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透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5825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渗透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重量份计,所述渗透底漆包括25~35份环氧丙烯酸酯、5~15份聚酯丙烯酸酯、38~61份多官能基反应单体、6~8份醇酸树脂预聚物和4~6份光引发剂;所述醇酸树脂预聚物的原料包括醇酸树脂和异氰酸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述渗透底漆通过特定含量的醇酸树脂预聚物与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和多官能基反应单体复配,使得涂层固化后具有优异的渗透性,附着力好且防透水性能优异,为后面的涂层提供更好的封闭性,防止板材里水分在高温暴晒下蒸发出来导致涂层和装饰面板之间出现脱落,涂层出现鼓泡的现象。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渗透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涂料
,具体涉及一种渗透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环保型涂料包括高固体分及无溶剂涂料、水性涂料、粉末涂料和光固化涂料取得快速发展。光固化技术具有快速固化、生产效率高、室温操作、低能耗、低VOC、环保、优质、经济、适用于多种基材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0003]UV渗透底漆在保温一体板上的装饰面板上作为第一道涂层,最近几年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目前市面上经常出现保温一体板上的装饰面板上涂层脱落,因为保温一体板长期暴露在室外容易导致涂层渗水进去,如果漆膜渗透性和附着力不佳就很容易导致漆膜和硅酸钙板之间出现脱落现象。
[0004]CN114605874A公开一种加固型耐碱渗透底漆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加固型耐碱渗透底漆的原料包括:苯丙乳液、羟乙基纤维素、吡喃并喹啉类衍生物、氮丙啶交联剂、乙烯

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云母粉、pH调节剂、丙二醇、聚乙烯醇、纳米二氧化硅和水。所述加固型耐碱渗透底漆能有效渗透到基材,底漆中的吡喃并喹啉类分子可与基材中的盐碱类物质形成键合作用,有效阻止盐碱类物质析出,对腻子层的膨胀性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涂层的稳定性和附着力。但是所述渗透底漆的透水性、耐酸耐水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0005]CN107446441A公开了一种实用家具专用渗透底漆,所述渗透底漆包括无水乙醇、聚乙烯醇缩丁醛、基材润湿剂、丙烯酸树脂、甲苯、碳酸钙、丙酮和有机锡催干剂;所述实木家具专用渗透底漆,经涂刷于实木橡木基材并固化后,于冷热循环机中经历80℃中4小时、

