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和机械协同制备植物纤维超细粉的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768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制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和机械协同制备植物纤维超细粉的生产系统,所述生产系统包括预处理机构,反应机构和粉碎机构,所述预处理机构和反应机构之间设置有传输机构,所述反应机构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酶促反应釜和灭活釜,所述灭活釜的出口设置有搓丝机,所述酶促反应釜和灭活釜之间、灭活釜和搓丝机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所述搓丝机的出口连接有第三过滤装置,所述第三过滤装置的固体出口连接粉碎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生物和机械协同制备植物纤维超细粉的生产系统,采用生物和机械协同处理的方式,生产过程中不会用到酸、碱等化学试剂,对环境友好,且整个生产系统简单,适合于推广。适合于推广。适合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和机械协同制备植物纤维超细粉的生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制粉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和机械协同制备植物纤维超细粉的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植物纤维是广泛分布在种子植物中的一种厚壁组织,在植物体中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在植物茎杆中,如苎麻、大麻、亚麻和黄麻的草本茎,具有特别发达的韧皮纤维束,可用制各种纺织品,这些纤维没有或很少木质化,在有些植物的木本茎中,韧度纤维也很发达,它们是制造特种纸张的优良原料,如桑树、构树、青檀等,在现有技术中,常常用于造纸、制备纤维板等的重要原料。
[0003]随着森林面积的不断减少,借助新的材料来替代传统的资源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而植物纤维由于其生产速度快和产量高的特点而备受关注。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植物细胞壁的结构大多致密,要提取出植物纤维,往往需要使用酸、碱等化学试剂对植物进行预处理,提取出植物纤维后再进行利用,工艺复杂,流程较长,生产设备较多,且使用的酸、碱等化学试剂还需要额外的装置进行处理之后再进行处理,建设成本高、生产周期长且对环境不友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和机械协同制备植物纤维超细粉的生产系统,采用生物和机械协同处理的方式,生产过程中不会用到酸、碱等化学试剂,对环境友好,且整个生产系统简单,适合于推广。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生物和机械协同制备植物纤维超细粉的生产系统,所述生产系统包括预处理机构,反应机构和粉碎机构,所述预处理机构和反应机构之间设置有传输机构,所述反应机构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酶促反应釜和灭活釜,所述灭活釜的出口设置有搓丝机,所述酶促反应釜和灭活釜之间、灭活釜和搓丝机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所述搓丝机的出口连接有第三过滤装置,所述第三过滤装置的固体出口连接粉碎机构。
[0007]进一步,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切段装置和破碎装置,所述破碎装置和酶促反应釜置之间设置有烘干机。
[0008]进一步,所述粉碎机构为超微粉碎机。
[0009]进一步,所述酶促反应釜和灭活釜上均设置有夹套,所述夹套上设置有热水进口和热水出口。
[0010]进一步,所述酶促反应釜上还连接有预混罐。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第三过滤装置可以是板框压滤机或离心机。
[0012]进一步,所述植物纤维为竹纤维、原木纤维、秸秆纤维中的任意一种。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生物和机械协同制备植物纤维超细粉的生产系统,采用生物处理和机械处理相结合,先利用酶促反应釜对植物材料进行酶解处理,然后将酶解后的植物材料通过搓丝机进行搓丝后,得到柔软的植物纤维,再进行超微粉碎得到植物纤维超细粉,和传统的生产系统相比,整个过程没有使用到酸或碱,对环境污染小,不需要额外设置废酸或废碱污水处理系统,且整个生产系统工艺相对简单,适合于推广使用。
[0015]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生物和机械协同制备植物纤维超细粉的生产系统,采用酶解处理和机械搓丝相结合的方式,制备得到植物纤维帚化明显,单根纤维呈分离状态,整体性能较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生物和机械协同制备植物纤维超细粉的生产系统的示意图;
[0017]其中,酶促反应釜1、灭活釜2、夹套101、搓丝机3、第一过滤装置4、第二过滤装置5、第三过滤装置6、超微粉碎机7、切段装置8、破碎装置9、烘干机10、预混罐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功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中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用语的具体含义。
[002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生物和机械协同制备植物纤维超细粉的生产系统,包括预处理机构,反应机构和粉碎机构,预处理机构和反应机构之间设置有传输机构,传输机构可以是传送皮带、运输车等现有的传输装置,反应机构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酶促反应釜1和灭活釜2,酶促反应釜1和灭活釜2上均设置有夹套101,夹套101上设置有热水进口和热水出口,通过在酶促反应釜1内通入加热热水,以对酶促反应釜1内的反应进行保温,以对植物材料进行生物处理,通过向灭活釜2上的夹套101内通入加热介质,能够对灭活釜2内的物料进行保温灭活,灭活釜2的出口设置有搓丝机3,利用搓丝机3对酶触反应之后的植物材料进行机械处理,从而得到完整的、质量更好的植物纤维,酶促反应釜1和灭活釜2之间、灭活釜2和搓丝机3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4、第二过滤装置5,搓丝机的出口连接有第三过滤装置6,第一过滤装置4、第二过滤装置5、第三过滤装置6可以是板框压滤机或离心机,本实施例的第一过滤装置4、第二过滤装置5、第三过滤装置6选择板框压滤机,第三过滤装置6的固体出口连接粉碎机构,具体的粉碎机构为超微粉碎机7。
[0021]其中,预处理机构包括切段装置8和破碎装置9,破碎装置9和酶促反应釜1之间设置有烘干机10,利用切段装置8将植物材料切成小段,再进入破碎装置9中破碎成小块,然后利用烘干机10进行烘干,以便于后续的酶促反应;酶促反应釜1上还连接有预混罐11。
[0022]本专利技术的生产系统,其植物纤维可以为竹纤维、原木纤维、秸秆纤维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是其它的可以适用的植物纤维;以竹纤维为例,利用上述生产系统制备得到竹纤维超细粉的具体应用为:
[0023]S1:取完整竹子,利用切段装置8截断得到长度为1

1.5m的竹段,再经破碎装置9破碎,筛分,得到长度为1cm,宽度为0.5cm,厚度为0.3cm的竹片,然后经过烘干机10烘干,备用;
[0024]S2:将烘干的竹片利用传输皮带输送到酶促反应釜1中,向竹片中加入温度为50℃的热水,在酶促反应釜1的夹套101内通入热水,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为50℃,利用预混罐11配制好复合酶液,加入酶促反应釜1中,保温、搅拌进行酶触反应15h,酶处理完成后;
[0025]S3:反应完成后利用第一过滤装置4进行过滤,过滤得到滤渣加入灭活釜2中,然后向灭活釜2中加入90℃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和机械协同制备植物纤维超细粉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系统包括预处理机构,反应机构和粉碎机构,所述预处理机构和反应机构之间设置有传输机构,所述反应机构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酶促反应釜和灭活釜,所述灭活釜的出口设置有搓丝机,所述酶促反应釜和灭活釜之间、灭活釜和搓丝机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所述搓丝机的出口连接有第三过滤装置,所述第三过滤装置的固体出口连接粉碎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和机械协同制备植物纤维超细粉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切段装置和破碎装置,所述破碎装置和酶促反应釜置之间设置有烘干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和机械协同制备植物纤维超细粉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治刘华陈昆燕汪长国吴金凤周学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