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嵌式光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外嵌式光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传统化石燃料的的普遍使用,温室气体排放量显著增加,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需要对二氧化碳进行捕获和利用。微藻被称为微细胞工厂,其具有非凡的二氧化碳固定能力,比其他陆生物快10
‑
50倍,生产1克干微藻生物质消耗1.83克CO2。微藻生物质可用于提取高蛋白、脂质和碳水化合物,并提供了良好的营养成分(例如,色素、维生素、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无数其他营养成分)。微藻还可用于处理废水,特别是污水废水、猪场废水、制药废水和乳制品废水。因此,可利用微藻培养来捕获大型碳排放领域(如发电厂)排放的CO2并将废物转化为有用的商品。
[0003]近年来,养殖微藻使用最广泛的工业级结构为如圆形和跑道式养殖池池,其占全球微藻年供应量的90%。但是,开放式系统具有传质差、水分蒸发率高、维持健康作物条件的挑战高、易受污染、需要大面积建筑、高电力和高劳动力成本的不足,而封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嵌式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嵌式光生物反应器被划分成上升管和下降管,具体包括中心柱、内嵌曲体(4)、外部弯管和曝气孔;所述中心柱包括中心柱体(6)和与中心柱体(6)底部封闭连接的中心柱底板(7),中心柱体(6)外部连接有外部弯管,中心柱体(6)内部嵌有多个内嵌曲体(4);所述外部弯管包括多个外部弯管a(3)和外部弯管b(5),多个外部弯管a(3)纵向布置在中心柱体两侧,且在中心柱体(6)两侧交错排列;所述每个外部弯管a(3)上端与内嵌曲体(4)连通,下端与中心柱体(6)连通;所述外部弯管b(5)设在中心柱体(6)顶端,两端均与中间柱体(6)连通;所述曝气孔包括曝气孔a(1)和曝气孔a(2),分别设在中心柱体(6)底部两侧的外部弯管a(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嵌式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体(6)的高度、中心柱体(6)的直径和外部弯管的内径比为7~10:1:0.2~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嵌式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嵌式光生物反应器设有多个外部弯管a(3)和与外部弯管a(3)相同数量的内嵌曲体(4),其数量为7~10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嵌式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弯管a(3)的下端与中心柱体(6)连通的位置为:在下一个内嵌曲体(4)的下方外侧的中心柱体(6)上,且外部弯管a(3)的下端不与下一个内嵌曲体(4)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菲菲,霍书豪,阿里,邵聪,胡新娟,贺朝文,崔溢,邹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