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用房屋单面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7949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6
装配式建筑用房屋单面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单面叠合板包括底板,底板包括混凝土板体和设置于混凝土板体上表面的上翻台,上翻台包括多个横向上翻台和多个竖向上翻台;多个横向上翻台均沿混凝土板体宽度方向设置,多个竖向上翻台均沿混凝土板体长度方向设置;混凝土板体内浇筑有应力筋和分布筋,应力筋的顶端与上翻台的上表面平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单面叠合板运输方便、在运输的过程中不易出现损坏的情形;同时本申请所述的单面叠合板上设置的上翻台将后续的二次浇筑面围在其中,加强了两者之间的连接,更不易开裂。更不易开裂。更不易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用房屋单面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用叠合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房屋单面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0003]现有的叠合板具有以下优点:(1)叠合楼板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有利于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0004](2)在高层建筑中叠合板和剪力墙或框架梁间的连接牢固,构造简单,远远优于常用的空心板。
[0005](3)随着民用建筑的发展,对建筑设计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叠合板的平面尺寸灵活,便于在板上开洞,能适应建筑开间、进深多变和开洞等要求,建筑功能好。
[0006](4)可将楼板跨度加大到720~900厘米,为多层建筑扩大柱网创造了条件。
[0007](5)采用大柱网,可减少岩簿软土地基建造桩基的费用。
[0008](6)叠合板全高度小于空心楼板全高度,因而可减少高层建筑的总高度,或增加其层数。
[0009](7)节约模板。
[0010](8)薄板底面平整,建筑物天花板不必进行抹灰处理,减少室内湿作业,加速施工进度。
[0011](9)薄板本身制作简便,基本上可利用现有生产空心板等的预应力长线台座上进行生产,所采用的模板也很简单,便于推广(对薄板底面平整度要求较高者,则需在台座上增加钢板覆面)。
[0012](10)单个构件重量轻,弹性好,便于运输安装,可利用现有的施工机械和设备。
[0013]总之,预应力叠合楼板兼有预制和现浇楼板的优点,因此既是用于高层和抗震建筑中较好的楼板,又是便于在我国广大预制构件厂力量较弱,吊装,运输设备能力较差的中、小城市进行工业化生产的一种楼板。现有的叠合板结构一般为:包括底板,在底板内分布应力筋和分布筋,应力筋和分布筋从底板上凸出来,运输的过程中,应力筋和分布筋容易出现损坏的情形,同时,叠合板和二次浇筑面仅仅通过应力筋提高整体性,后续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装配式建筑用房屋单面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
[00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装配式建筑用房屋单面叠
合板,包括底板,底板包括混凝土板体和设置于混凝土板体上表面的上翻台,上翻台包括多个横向上翻台和多个竖向上翻台;多个横向上翻台均沿混凝土板体宽度方向设置,多个竖向上翻台均沿混凝土板体长度方向设置;混凝土板体内浇筑有应力筋和分布筋,应力筋的顶端与上翻台的上表面平齐。
[0016]混凝土板体的上表面上浇筑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吊装环,吊装环的顶面与上翻台的上表面平齐。
[0017]上翻台的边缘与混凝土板体的边缘之间预留有间隙。
[0018]分布筋的端部与混凝土板体的边缘平齐。
[0019]竖向上翻台和横向上翻台的上表面为经过拉毛的表面。
[0020]混凝土板体上表面为经过拉毛的表面。
[0021]混凝土板体端面为经过拉毛的表面。
[0022]上述装配式建筑用房屋单面叠合板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依次包括房屋单面叠合板制作方法和房屋单面叠合板现场施工方法,所述房屋单面叠合板制作包括:1、制作浇筑模具,浇筑模具包括底板侧板和顶板,模具的顶板上均匀分布与顶板连通的上凸板;2、向浇筑模具内放置应力筋和分布筋;3、向浇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使之形成叠合板;4、对叠合板进行养护、暂存;叠合板现场施工方法包括:1、对叠合板进行叠放运输到施工地;2、将叠合板吊运放置到设定位置;3、叠合板满铺,使之形成房屋顶面;4、沿房屋顶面周向放置浇筑模板;5、向房屋顶面上浇筑混凝土,使之形成二次浇筑面;6、二次浇筑面的顶面高于上翻台的顶面20~30mm,二次浇筑面与叠合板形成混凝土顶面;7、对混凝土顶面进行养护。
[0023]叠合板现场施工方法中,将叠合板吊运到设定位置,设定位置为:房屋的梁、房屋的承重墙;将叠合板放置到房屋的梁上或房屋的承重墙上,叠合板伸出梁或承重墙至少200mm的长度。
[0024]当叠合板长度大于5000mm时,叠合板现场施工方法中,对叠合板进行满铺时,相邻叠合板之间预留20mm的二次浇筑缝,并在二次浇筑缝中放置对拉钢筋,对拉钢筋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叠合板的混凝土板体上表面上,在向房屋顶面上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将二次浇筑缝填满。
