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苹果公司专利>正文

具有用于耳塞体的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294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14
本申请涉及具有用于耳塞体的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内部支持部件的耳机耳塞以及用于制造该耳机耳塞的方法。不同支撑部件可以在外耳塞体的外表面的特定部分处提供特定量和类型的额外刚度,可以预计该特定部分在将耳塞子组件定位于耳道内时与耳道几何形状的特定部分交接,使得耳塞子组件可适形于耳道的各种形状,同时保持声学密封。至少一个支撑部件可以在内耳塞体限定内耳塞空间(在耳塞子组件被定位于耳道内时,内耳塞空间可以向鼓膜传输声音)的特定部分处提供特定量和类型的刚度,使得耳塞子组件可以确保有效的声音路径,同时还至少部分地适形于各种耳道几何形状。耳道几何形状。耳道几何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用于耳塞体的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8月31日、申请号为202010031194.7、专利技术名称为“具有用于耳塞体的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申请号为202010031194.7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6年8月31日、国家申请号为201680050032.X、专利技术名称为“具有用于耳塞体的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3]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4]本申请要求2015年9月30日提交的先前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234,864,2016年8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15/253,794,以及2016年8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15/253,802的权益。这些较早申请的每个都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


[0005]本公开涉及具有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以及用于制造该耳机耳塞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6]无论是在旅行时收听来自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的声音还是在家时收听来自剧院系统的声音,消费者通常都使用耳机而不是开放式扬声器来这样做。一些耳机包括至少一个具有驱动器,用于发射声波的听筒和通信地耦接到驱动器并可插入用户耳道中的耳塞,该耳塞用于将声波从驱动器,通过用户耳道向用户的鼓膜引导。在用户佩戴此类耳机时,耳塞可以变形,以便在用户耳道内部配合。然而,此类耳塞通常不能获得或保持与特定用户耳道的独特形状基本匹配的,以便形成有效声学密封的变形形状。因此,需要用于听筒的另选的耳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文档描述了具有内部支持部件的耳机耳塞以及用于制造该耳机耳塞的方法。
[0008]作为一个实施例,一种操作以至少部分地定位于耳道内的耳塞可以包括内耳塞体,该内耳塞体包括:内耳塞前端,该内耳塞前端具有通过内耳塞前端的内耳塞前开口;内耳塞后端,该内耳塞后端具有通过内耳塞后端的内耳塞后开口;内耳塞内表面,该内耳塞内表面在内耳塞前开口和内耳塞后开口之间延伸,用于限定内耳塞空间;以及内耳塞外表面,该内耳塞外表面绕内耳塞内表面在内耳塞前端和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该耳塞还可以包括操作以在耳塞至少部分地定位于耳道内时变形的外耳塞体。外耳塞体可以包括:外耳塞前端,该外耳塞前端具有通过外耳塞前端的外耳塞前开口,其中外耳塞前端耦接到内耳塞前端,用于至少部分地对准内耳塞前开口和外耳塞前开口;外耳塞后端,该外耳塞后端具有通过外耳塞后端的外耳塞后开口;外耳塞内表面,该外耳塞内表面在外耳塞前开口和外耳塞后开口之间延伸,用于限定外耳塞空间;以及外耳塞外表面,该外耳塞外表面绕外耳塞内表面在外耳塞前端和外耳塞后端之间延伸。该耳塞还可以包括内部支撑子系统,该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在第一支撑体端部和第二支撑体端部之间延伸的支撑体。第一支撑体端部耦接
到内耳塞外表面和外耳塞内表面中的一者。内部支撑子系统还包括从第二支撑体端部延伸的翼。翼的翼表面部分与内耳塞外表面和外耳塞内表面中的另一者的接口表面部分交接。翼表面部分的轮廓匹配接口表面部分的轮廓。
[0009]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一种用于与发声部件一起使用的耳塞可以包括外耳塞体,该外耳塞体限定外耳塞空间并操作以至少部分地定位于耳道内;内耳塞体,该内耳塞体耦接到外耳塞体并至少部分地在外耳塞空间内限定内耳塞空间,用于传递来自发声部件的声音;以及内部支撑子系统,该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在耦接到内耳塞体的第一支撑体端部和与外耳塞体的接口部分交接的第二支撑体端部之间延伸的支撑体,外耳塞体的接口部分相对于内耳塞空间的纵轴限定螺旋。
[0010]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一种用于与发声部件一起使用的耳塞可以包括:外耳塞体,该外耳塞体限定外耳塞空间并操作以至少部分地定位于耳道内,以及内部支撑子系统,该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耦接到外耳塞体的支撑体。支撑体和外耳塞体的一部分一起在外耳塞空间内限定流体壳体空间。支撑体的一部分在外耳塞空间内限定内耳塞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内耳塞空间操作以执行如下至少一项操作:至少部分地保持发声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提供用于传递来自发声部件的声音的路径的至少一部分。
