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复合型纵向弹性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794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复合布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复合型纵向弹性无纺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弹性膜内层上设置无纺布外层、透气孔、复合焊点,以及抗拉焊点的方式,使得该纵向弹性无纺布的使用效果更加灵活、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弹性膜内层在复合前预设透气孔,最终使得该纵向弹性无纺布的透气能力可控、可调、可量化、可具体表征;第二,该纵向弹性无纺布的三层结构中,不仅有无纺布外层与弹性膜内层之间的焊点连接结构,还有两个无纺布外层之间的焊点连接结构,最终使得该纵向弹性无纺布的结构整体性更好,在最大拉伸长度下再增加拉力时,相对地不易被拉裂分层。相对地不易被拉裂分层。相对地不易被拉裂分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复合型纵向弹性无纺布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布料
,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复合型纵向弹性无纺布。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无纺布自身弹性较差,因此弹性无纺布则指的是一种弹性层加上无纺布层的复合布料,这就是上述多层复合型名称的由来。最常见的弹性无纺布产品,就是两个无纺布外层,加上一个弹性内层,其中无纺布外层自身堆叠,保证弹性内层拉伸时,其具有足够的展开长度。
[0003]此外,纵向弹性无纺布,则指的是弹性内层在收卷方向上有较大弹力,而在垂直于收卷的方向上则弹力相对较低。所以,纵向弹性无纺布主要用于绷带、口罩等领域,其需要在长度方向上适当拉长,但是宽度方向上又无需展开。与之不同的是例如袜子、袖套上使用的弹性无纺布,其一般就需要纵向、横向都能拉伸。
[0004]专利公告号为CN215704650U,公告日为2022.02.0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弹性纤维内芯无纺布,由无纺布层、弹性纤维层与无纺布层堆叠而成,所述弹性纤维层由并列间隔地设置在2个无纺布层之间的若干条弹性纤维组成,所述无纺布层与弹性纤维层之间在宽度方向设有若干个垂直于弹性纤维的由点状压纹线隔开的弹性空间。
[0005]该技术专利中的弹性无纺布,其分层结构为最常见的“三层式”,即无纺布

弹性层

无纺布,保证该弹性无纺布的两个表面都能贴肤使用,而弹性层又是弹性纤维层,其自身也有孔隙,可以透气使用。
[0006]另一方面,其连接无纺布和弹性层的方式为压纹,可以由超声波复合设备完成,而压纹种类还分紧密、非紧密、深度,以及浅度等,最终保证这两者之间连接牢固且适宜但是,该弹性无纺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至少存在以下2个不足之处。换言之,这也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第一、弹性纤维层的开孔率不可控,其透气能力由纤维密度、长度,以及粗细等多个参数共同决定,这是十分麻烦的。
[0008]第二、该弹性无纺布在纵向拉伸至最大长度时,如果再施加一定的力,则容易将无纺布和弹性层直接拉开、分离,最终分层,严重影响其正常使用效果。
[0009]所以综上所述,现在急需一种透气强度可控可调,且三层结构复合强度更大的新型纵向弹性无纺布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复合型纵向弹性无纺布,其能通过在弹性膜内层上设置无纺布外层、透气孔、复合焊点,以及抗拉焊点的方式,使得该纵向弹性无纺布的使用效果更加灵活、稳定。
[0011]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复合型纵向弹性无纺布,结构包括弹性膜内层,以及两个呈堆叠状的无纺布外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性膜内层上的透
气孔,设置在所述弹性膜内层和无纺布外层上的复合焊点,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气孔内,并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无纺布外层的抗拉焊点。
[0012]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有所述复合焊点和抗拉焊点,在纵向方向上都均匀间隔分布。
[0013]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横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抗拉焊点之间,还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弹性膜内层和无纺布外层的强化焊点,所有所述复合焊点、抗拉焊点,以及强化焊点,在所述纵向弹性无纺布上都按线性阵列方式均匀分布设置。
[0014]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复合焊点、抗拉焊点,以及强化焊点的形状均为矩形。
[0015]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焊点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所述抗拉焊点、强化焊点,以及复合焊点。
[0016]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纵向相邻两排所述抗拉焊点之间,设有4

