底面上具有定位孔,且该定位孔位于所述齿圈的内侧;所述轴孔位于中转座的中心,且所述中转座的底面上围绕轴孔均匀分布有一圈所述定位孔。4.根据权利要求2或3项所述的串联多运动模式高速精密转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为固定在所述下腔室中的电磁锁,其电磁铁推杆穿过支座后延伸至所述定位孔的下方;所述电磁铁推杆上套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鹏姜文渊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阿米精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