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789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上座体,上座体的一端开设有接插腔;上座体的另一端设有凹陷的下座体,上座体高出下座体顶面的内壁与下座体顶面形成一凹形的容置空间;下座体上开设有加热腔;上座体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中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注塑成型有供电端子,供电端子另一端延伸进入到接插腔中;固定座上设有带孔横板,上座体上设有定位柱,定位柱穿设于带孔横板,定位柱外端部设有覆盖带孔横板穿孔的固定帽,固定座伸入安装槽中且与安装槽槽壁之间的空余空间填充有第一防水胶。本发明专利技术上下两个座体做成一体式,一次注射即可完成成型,上下座体之间注射有液态硅胶,通过液态硅胶连接,实现连接器和整机之间的密封。的密封。的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数据时代的诞生,电子产品功能越来越丰富,对产品的结构的要求增加,连接器已逐渐走向小型化及标准化的趋势,接收器的自动插拔、自锁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
[0003]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连接器防水效果不佳,易造成短路现象。现有电子烟连接器防水功能较弱,无法满足使用过程中防水的需求,需提升产品防水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的防水结构,结构上容易实现,便于组装,上下两个LIM(座体)做成一体式,一次LIM(注射成型)即可完成,节省制造成本,实现连接器和整机之间的密封,生产效率高,适用性广。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连接器,包括上座体,上座体的一端开设有接插腔;上座体的另一端设有凹陷的下座体,上座体高出下座体顶面的内壁与下座体顶面形成一凹形的容置空间;下座体上开设有加热腔;
[0007]上座体靠近下座体一端的侧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中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注塑成型有供电端子,供电端子另一端延伸进入到接插腔中;
[0008]固定座上设有向内延伸的带孔横板,上座体上设有向带孔横板延伸的定位柱,定位柱穿设于带孔横板,定位柱外端部设有覆盖带孔横板穿孔的固定帽,固定座伸入安装槽中且与安装槽槽壁之间的空余空间填充有第一防水胶(环氧树脂)。r/>[0009]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端子靠近固定座的一端设有供电装配端,供电装配端延伸在固定座的外侧;供电端子延伸在接插腔中的一端设有向内折弯的供电触接端(折弯触头),上座体靠近接插腔一端的侧面开设有匹配供电触接端的避让口,供电触接端设置在避让口中。
[0010]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座体上镶埋成型有第一导热片与第二导热片,第一导热片的一端(装配端)延伸出上座体靠近下座体一端的内侧,第一导热片(上部导热片)另一端设有第一触接端,第一触接端延伸进入到接插腔中;第一触接端嵌设在上座体的接插腔内壁上,上座体对应第一触接端的壳体上开设有镂空位;第一导热片上设有折弯向上的第一装配端,第一装配端设置在下座体上,第一装配端的端部延伸出下座体上表面进入到容置空间中。
[0011]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热片的一端(装配端)延伸出上座体靠近下座体一端的外侧,第二导热片(下部导热片)另一端设有第二触接端,第二触接端延伸进入到接插腔中,第二触接端嵌设在上座体的接插腔内壁上,上座体对应第二触接端的壳体上
开设有镂空位;第二导热片上设有折弯向上的第二装配端,第二装配端设置在下座体上,第二装配端的端部延伸出下座体上表面进入到容置空间中;下座体与第一装配端、第二装配端分离交界处开设的凹槽内填充有第二防水胶(环氧树脂);
[0012]第一导热片与第二导热片中部延伸段错位设置。
[0013]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座体中部紧邻容置空间的外侧设有环绕的防水圈,加热腔开口部的外侧设有环绕的防水套,防水圈向内延伸到下座体上与防水套贯通连接;
[0014]上座体与下座体通过防水圈(上下)连接,防水圈与防水套采用液态硅胶。
[0015]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座体的顶面低于上座体的表面,下座体陷入设置在上座体中;加热腔可以是雾化室;
[0016]下座体上设有夹片,夹片设置在加热腔的外侧,夹片装配端延伸在容置空间中;
[0017]加热腔靠近接插腔的一侧设有贯通连接接插腔的通气口,加热腔的底部下方设有磁铁。
[0018]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座体靠近接插腔一端的壳体上开设有若干收容槽口,收容槽口中设有弹片,弹片镶埋成型在上座体上,弹片自由端设有折弯向内的触头。
[0019]一种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提供供电端子在座体上的成型固定方法,方法如下:
[0020]S21、提供嵌件成型组件:将带有料带的供电端子设于模具中并进行注塑,将固定座嵌件成型在供电端子上,形成固定座与供电端子及料带的嵌件成型组件;
[0021]S22、将固定座与供电端子及料带的嵌件成型组件裁切折掉供电端子上的料带,形成固定座与供电端子的嵌件成型组件;
[0022]S23、将固定座与供电端子的嵌件成型组件设于模具中并进行注塑,将座体(下座体、上座体)成型在固定座与供电端子的嵌件成型组件上而形成二次嵌件成型组件;