[0011]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操作以至少部分地定位于耳道内的听筒可以包括耳塞子组件,该耳塞子组件包括:内耳塞体;操作以在听筒至少部分定位于耳道内时变形的外耳塞体;以及内部支撑子系统。内耳塞体可以包括:内耳塞前端,该内耳塞前端具有通过内耳塞前端的内耳塞前开口;内耳塞后端,该内耳塞后端具有通过内耳塞后端的内耳塞后开口;内耳塞内表面,该内耳塞内表面在内耳塞前开口和内耳塞后开口之间延伸,用于限定内耳塞空间;以及内耳塞外表面,该内耳塞外表面绕内耳塞内表面在内耳塞前端和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外耳塞体可以包括:外耳塞前端,该外耳塞前端具有通过外耳塞前端的外耳塞前开口,其中外耳塞前端耦接到内耳塞前端,用于至少部分地对准内耳塞前开口和外耳塞前开口;外耳塞后端,该外耳塞后端具有通过外耳塞后端的外耳塞后开口;外耳塞内表面,该外耳塞内表面在外耳塞前开口和外耳塞后开口之间延伸,用于限定外耳塞空间;以及外耳塞外表面,该外耳塞外表面绕外耳塞内表面在外耳塞前端和外耳塞后端之间延伸。内部支撑子系统可以包括内部支撑部件,其中内部支撑部件接触内耳塞体的至少一部分,其中内部支撑部件至少部分地绕内耳塞空间并沿内耳塞空间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延伸,并且其中内部支撑部件操作以确保在听筒至少部分地定位于耳道内时沿内耳塞空间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存在内耳塞空间的截面区域。
[0012]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操作以至少部分定位于耳道内的听筒可以包括换能器子组件;耳塞子组件,该耳塞子组件包括限定外耳塞空间并操作以至少部分定位于耳道内的外耳塞体,以及耦接到外耳塞体并至少部分在外耳塞空间内限定内耳塞空间的内耳塞体;以及内部支撑子系统,该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内部支撑部件,其中内部支撑部件至少部分地将换能器子组件耦接到耳塞子组件,使得换能器子组件操作以向内耳塞空间中发出声音,并且其中内部支撑部件操作以确保在听筒至少部分定位于耳道内时沿内耳塞空间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存在内耳塞空间的截面区域。
[0013]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操作以至少部分地定位于耳道内的听筒可以包括换能器子组件;耳塞子组件,该耳塞子组件包括限定外耳塞空间并操作以至少部分地定位于耳道
内的外耳塞体,以及耦接到外耳塞体并至少部分地在外耳塞空间内限定内耳塞空间的内耳塞体;以及内部支撑子系统,该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内部支撑部件,其中内部支撑部件至少部分地将换能器子组件耦接到耳塞子组件,使得换能器子组件操作以向内耳塞空间中发出声音,并且其中内部支撑部件的一部分在内耳塞体内至少部分地绕内耳塞空间延伸。
[0014]提供本
技术实现思路
仅为概述一些示例实施方案以便提供对本文档中所述主题的一些方面的基本了解。因此,应当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中所述的特征部仅为示例,而不应理解为以任何方式缩小本文所述主题的范围或实质。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一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部可与在一个或多个其他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所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塞,包括:内耳塞体,所述内耳塞体限定内耳塞空间并且具有内耳塞前端和与所述内耳塞前端相对的内耳塞后端,所述内耳塞体包括:内耳塞外表面和内耳塞内表面,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所述内耳塞内表面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相对并且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外耳塞体,所述外耳塞体在接口处从所述内耳塞前端延伸并且操作以至少部分地定位在耳道内;以及内部支撑子系统,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在所述内耳塞体内在所述内耳塞内表面和所述内耳塞外表面之间的卷簧,所述卷簧围绕所述内耳塞空间延伸,从而围绕所述内耳塞空间的相应部分为所述内耳塞体提供截面刚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被构造为螺旋的内部支撑部件,所述螺旋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内部支撑部件被定位在所述内耳塞外表面上或在所述内耳塞内表面上、或在所述内耳塞体内。4.一种耳塞,包括:内耳塞体,所述内耳塞体限定内耳塞空间并且具有内耳塞前端和与所述内耳塞前端相对的内耳塞后端,所述内耳塞体包括:内耳塞外表面和内耳塞内表面,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所述内耳塞内表面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相对并且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外耳塞体,所述外耳塞体在接口处从所述内耳塞前端延伸并且操作以至少部分地定位在耳道内;以及内部支撑子系统,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内部支撑部件,所述一个或多个内部支撑部件被定位成至少部分地与所述内耳塞体接触并围绕所述内耳塞体的周长,以用于围绕所述内耳塞空间的相应部分向所述内耳塞体提供截面刚性;其中,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内部支撑部件;以及其中,所述多个内部支撑部件在竖直维度上彼此等距地间隔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多个内部支撑部件包括第一内部支撑部件、第二内部支撑部件、第三内部支撑部件和第四内部支撑部件,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内部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二内部支撑部件之间的第一间距不同于所述第三内部支撑部件与所述第四内部支撑部件之间的间距。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多个内部支撑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内部支撑部件被定位在所述内耳塞外表面上或在所述内耳塞内表面上、或在所述内耳塞体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多个内部支撑部件包括第一内部支撑部件和第二内部支撑部件,所述第一内部支撑部件被定位在与所述第二内部支撑部件不同的表面上。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多个内部支撑部件包括第一内部支撑部件和第二内部支撑部件,所述第一内部支撑部件被构造为环,并且所述第二内部支撑部件被构造为弹簧。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塞,其中,每个内部支撑部件被成形为环并且沿着平面定
