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双向拉伸薄膜的切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773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解双向拉伸薄膜的切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两个第一安装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辊筒,两个第一安装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且位于第一电动辊筒的背面转动连接有阵列排布的第二电动辊筒,底座的正面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的外侧设置有切边组件,该装置通过限位组件对薄膜的顶部和底部进行限位,避免在对薄膜进行切割的过程中导致薄膜的切割处发生偏移,导致薄膜在切割过程中发生撕扯,保证薄膜切割的整齐度,通过切片组件便于控制刀体的位置和高度,便于切割,方便操作。便操作。便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双向拉伸薄膜的切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薄膜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可降解双向拉伸薄膜的切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薄膜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胶粘剂、橡胶或其他材料制成,薄膜科学上的解释为: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沉积在基片表面形成的2维材料,例:光学薄膜、复合薄膜、超导薄膜、聚酯薄膜、尼龙薄膜、塑料薄膜等,薄膜被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机械,印刷等行业,薄膜材料是指厚度介于单原子到几毫米间的薄金属或有机物层。电子半导体功能器件和光学镀膜是薄膜技术的主要应用,但是现有的薄膜切片装置在使用时,薄膜的切割处为悬空的状态,易导致薄膜的切割处发生撕扯,导致薄膜切割的不整齐,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降解双向拉伸薄膜的切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两个第一安装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辊筒,两个第一安装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且位于第一电动辊筒的背面转动连接有阵列排布的第二电动辊筒,底座的正面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的外侧设置有切边组件,限位组件的正面设置有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两个第二安装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电动辊筒。
[0004]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支撑座、支撑板、驱动电机、第一螺纹杆、第一凹槽、限位板、第一通槽和第二螺纹杆,支撑座、支撑板、第一凹槽、限位板和第一通槽均设有两个,两个支撑座均位于底座的正面,两个支撑板的底部分别与两个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滑动连接,两个第一通槽分别开设在两个限位板的顶部,两个第一凹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支撑座的顶部,驱动电机、第一电动辊筒、第二电动辊筒、第三电动辊筒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0005]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的内部分别放置有两个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远离第一滑槽的一侧分别与两个限位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与第一凹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传动连接,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一滑槽内,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滑槽内的一端外壁分别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壁下端和第二螺纹杆的外壁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三角带传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壁两端和第二螺纹杆的外壁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滑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转动连接,且第二螺纹杆的底部延伸至左侧支撑座的内部,第二
螺纹杆的位于左侧支撑座内的一端与左侧第一凹槽的底部内壁转动连接,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均采用双向螺杆设计,两个所述支撑座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呈开口状设计。
[0008]优选的,所述切边组件包括连接座、连接板、电动滑轨、电动推杆和刀体,连接座设有两个,两个连接座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板的底部与两个连接座的顶部固定连接,电动滑轨的顶部与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电动滑轨的滑动端与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与刀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刀体的外壁与第一通槽的内壁相适配,所述电动滑轨、电动推杆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1]综上所述,该装置通过限位组件对薄膜的顶部和底部进行限位,避免在对薄膜进行切割的过程中导致薄膜的切割处发生偏移,导致薄膜在切割过程中发生撕扯,保证薄膜切割的整齐度,通过切片组件便于控制刀体的位置和高度,便于切割,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降解双向拉伸薄膜的切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降解双向拉伸薄膜的切边装置的第一电动辊筒和第二电动辊筒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降解双向拉伸薄膜的切边装置的限位组件和切边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降解双向拉伸薄膜的切边装置的支撑座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降解双向拉伸薄膜的切边装置的第三电动辊筒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底座;2、第一安装座;3、第一安装板;4、切边组件;401、连接板;402、电动滑轨;403、电动推杆;404、刀体;405、连接座;5、第二安装板;6、第二安装座;7、第三电动辊筒;8、限位组件;801、支撑板;802、支撑座;803、驱动电机;804、第一螺纹杆;805、第一凹槽;806、限位板;807、第一通槽;808、第二螺纹杆;9、第二电动辊筒;10、第一电动辊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9]如图1、2和5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降解双向拉伸薄膜的切边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2,第一安装座2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3,两个第一安装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辊筒10,两个第一安装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且位于第一电动辊筒10的背面转动连接有阵列排布的第二电动辊筒9,底座1的正面设置有限位组件8,通过限位组件8对薄膜的顶部和底部进行限位,避免在对薄
膜进行切割的过程中导致薄膜的切割处发生偏移,导致薄膜在切割过程中发生撕扯,保证薄膜切割的整齐度,限位组件8的外侧设置有切边组件4,通过切片组件便于控制刀体404的位置和高度,便于切割,方便操作,限位组件8的正面设置有第二安装座6,第二安装座6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5,两个第二安装板5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电动辊筒7,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一电动辊筒10、第二电动辊筒9和第三电动辊筒7,将薄膜卷外壁的薄膜的一端展开,使展开的这一端穿过两个限位板806相互靠近的一侧,并与第一电动辊筒10和第二电动辊筒9接触,通过第一电动辊筒10、第二电动辊筒9和第三电动辊筒7对薄膜进行传送。
[0020]如图3和4所示,限位组件8包括支撑座802、支撑板801、驱动电机803、第一螺纹杆804、第一凹槽805、限位板806、第一通槽807和第二螺纹杆808,支撑座802、支撑板801、第一凹槽805、限位板806和第一通槽807均设有两个,两个支撑座802均位于底座1的正面,两个支撑板801的底部分别与两个支撑座802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板806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板801相互靠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双向拉伸薄膜的切边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2),第一安装座(2)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3),两个第一安装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辊筒(10),两个第一安装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且位于第一电动辊筒(10)的背面转动连接有阵列排布的第二电动辊筒(9),底座(1)的正面设置有限位组件(8);所述限位组件(8)包括支撑座(802)、支撑板(801)、驱动电机(803)、第一螺纹杆(804)、第一凹槽(805)、限位板(806)、第一通槽(807)和第二螺纹杆(808),支撑座(802)、支撑板(801)、第一凹槽(805)、限位板(806)和第一通槽(807)均设有两个,两个支撑座(802)均位于底座(1)的正面,两个支撑板(801)的底部分别与两个支撑座(802)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板(806)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板(801)相互靠近的一侧滑动连接,两个第一通槽(807)分别开设在两个限位板(806)的顶部,两个第一凹槽(805)分别开设在两个支撑座(802)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双向拉伸薄膜的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8)的外侧设置有切边组件(4),限位组件(8)的正面设置有第二安装座(6),第二安装座(6)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5),两个第二安装板(5)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电动辊筒(7),所述驱动电机(803)、第一电动辊筒(10)、第二电动辊筒(9)、第三电动辊筒(7)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双向拉伸薄膜的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80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的内部分别放置有两个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远离第一滑槽的一侧分别与两个限位板(806)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803)的底部与第一凹槽(805)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驱动电机(803)的输出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哲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爱可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