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肾可清除的时间分辨荧光稀土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肾清除性稀土配合物探针的制备及其在活体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药物引起的脏器损伤是当前临床疾病治疗和药物使用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急性肾损伤(AKI)和药物性肝损伤(DILI)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AKI和DILI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血清学指标,如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的测量用于诊断AKI,谷丙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水平用于诊断DILI。然而这种血清学方法通常不灵敏,无法实现脏器损伤的早期准确诊断和疾病发展监控。由于肾小球滤过率(GFR)可直接反应出肾小球受损的情况及整体肾功能的受损程度,近年来发展了菊粉和
99m
Tc
‑
DTPA等标记物用于评估GFR和肾损伤诊断。然而,该方法具有评估过程相对繁琐、敏感性低、费用贵、且具有放射性等缺点。尽管当前有些研究利用活体荧光成像实现了小鼠肝损伤的早期诊断,活体光学成像仍然面临穿透深度有限、干扰大等问题。因此,开发活体脏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肾可清除的时间分辨荧光稀土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肾可清除的时间分辨荧光稀土探针包括具有长寿命荧光寿命特性的稀土离子与配位体形成的稀土配合物探针;所述稀土配合物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配位体加入去离子水中加热搅拌;S2、将稀土盐化合物于去离子水中溶解,按一定比例将稀土盐水溶液缓慢加入步骤S1所得的悬浊液中,继续加热搅拌至混合液澄清透明,用NaOH溶液调pH,得到所述稀土配合物探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可清除的时间分辨荧光稀土探针,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配位体为二乙基三胺五乙酸、1,4,7,10
‑
四氮杂环十二烷
‑
1,4,7,10
‑
四乙酸、1,4,7
‑
三氮杂环环壬烷
‑
N, N', N''
‑
三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可清除的时间分辨荧光稀土探针,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加热温度为50℃,保温20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可清除的时间分辨荧光稀土探针,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稀土盐化合物为具有长寿命荧光寿命特性的稀土离子Eu
3+
、Tb
3+
、Sm
3+
和Dy
3+
中的一种或多种的醋酸盐、盐酸盐、硫酸盐或硝酸盐;所用配位体与稀土离子的摩尔比为1:(1~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可清除的时间分辨荧光稀土探针,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加热温度为50℃;所用NaOH溶液浓度为0.4 M,所调pH范围为6.8~7.2,以使产物稳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可清除的时间分辨荧光稀土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肾可清除的时间分辨荧光稀土探针还包括以所述稀土配合物探针为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荣,李美,杨凯栋,李诗华,杨黄浩,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