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冲洗型膜反应器的循环井管地下污水修复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831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反冲洗型膜反应器的循环井管地下污水修复装置及方法,属于地下水修复技术领域,该修复装置包括循环井管,循环井管内设置有下部花孔,循环井管内设置有膜组件,膜组件下端设置有反冲洗进水槽,膜组件下端设置有水泵吊绳,水泵吊绳上设置有水泵,膜组件上方设置有上部花孔,膜组件上设置有反冲洗出水管,反冲洗进水管设置在反冲洗水泵输出端上,反冲洗进水管远离反冲洗水泵一端与反冲洗水箱连通,膜组件上方设置有污水进水管,污水进水管设置在污水泵输出端上,污水泵出水口处设置有污水出水管,污水出水管与污水池连通,循环井管一侧设置有加药管,加药管远离膜组件一端与药箱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地下污水修复的功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冲洗型膜反应器的循环井管地下污水修复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水修复
,具体为一种反冲洗型膜反应器的循环井管地下污水修复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水,人类常用的水源之一,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下水污染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废水排放、工业废渣、农业灌溉、填埋场泄漏、石化原料的运输管线和储罐的破损等都有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这些水源无论是用来饮用或者使用,都将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工作的开展对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0003]地下水的修复在现阶段已经拥有了比较成熟的工艺手段,其中我们熟知的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技术包括抽提技术、气提技术、空气吹脱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渗透反应墙技术、原位化学修复等,都已经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在使用过程中,人们也渐渐地发现了这些技术的一些缺陷,在对地下水进行修复时,经常会需要大量的水源,同时需要的时间成本也是非常之大,且一些手段的应用非常针对化,对较为复杂的地下水污染情况不太适合,同时在修复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由于防护措施未完善,造成地下水二次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反冲洗型膜反应器的循环井管地下污水修复装置及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该修复装置包括循环井管,循环井管内设置有下部花孔,循环井管内设置有膜组件,膜组件上下端设置有反冲洗进水槽,膜组件下端设置有水泵吊绳,水泵吊绳上远离膜组件一端设置有水泵,水泵输入端上设置有防沙罩,膜组件上方设置有上部花孔,膜组件上设置有反冲洗出水管,反冲洗出水管远离膜组件一端与反冲洗进水管连通,反冲洗进水管设置在反冲洗水泵输出端上,反冲洗进水管远离反冲洗水泵一端与反冲洗水箱连通,膜组件上方设置有污水进水管,污水进水管设置在污水泵输出端上,污水泵出水口处设置有污水出水管,污水出水管与污水池连通,循环井管一侧设置有加药管,加药管远离膜组件一端与药箱连通,在对地下水进行清洗时,首先根据场地前期水文地质调查和污染物调查的结果,确定地下水的流向以及污染物的污染情况,同时还需要确定循环井的位置,根据井深确定循环井管的长度,在循环井管设置上部花孔和下部花孔,根据污染条件设置花孔长度,随后安装水泵、反冲洗进水槽、反冲洗出水管的井中部分、加药管的井中部分和膜组件,安装吊架、隔水装置和污水进水管的井中部分,通过接头将各管线与地面泵连接,地面各管线安装到位,需要定期对水泵、加药泵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水泵和加药泵一般应按一用一备配置,膜组件的反冲洗频率根据污染物浓度和膜的类型不同做适当调整。
[0007]反冲洗出水管上设置有接头,接头两端分别与反冲洗出水管两端连通,接头的位
置与循环井管的顶端平齐,利用该接头可以进行更换反冲洗出水管,从而更改反冲洗出水管的延伸长度,同时接头的设定也会使得反冲洗出水管更加方便维修。
[0008]上部花孔设置在隔水组件上,隔水组件设置在循环井管上,隔水组件通过安装吊绳与吊架连接,隔水组件套接在循环井管上,可隔绝上端地下水以及尘土等问题对冲洗水井的干扰,同时为了方便安装,可通过安装吊绳与吊架进行连接,可保证隔水组件的安全性。
[0009]反冲洗进水槽上部为可透水筛网,反冲洗进水槽下端设置有隔水挡板,膜组件与循环井管内壁滑动连接,可透水筛网设置在膜组件底端,与的水泵出水管相连的位置做好封堵,不可以透水。
[0010]循环井管顶端两侧设置有吊架,吊架上设置有安装滑轮,安装滑轮上与吊架旋转连接,通过吊架可以控制隔水组件的位置,同时吊架也为循环井管提供了支撑作用,而安装滑轮也为安装吊绳提供了安装位,同时通过安装滑轮的作用,也使得安装吊绳更加容易被回收。
[0011]加药管上设置有加药接头,加药接头与药箱之间设置有加药泵,加药泵输出端嵌入加药管内,加药管远离药箱一端与膜组件连通,通过加药泵的设置,可以更好的调控上药的速率以及上药量,同时加药接头可以方便加药管的维修,同时还具有防堵后紧急处理功能。
[0012]循环井管内径为30