20℃中4小时为一次的冷热循环40次后,无脱层、发霉等任何漆病;但是所述渗透底漆的附着力、透水性、耐酸耐碱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0006]因此,开发一种附着力好、渗透性能优异、防透水、耐酸耐碱以及耐水性能好,储存稳定的渗透底漆,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渗透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渗透底漆通过特定含量的醇酸树脂预聚物与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和多官能基反应单体复配,使得涂层固化后具有优异的渗透性,附着力好且防透水性能优异,为后面的涂层提供更好的封闭性,防止板材里水分在高温暴晒下蒸发出来导致涂层和装饰面板之间出现脱落,涂层出现鼓泡的现象。
[0008]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渗透底漆,以重量份计,所述渗透底漆包括25~35份环氧丙烯酸酯、5~15份聚酯丙烯酸酯、38~61份多官能基反应单体、6~8份醇酸树脂预聚物和4~6份光引发剂;所述醇酸树脂预聚物的原料包括醇酸树脂和异氰酸酯。
[0010]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醇酸树脂和异氰酸酯的预聚物与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
酯以及多官能基反应单体复配,实现双重固化,弥补UV光固化后漆膜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有利于提高涂层的渗透性能、防透水性能和附着力,此外,还使得涂层具有较好的耐水性,耐酸碱性,硬度高;避免长期暴露在室外引起的漆膜与硅酸钙板之间出现脱落的现象。
[0011]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渗透底漆包括25~35份环氧丙烯酸酯,例如可以为26份、27份、28份、29份、30份、31份、32份、33份、34份等。
[0012]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渗透底漆包括5~15份聚酯丙烯酸酯,例如可以为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等。
[001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环氧丙烯酸酯与聚酯丙烯酸酯以特定的含量复配,使得所述涂层的渗透性以及附着力更优。
[0014]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渗透底漆包括38~61份多官能基反应单体,例如可以为39份、40份、42份、44份、46份、48份、50份、52份、54份、56份、58份、60份等。
[001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多官能基反应单体为含有反应性基团的烯类单体。
[0016]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渗透底漆包括6~8份醇酸树脂预聚物,例如可以为6.2份、6.4份、6.6份、6.8份、7份、7.2份、7.4份、7.5份、7.6份、7.8份等。
[001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醇酸树脂预聚物用量小于6份,涂层的防透水性能、耐水性或附着力降低;大于8份,成本高,且涂层综合性能差。
[0018]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渗透底漆包括4~6份光引发剂,例如可以为4.2份、4.4份、4.6份、4.8份、5份、5.2份、5.4份、5.6份、5.8份等。
[0019]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醇酸树脂预聚物的原料包括40~50份醇酸树脂(例如可以为41份、42份、43份、44份、45份、46份、47份、48份、49份等)和7~9份异氰酸酯(例如可以为7.2份、7.4份、7.6份、7.8份、8份、8.2份、8.4份、8.6份、8.8份等)。
[002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醇酸树脂和异氰酸酯在特定的含量内,涂层的综合性能更优;醇酸树脂与异氰酸酯不在特定的配比下,涂层的附着力、防透水性能以及渗透性差。
[0021]优选地,所述醇酸树脂包括椰子短油醇酸树脂。
[0022]优选地,所述异氰酸酯包括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或甲苯二异氰酸酯。
[0023]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醇酸树脂预聚物的原料还包括25~35份渗透剂,例如可以为26份、27份、28份、29份、30份、31份、32份、33份、34份等。
[0024]优选地,所述渗透剂包括异构醇聚醚磷酸酯。
[0025]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醇酸树脂预聚物的原料还包括2~4份润湿剂,例如可以为2.2份、2.4份、2.6份、2.8份、3份、3.2份、3.4份、3.6份、3.8份等。
[0026]优选地,所述醇酸树脂预聚物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制备,所述方法包括:
[0027]醇酸树脂与异氰酸酯混合,得到所述醇酸树脂预聚物。
[0028]优选地,所述混合在溶剂中进行。
[0029]优选地,所述溶剂包括乙酸乙酯。
[0030]优选地,所述混合的物料还包括渗透剂和/或润湿剂。
[0031]优选地,所述混合的转速为500~1500rpm,例如可以为600rpm、700rpm、800rpm、900rpm、1000rpm、1200rpm、1400rpm等。
[0032]优选地,所述混合的时间为5~15min,例如可以为6min、8min、10min、12min、14min等。
[0033]优选地,所述醇酸树脂与异氰酸酯混合包括先将醇酸树脂和润湿剂在转速1000~1500rpm条件下分散4~6min后,调低转速至500~600rpm,加入渗透剂继续分散2~4min,再依次加入异氰酸酯和溶剂,在转速800~1000rpm条件下分散4~5min,得到所述醇酸树脂预聚物。
[0034]优选地,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渗透底漆,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渗透底漆包括25~35份环氧丙烯酸酯、5~15份聚酯丙烯酸酯、38~61份多官能基反应单体、6~8份醇酸树脂预聚物和4~6份光引发剂;所述醇酸树脂预聚物的原料包括醇酸树脂和异氰酸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透底漆,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醇酸树脂预聚物的原料包括40~50份醇酸树脂和7~9份异氰酸酯;优选地,所述醇酸树脂包括椰子短油醇酸树脂;优选地,所述异氰酸酯包括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或甲苯二异氰酸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渗透底漆,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醇酸树脂预聚物的原料还包括25~35份渗透剂;优选地,所述渗透剂包括异构醇聚醚磷酸酯;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醇酸树脂预聚物的原料还包括2~4份润湿剂;优选地,所述醇酸树脂预聚物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制备,所述方法包括:醇酸树脂与异氰酸酯混合,得到所述醇酸树脂预聚物;优选地,所述混合在溶剂中进行;优选地,所述混合的物料还包括渗透剂和/或润湿剂;优选地,所述混合的转速为500~1500rpm;优选地,所述混合的时间为5~15min。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渗透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基反应单体包括三丙二醇二丙烯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多官能基反应单体包括20~30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酯、15~2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3~6份己二醇二丙烯酸酯。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渗透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包括2

羟基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龙飞李金钟
申请(专利权)人:亚士创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