[0023]S24、对固定座上带孔横板外端的定位柱进行热熔,形成覆盖带孔横板穿孔的固定帽;
[0024]S25、点胶:对固定座下部插设在安装槽中的余位进行点胶(环氧树脂),点胶在上座体的安装槽上;
[0025]S26、得到包覆安装槽中固定座下部的第一防水胶,完成供电端子在座体上的成型固定。
[0026]一种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提供导热片在座体上的成型固定方法,方法如下:
[0027]S31、料带整形:将带有料带的第一导热片进行料带裁切;
[0028]将带有料带的第二导热片进行料带裁切;
[0029]S32、得到匹配模具的载有第一导热片的料带,符合模具规格;
[0030]得到匹配模具的载有第二导热片的料带,符合模具规格;
[0031]S33、将得到的第一导热片及料带与第二导热片及料带上下排布设于模具中,保持上下导热片的错位设计部,在模具用注塑成型,将座体(下座体、上座体)嵌件成型在第一导热片、第二导热片上,形成座体与第一导热片、第二导热片的嵌件成型组件;
[0032]S34、料带裁切:折掉第一导热片的料带,折掉第二导热片上的料带;
[0033]S35、完成第一导热片、第二导热片在座体上的成型固定。
[0034]本专利技术的防水连接器,应用于电子烟上。本专利技术上下两个座体做成一体式(一体化
成型),一次注射即可完成成型,节省制造成本,上下座体之间注射有液态硅胶,通过液态硅胶连接,实现连接器和整机之间的密封。供电端子与座体连接处点有防水胶(环氧树脂),保证连接器的防水效果。上下加热端子一次molding(注塑成型),端子设计时有错位,方便端子在模具内固定,IM(注塑)后端子不会跑位,节省二次molding的工艺。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防水圈部分的示意图;
[003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热片成型固定的示意图;
[0038]图4为图3中S35的放大示意图;
[003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41]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供电端子成型固定的示意图;
[0042]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的分解示意图;
[0043]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44]图中标记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包括:上座体(15),所述上座体(15)的一端开设有接插腔(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体(15)的另一端设有凹陷的下座体(11),所述上座体(15)高出所述下座体(11)顶面的内壁与所述下座体(11)顶面形成一凹形的容置空间(19);所述下座体(11)上开设有加热腔(12);所述上座体(15)靠近所述下座体(11)一端的侧部开设有安装槽(14),所述安装槽(14)中设有固定座(21),所述固定座(21)上注塑成型有供电端子(31),所述供电端子(31)另一端延伸进入到所述接插腔(16)中;所述固定座(21)上设有向内延伸的带孔横板(23),所述上座体(15)上设有向所述带孔横板(23)延伸的定位柱(42),所述定位柱(42)穿设于所述带孔横板(23),所述定位柱(42)外端部设有覆盖所述带孔横板(23)穿孔的固定帽(22),所述固定座(21)伸入所述安装槽(14)中且与所述安装槽(14)槽壁之间的空余空间填充有第一防水胶(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端子(31)靠近所述固定座(21)的一端设有供电装配端(32),所述供电装配端(32)延伸在所述固定座(21)的外侧;所述供电端子(31)延伸在所述接插腔(16)中的一端设有向内折弯的供电触接端(33),所述上座体(15)靠近所述接插腔(16)一端的侧面开设有匹配所述供电触接端(33)的避让口(29),所述供电触接端(33)设置在所述避让口(29)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体(15)上镶埋成型有第一导热片(35)与第二导热片(36),所述第一导热片(35)的一端延伸出所述上座体(15)靠近所述下座体(11)一端的内侧,所述第一导热片(35)另一端设有第一触接端(37),所述第一触接端(37)延伸进入到所述接插腔(16)中;所述第一触接端(37)嵌设在所述上座体(15)的所述接插腔(16)内壁上,所述上座体(15)对应所述第一触接端(37)的壳体上开设有镂空位(17);所述第一导热片(35)上设有折弯向上的第一装配端(38),所述第一装配端(38)设置在所述下座体(11)上,所述第一装配端(38)的端部延伸出所述下座体(11)上表面进入到所述容置空间(19)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片(36)的一端延伸出所述上座体(15)靠近所述下座体(11)一端的外侧,所述第二导热片(36)另一端设有第二触接端(39),所述第二触接端(39)延伸进入到所述接插腔(16)中,所述第二触接端(39)嵌设在所述上座体(15)的所述接插腔(16)内壁上,所述上座体(15)对应所述第二触接端(39)的壳体上开设有所述镂空位(17);所述第二导热片(36)上设有折弯向上的第二装配端(41),所述第二装配端(41)设置在所述下座体(11)上,所述第二装配端(41)的端部延伸出所述下座体(11)上表面进入到所述容置空间(19)中;所述下座体(11)与所述第一装配端(38)、所述第二装配端(41)分离交界处开设的凹槽内填充有第二防水胶(26);所述第一导热片(35)与所述第二导热片(36)中部延伸段错位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飞平张晓庆徐红强许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