50cm,污水进水管位于膜组件上方约10cm处,上部花孔长度为 40

50cm,下部花孔长度为50

60cm,具体尺寸以及规模设置,循环井管可以使用与大量的地下水井以及一些特殊场所的冲洗工作,同时上部花孔与下部花孔之间的尺寸调控,可以避免外界环境对循环井管内部的影响。
[0013]反冲洗型膜反应器的循环井管地下污水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1).反冲洗开始前,关闭水泵,停止向膜组件中进水;地下水将会停止向上供应,稳定地下水源。
[0015](2).利用吊架将隔水组件放置向下放置到上部花孔位置处,直至不再向地下环境中排水的状态;可以阻止污染的地下水源进入到水位线上,从而对地下干净水源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0016](3).打开加药泵,使清洗药剂由膜组件上部缓慢浸润膜组件,等待药剂完全浸没膜组件后,关闭加药泵,继续浸没反应20min;根据地下水的污染情况,自行添加药剂,使得该设备针对的污染地下水更加广泛,避免单一的修复手段无法彻底修复地下水的问题。
[0017](4).打开反冲洗水泵,水流从反冲洗进水槽进入膜组件中,将反应的药剂向上顶起,也将膜组件中的杂质顶起,随着水位逐渐上升,冲洗出的污水淹没污水进水管,持续通入清水;
[0018](5).打开污水泵,将冲洗污水抽提至污水池,保持上述操作,直至井中水清为止;
[0019](6).水清后,关闭反冲洗水泵和污水泵,将隔水组件恢复至反应状态,开启水泵,此时的地下水已经修复完成,所泵出来的水可以直接使用了。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反冲洗的加工方式,对地下水进行冲洗,可以充分的节省冲水资源,避免了传统工艺中大规模的抽取地下水从而造成地下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0021]2.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套接式的隔水组件,可以避免在进行冲洗过程中,其他水层中传来的污水以及污染物滑落再次污染已经冲洗完成的地下水,同时,套接式的方式也使得本设备更加灵活,避免一体式的设备无法确定水源位置的问题。
[0022]3.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膜组件的使用,可以灵活加入多种药剂,同时膜组件的使用,也可以使得地下水得到充分的缓冲空间,可以使得污染的地下水更加顺畅的进入到污水池内,膜组件的可替换性使得该方法可以用于多种环境中,可以针对不同污染场地中的不同污染物做适当调整,更换膜组件后继续使用。
[0023]4.该方法处理单元集成化,在某一污染场地使用后,只需将各个组件进行拆分,就可以在下一污染场地继续使用,使得制造成本和修复成本都大大减少。
附图说明
[002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反冲洗型膜反应器的循环井管地下污水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修复装置包括循环井管(1),所述循环井管(1)内设置有下部花孔(2),循环井管(1)内设置有膜组件(3),所述膜组件(3)上下端设置有反冲洗进水槽(4),膜组件(3)下端设置有水泵吊绳(5),所述水泵吊绳(5)上远离膜组件(3)一端设置有水泵(6),所述水泵(6)输入端上设置有防沙罩(7),所述膜组件(3)上方设置有上部花孔(8),所述膜组件(3)上设置有反冲洗出水管(9),所述反冲洗出水管(9)远离膜组件(3)一端与反冲洗进水管(10)连通,所述反冲洗进水管(10)设置在反冲洗水泵(11)输出端上,所述反冲洗进水管(10)远离反冲洗水泵(11)一端与反冲洗水箱(12)连通,所述膜组件(3)上方设置有污水进水管(13),所述污水进水管(13)设置在污水泵(14)输出端上,所述污水泵(14)出水口处设置有污水出水管(15),所述污水出水管(15)与污水池(16)连通,所述循环井管(1)一侧设置有加药管(17),所述加药管(17)远离膜组件(3)一端与药箱(18)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冲洗型膜反应器的循环井管地下污水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出水管(9)上设置有接头(19),所述接头(19)两端分别与反冲洗出水管(9)两端连通,所述接头(19)的位置与循环井管(1)的顶端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冲洗型膜反应器的循环井管地下污水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花孔(8)设置在隔水组件(20)上,所述隔水组件(20)设置在循环井管(1)上,所述隔水组件(20)通过安装吊绳(21)与吊架(2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冲洗型膜反应器的循环井管地下污水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进水槽(4)上部为可透水筛网(27),反冲洗进水槽(4)下端设置有隔水挡板(22),所述膜组件(3)与循环井管(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可透水筛网(27)设置在膜组件(3)底端。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威宋慧敏陈文倩袁浩巍屈智慧邢鑫焦立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乾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