[0025]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所述的单面叠合板运输方便、在运输的过程中不易出现损坏的情形;同时本申请所述的单面叠合板上设置的上翻台将后续的二次浇筑面围在其中,加强了两者之间的连接,更不易开裂;2、通过在混凝土底板上表面和端面上拉毛处理,提高了与后续二次浇筑的连接,施工方便;3、所述的施工方法施工简便,将应力筋和分布筋放置到模具内,提高了浇筑速度和浇筑后成品的强度;4、设置的将叠合板放置到梁上或者承重墙上,提高了叠合板的稳定性;5、在施工的过程中,当叠合板的宽度过大时,在相邻两个叠合板之间预留二次浇筑缝,提高了强度和整体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单面叠合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左视图;图3为房屋单面叠合板制作方法流程图;图4为房屋单面叠合板现场施工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装配式建筑用房屋单面叠合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板,底板包括混凝土板体1和设置于混凝土板体1上表面的上翻台。其中,上翻台包括多个横向上翻台3和多个竖向上翻台2;多个横向上翻台3均沿混凝土板体1宽度方向设置,多个竖向上翻台2均沿混凝土板体1长度方向设置。
[0028]对于横向上翻台3在设置的时候,各个横向上翻台3沿混凝土板体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各个竖向上翻台2沿混凝土板体1宽度方向均匀分布。
[0029]为了提高强度和整体性,在混凝土板体1内浇筑有应力筋5和分布筋4;同时,应力筋5的顶端与上翻台的上表面平齐,从而方便了叠合板的运输。此处,上翻台既可以是横向上翻台3也可以是竖向上翻台2。
[0030]上翻台的边缘与混凝土板体1的边缘之间预留有间隙6;分布筋4的端部与混凝土板体1的边缘平齐,进一步方便了叠合板的运输。
[0031]为便于后续吊装,在混凝土板体1的上表面上浇筑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吊装环,吊装环的顶面与上翻台的上表面平齐。其中,吊装环为钢筋环,吊装环浇筑在连接块中即可。
[0032]为了提高叠合板与后续二次浇筑面的整体性,竖向上翻台2和横向上翻台3的上表面为经过拉毛的表面,混凝土板体1上表面也为经过拉毛的表面。另外,混凝土板体1端面为经过拉毛的表面。经过拉毛处理,在二次浇筑的过程中,二次浇筑面与混凝土板体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003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房屋单面叠合板,所述的单面叠合板运输方便、在运输的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建筑用房屋单面叠合板,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底板包括混凝土板体和设置于混凝土板体上表面的上翻台,上翻台包括多个横向上翻台和多个竖向上翻台;多个横向上翻台均沿混凝土板体宽度方向设置,多个竖向上翻台均沿混凝土板体长度方向设置;混凝土板体内浇筑有应力筋和分布筋,应力筋的顶端与上翻台的上表面平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房屋单面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板体的上表面上浇筑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吊装环,吊装环的顶面与上翻台的上表面平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房屋单面叠合板,其特征在于:上翻台的边缘与混凝土板体的边缘之间预留有间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房屋单面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分布筋的端部与混凝土板体的边缘平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房屋单面叠合板,其特征在于:竖向上翻台和横向上翻台的上表面为经过拉毛的表面。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房屋单面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板体上表面为经过拉毛的表面。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房屋单面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板体端面为经过拉毛的表面。8.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房屋单面叠合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依次包括房屋单面叠合板制作方法和房屋单面叠合板现场施工方法,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振雷赵炎张林白志辉闫耀文白海原王小凯王禹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国际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