10排所述复合焊点。
[0017]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纵向相邻两排所述复合焊点之间的所述无纺布外层的纵向长度,为纵向相邻两排所述复合焊点之间距离的2.2

2.7倍。
[0018]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抗拉焊点的面积,为所述透气孔面积的70

85%。
[001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纵向相邻两排所述复合焊点之间的距离,为横向相邻两个所述复合焊点之间距离的5

40倍。
[002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复合焊点、抗拉焊点,以及强化焊点,在所述纵向弹性无纺布上的总体分布密度为2.2

3.5个/cm2。
[002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2]第一,弹性膜内层在复合前预设透气孔,最终使得该纵向弹性无纺布的透气能力可控、可调、可量化、可具体表征。
[0023]第二,该纵向弹性无纺布的三层结构中,不仅有无纺布外层与弹性膜内层之间的焊点连接结构,还有两个无纺布外层之间的焊点连接结构,最终使得该纵向弹性无纺布的结构整体性更好,在最大拉伸长度下再增加拉力时,相对地不易被拉裂分层。
[0024]第三,透气孔既是该纵向弹性无纺布的透气部位,还是抗拉焊点的设置部位,这是十分巧妙的,使得两个无纺布外层跳过弹性膜内层而直接相连的方式得以实现。
[0025]第四,复合焊点、抗拉焊点,以及强化焊点,全部由同一台超声波复合设备完成,而且整体都是均匀、连续的复合动作,因此大大降低了复合工序的难度和成本。
[0026]第五,抗拉焊点和强化焊点,相较于复合焊点,其焊点面积更大、焊接强度更高,保证该纵向弹性无纺布拉伸至最大长度时,还可以具有较大的抗拉伸力,保证此时布料的三层结构不易分离。
[0027]第六,复合焊点的横向、纵向分布结构合理,保证该弹性无纺布在纵向方向、即收卷方向上,具有预设的2.2

2.7倍的安全拉伸倍率。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强化焊点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抗拉焊点在圆形的透气孔中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3个实施例、3个对比例中的纵向弹性无纺布产品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格。
[0032]图中,各标记代表的含义如下:弹性膜内层1、无纺布外层2、透气孔3、复合焊点4、抗拉焊点5、强化焊点6。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
[0034]实施例1如附图1

4所示,一种多层复合型纵向弹性无纺布,结构包括弹性膜内层1,以及两个呈堆叠状的无纺布外层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性膜内层1上的透气孔3,设置在所述弹性膜内层1和无纺布外层2上的复合焊点4,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气孔3内,并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无纺布外层2的抗拉焊点5。
[00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膜内层1的材质,为TPE,所述无纺布外层2的材质为现有常见的超柔低克重无纺布。
[0036]此外,所有焊点全部由超声波复合设备完成,两侧对齐的所述复合焊点4,可以由一次复合动作同时完成,也可以是超声波复合设备先完成单侧所有的所述复合焊点4,然后布料再翻过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复合型纵向弹性无纺布,结构包括弹性膜内层(1),以及两个呈堆叠状的无纺布外层(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性膜内层(1)上的透气孔(3),设置在所述弹性膜内层(1)和无纺布外层(2)上的复合焊点(4),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气孔(3)内,并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无纺布外层(2)的抗拉焊点(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型纵向弹性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复合焊点(4)和抗拉焊点(5),在纵向方向上都均匀间隔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型纵向弹性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横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抗拉焊点(5)之间,还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弹性膜内层(1)和无纺布外层(2)的强化焊点(6),所有所述复合焊点(4)、抗拉焊点(5),以及强化焊点(6),在所述纵向弹性无纺布上都按线性阵列方式均匀分布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型纵向弹性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焊点(4)、抗拉焊点(5),以及强化焊点(6)的形状均为矩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型纵向弹性无纺布,其特征在于:焊点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所述抗拉焊点(5)、强化焊点(6),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利强唐奎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晨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