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缝高抗菌窗帘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792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缝高抗菌窗帘及其加工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制备了端羟基的超支化聚酯材料,之后将其与对氨基苯甲酸混合,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下,形成端氨基的超支化聚酯,借助端氨基的颠覆性能,增强对纳米银粒子的吸附,同时端氨基还会与棉花纤维中的醛基反应生成共价键,从而将纳米银粒子牢固的结合在棉花纤维上,增强耐水洗,抗脱落的能力,从而延长其抗菌效果;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利用热熔胶免缝工艺的方式取代了针织结合的折边方式,降低了加工成本与时间成本,同时更具有美观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高抗菌窗帘抗菌性能好,耐水洗能力强,可长时间保持抗菌效果,且外表美观,在窗帘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缝高抗菌窗帘及其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窗帘
,具体为一种免缝高抗菌窗帘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窗帘作为一种家庭常见织物,已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中,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灰尘、霉菌、细菌等物质均会对窗帘的性能造成影响,甚至使窗帘发生霉变等现象,严重影响其使用性能;因此,针对窗帘的抗菌性能就提出了要求,但现有抗菌窗帘往往面临着不耐水洗的现象,经过多次水洗后,便出现抗菌性能下降的问题,且现有的窗帘边缘的折边均通过缝纫工艺加工,其加工成本高,且加工出来的窗帘能看到缝纫线,从而看上去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缝高抗菌窗帘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免缝高抗菌窗帘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制备超支化抗菌液:
[0006]S11.将二乙醇胺溶于N,N

二甲基乙酰胺中,冰水浴处理,并氮气氛围保护,滴加第一部分4

甲苯磺酸酐与第一部分丙三醇的混合液,滴加结束后升温至120

150℃,回流反应4

6h;
[0007]S12.再次滴加第二部分4

甲苯磺酸酐与第二部分丙三醇的混合液,升温至140

160℃,继续反应18

24h,反应结束后,真空条件下,继续反应3
‑<br/>4h,得到端羟基超支化聚酯;
[0008]S13.将步骤S12制备得到的端羟基超支化聚酯与对甲苯磺酸溶于N,N

二甲基乙酰胺中,将对氨基苯甲酸溶于甲苯,缓慢滴加至N,N

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内,升温至100

120℃,回流反应8

12h,反应结束后旋蒸产物,去除多余溶剂,并真空干燥,得到端氨基超支化聚酯;
[0009]S14.将纳米银与端氨基超支化聚酯加入丙醇溶液中,使用超声波分散处理1

3h后,得到超支化抗菌液;
[0010]S2.将棉纤维与涤纶纤维分别浸渍在超支化抗菌液中,浸渍时长为1

3min,浸渍结束后,真空干燥,得到抗菌棉纤维与抗菌涤纶纤维;
[0011]S3.将抗菌棉纤维与抗菌涤纶纤维混合,编织得到基布,对基布加工拼合,得到高抗菌窗帘;
[0012]S4.对高抗菌窗帘折边处理,将高抗菌窗帘边缘进行翻折形成折边,且折边通过胶水层与免缝高抗菌窗帘主体粘接固定,得到免缝高抗菌窗帘。
[0013]本专利技术为提高窗帘的抗菌性能,在窗帘上负载了纳米银粒子,但单纯的纳米银粒子与窗帘的棉纤维与涤纶纤维结合性能较差,在后期使用以及水洗过程中,纳米银粒子会逐渐脱落,因此本专利技术制备了端氨基的超支化聚酯材料作为连接媒介,将纳米银粒子固定
在窗帘上。
[0014]首先本专利技术以二乙醇胺为原料,将其与4

甲苯磺酸酐与丙三醇混合制备了端羟基的超支化聚酯材料,之后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下,将其与对氨基苯甲酸混合,使氨基取代端基上的羟基,形成端氨基的超支化聚酯材料。
[0015]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端氨基超支化聚酯为类球形结构,其内部具有大量的空腔,且端氨基具有较强的电负性,可以有效吸附纳米银粒子,且棉纤维中含有大量的醛基,端氨基可以与醛基反应,形成共价键结合在一起,从而大幅增加纳米银粒子的吸附能力,增强其抗水洗脱落的性能,延长其抗菌效果。
[0016]进一步的,步骤S4中,折边处理时,先于折叠位置人工用喷枪喷热熔胶后,再进行翻折,折边通过热熔胶粘接抗菌窗帘主体上,然后,对折叠位置进行热压成型;
[0017]或者,一边喷热熔胶,一边翻折折边,折边通过热熔胶粘接抗菌窗帘主体上,然后,对折叠位置进行热压成型;
[0018]或者,先喷热熔胶,再翻折折边,折边通过热熔胶粘接抗菌窗帘主体上,然后,对折叠位置进行热压成型。
[0019]进一步的,步骤S4中,折边处理时,先于折叠位置放入热熔胶膜,再进行翻折,然后,对折叠位置进行热压成型,热熔胶膜上的胶水受热熔化,使折边与抗菌窗帘主体粘接;
[0020]或者,一边在折叠位置放入热熔胶膜,一边翻折折边,然后,对折叠位置进行热压成型,热熔胶膜上的胶水受热熔化,使折边与抗菌窗帘主体粘接。
[0021]进一步的,步骤S4中,折边处理时,一边在折叠位置放入带有热熔胶材质的辅料,一边翻折折边,然后,对折叠位置进行热压成型,热熔胶辅料上的热熔胶受热熔化,使折边与抗菌窗帘主体粘接。
[0022]进一步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抗菌棉纤维与抗菌涤纶纤维的质量比为(55