位。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位于第一平面内的第一内部支撑部件和位于第二平面内的第二内部支撑部件。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耳塞,其中,当所述耳塞处于未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彼此平行,但当所述耳塞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彼此相交。12.一种用于耳塞的设备,包括:包括外壳开口的外壳子组件;发声部件,所述发声部件被容纳在所述外壳子组件内并且被配置成通过所述外壳开口发出声音;以及耳塞,所述耳塞耦接到所述外壳子组件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发声部件的声音,所述耳塞包括:内耳塞体,所述内耳塞体限定内耳塞空间并且具有内耳塞前端和与所述内耳塞前端相对的内耳塞后端,所述内耳塞体包括:内耳塞外表面和内耳塞内表面,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所述内耳塞内表面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相对并且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外耳塞体,所述外耳塞体在接口处从所述内耳塞前端延伸并且操作以至少部分地定位在耳道内;以及内部支撑子系统,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在所述内耳塞体内在所述内耳塞内表面和所述内耳塞外表面之间的卷簧,所述卷簧围绕所述内耳塞空间延伸,从而围绕所述内耳塞空间的相应部分为所述内耳塞体提供截面刚性。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被构造为螺旋的内部支撑部件,所述螺旋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内部支撑部件被定位在所述内耳塞外表面上或在所述内耳塞内表面上、或在所述内耳塞体内。15.一种耳塞,包括:内耳塞体,所述内耳塞体限定内耳塞空间并且具有内耳塞前端,所述内耳塞体包括内耳塞外表面和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相对的内耳塞内表面;外耳塞体,所述外耳塞体在所述内耳塞前端处耦接到所述内耳塞体,所述外耳塞体包括在外耳塞前端和与所述外耳塞前端相对的外耳塞后端之间延伸的外耳塞内表面;以及内部支撑子系统,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形成至少一个流体壳体空间的至少一个支撑体,流体能够填充在所述至少一个流体壳体空间内,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体定位在所述内耳塞体与所述外耳塞体之间并且附接到所述内耳塞体和所述外耳塞体中的至少一者;其中,所述流体壳体空间的形状操作以在所述外耳塞体变形时变形。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耳塞,其中,壳体由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外耳塞体的至少一部分或所述内耳塞体的至少一部分形成。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外耳塞内表面并且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分离。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并且与所
述外耳塞内表面分离。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的整个周长。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两者。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外耳塞内表面的两个分开的区域和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的一个区域。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支撑体形成围绕所述内耳塞体的周长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壳体。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支撑体包括阀门,所述阀门操作以选择性地使流体能够进入壳体或从所述壳体排出。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形成多个壳体的多个支撑体,所述多个壳体围绕所述内耳塞体的周长彼此间隔开。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耳塞,还包括耦接到所述支撑体的翼,以用于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或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一者接触。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耳塞,还包括耦接在相邻的支撑体之间的翼,用于控制所述相邻的支撑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
申请(专利权)人:苹果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