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7366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附器,所述吸附器包括:吸附器主体、柱心换热管和多个螺旋盘管。柱心换热管和螺旋盘管均设在吸附器主体内,柱心换热管的第一端为第一换热介质出口,多个螺旋盘管相互连接以组成多层的换热管组,柱心换热管位于换热管组的最内层,换热管组的第一端为第一换热介质进口,换热管组的第二端与柱心换热管的第二端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附器,换热介质通过该换热管的第一换热介质进口流入吸附器,逐步流向吸附器主体的中心部位,从而实现由外向内的对吸附剂均匀加热,最终从第一换热介质出口流出吸附器主体。由此,单进单出的换热结构避免了介质流量不均造成的换热不均衡的问题,并且还便于控制管内换热介质的流量和流速。量和流速。量和流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附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纯化
,尤其涉及一种吸附器。

技术介绍

[0002]变温吸附是指利用吸附质在吸附剂中的饱和平衡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特性,采用常温或低温吸附、升温脱附的操作方法。相关技术中,用于变温吸附的吸附器在设计上,吸附器均有多组内置的换热管,且这些换热管并列地接在供回总管上,但由于这些换热管的长度、形状、连接位置等各不相同,造成各个换热管中的介质阻力各不相同,使得各个换热管中介质的流速和流量难以控制,尤其是换热管数量较多时,很难使吸附剂均匀受热或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吸附器,该吸附器的换热结构具有多层嵌套、单进单出的特点,以此提高对吸附剂的换热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附器包括:吸附器主体、柱心换热管和多个螺旋盘管,所述柱心换热管设在所述吸附器主体内,所述柱心换热管的第一端为第一换热介质出口,多个所述螺旋盘管相互连接以组成多层的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器主体;柱心换热管,所述柱心换热管设在所述吸附器主体内,所述柱心换热管的第一端为第一换热介质出口;多个螺旋盘管,多个所述螺旋盘管相互连接以组成多层的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组设在所述吸附器主体内,且所述柱心换热管位于所述换热管组的最内层,所述换热管组的第一端为第一换热介质进口,所述换热管组的第二端与所述柱心换热管的第二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器主体包括依次相连的上封头、吸附仓和下封头,所述上封头具有吸附剂添加口和第一流体通道,所述下封头具有吸附剂排放口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柱心换热管和所述换热管组均设在所述吸附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热件,所述传热件环绕所述吸附仓的外周壁设置,所述传热件具有第二换热介质进口和第二换热介质出口,且所述第二换热介质进口位于第二换热介质出口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件为外半管,所述外半管的管间距为100~300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螺旋盘管分别为第一螺旋盘管、第二螺旋盘管和第三螺旋盘管,所述第一螺旋盘管、所述第二螺旋盘管和所述第三螺旋盘管的螺距均为200~600mm,所述第一螺旋盘管的内径为20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贵娥司文学杨永亮汤传斌张升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