70):(30

45)。
[0023]进一步的,步骤S1中,按摩尔份数计,所述二乙醇胺、第一部分4

甲苯磺酸酐、第一部分丙三醇、第二部分4

甲苯磺酸酐、第二部分丙三醇的摩尔比为(0.8

1):(0.5

0.7):(0.5

0.6):(0.3

0.5):(0.3

0.4)。
[0024]进一步的,按摩尔份数计,步骤S13中,所述端羟基超支化聚酯、对甲苯磺酸与对氨基苯甲酸的摩尔比为(0.8

1.2):(0.01

0.03):(1

1.5)。
[0025]进一步的,超支化抗菌液中,纳米银浓度为1

1.5g/L,端氨基超支化聚酯浓度为4

8g/L。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首先制备了端羟基的超支化聚酯材料,之后将其与对氨基苯甲酸混合,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下,形成端氨基的超支化聚酯,借助端氨基的颠覆性能,增强对纳米银粒子的吸附,同时端氨基还会与棉花纤维中的醛基反应生成共价键,从而将纳米银粒子牢固的结合在棉花纤维上,增强耐水洗,抗脱落的能力,从而延长其抗菌效果;且本专利技术还利用热熔胶免缝工艺的方式取代了针织结合的折边方式,降低了加工成本与时间成本,同时更具有美观性。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高抗菌窗帘抗菌性能好,耐水洗能力强,可长时间保持抗菌效果,且外表美观,在窗帘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附图说明
[002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窗帘折边示意图;
[0029]图中:1

高抗菌窗帘,2

热熔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缝高抗菌窗帘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超支化抗菌液:S11.将二乙醇胺溶于N,N

二甲基乙酰胺中,冰水浴处理,并氮气氛围保护,滴加第一部分4

甲苯磺酸酐与第一部分丙三醇的混合液,滴加结束后升温至120

150℃,回流反应4

6h;S12.再次滴加第二部分4

甲苯磺酸酐与第二部分丙三醇的混合液,升温至140

160℃,继续反应18

24h,反应结束后,真空条件下,继续反应3

4h,得到端羟基超支化聚酯;S13.将步骤S12制备得到的端羟基超支化聚酯与对甲苯磺酸溶于N,N

二甲基乙酰胺中,将对氨基苯甲酸溶于甲苯,缓慢滴加至N,N

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内,升温至100

120℃,回流反应8

12h,反应结束后旋蒸产物,去除多余溶剂,并真空干燥,得到端氨基超支化聚酯;S14.将纳米银与端氨基超支化聚酯加入丙醇溶液中,使用超声波分散处理1

3h后,得到超支化抗菌液;S2.将棉纤维与涤纶纤维分别浸渍在超支化抗菌液中,浸渍时长为1

3min,浸渍结束后,真空干燥,得到抗菌棉纤维与抗菌涤纶纤维;S3.将抗菌棉纤维与抗菌涤纶纤维混合,编织得到基布,对基布加工拼合,得到高抗菌窗帘;S4.对高抗菌窗帘折边处理,将高抗菌窗帘边缘进行翻折形成折边,且折边通过胶水层与免缝高抗菌窗帘主体粘接固定,得到免缝高抗菌窗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缝高抗菌窗帘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折边处理时,先于折叠位置人工用喷枪喷热熔胶后,再进行翻折,折边通过热熔胶粘接抗菌窗帘主体上,然后,对折叠位置进行热压成型;或者,一边喷热熔胶,一边翻折折边,折边通过热熔胶粘接抗菌窗帘主体上,然后,对折叠位置进行热压成型;或者,先喷热熔胶,再翻折折边,折边通过热熔胶粘接抗菌窗帘主体上,然后,对折叠位置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日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