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组件及吹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7264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及吹风机。所述的风道组件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内设有过风腔,壳体组件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与过风腔连通;电机组件,电机组件位于过风腔内;导风件,导风件位于过风腔内,导风件位于电机组件与出风口之间,导风件靠近壳体组件内壁的一侧形成有第一直线段、第一弧线段以及第二直线段,第一弧线段分别连接第一直线段以及第二直线段,第二直线段位于靠近出风口的一侧。本申请公开的风道组件风道结构简单合理,能有效降低风道腔内气流紊流,降低出风噪音。噪音。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道组件及吹风机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及吹风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吹风机壳体风道腔大部分形状为圆柱体,在临近出风口处风道腔体变小,最后风从变小口处的出风口吹出。现有的吹风机的出风方式都是在临近出风口处横截面骤变,因此在吹风机的风道内腔气流容易产生紊流,并产生较大的噪音,最终影响吹风机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明显降低出风噪音、结构简单合理的风道组件及吹风机。
[0004]一种风道组件,所述的风道组件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过风腔,所述壳体组件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过风腔连通;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电机组件位于所述过风腔内,所述电机组件用于将外界的空气经所述进风口吸入过风腔内,并使所述过风腔内的空气经所述出风口输出至壳体组件外;导风件,所述导风件位于所述过风腔内,所述导风件位于所述电机组件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导风件靠近所述壳体组件内壁的一侧形成有第一直线段、第一弧线段以及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一弧线段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直线段以及所述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二直线段位于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
[0005]本申请公开的风道组件,壳体组件内设有过风腔,壳体组件上设有与过风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组件的过风腔内装设有电机组件和导风件。导风件设置在电机组件和出风口之间。当电机组件工作时,电机组件将壳体组件外部的空气通过进风口吸入至过风腔内,然后在电机组件和导风件的配合下形成高速风。导风件靠近壳体组件内壁一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直线段、第一弧线段以及第二直线段。上述结构的导风件与壳体组件的内壁相配合,从而使过风腔被调整形成具有多个气流方向以及气流直径的过风风道。其中导风件的第一直线段与壳体组件配合形成具有第一横截面直径的过风风道,第一横截面的直径比过风腔的直径小,从而提前改变过风腔的过风面积。随后在第一弧线段与壳体组件的配合下,过风腔内的气流方向发生调整,并逐步调整为与出风口的位置及方向一致。接着,第二直线段与壳体组件配合,使过风腔调整为具有第二横截面的过风风道,此时过风风道的第二横截面直径与出风口的直径相当(直径一致或相差不大)。通过在出风口处将过风风道的截面直径设置成与出风口的大小相匹配,减少出风的阻碍,减少了过风腔内的气流紊乱。同时,过风风道的第一横截面与第二横截面错位设置,从而避免气流通过的横截面骤变的问题,能够明显降低气流紊乱的风险,进而有效降低风道的出风噪音。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件包括导风支架以及导风座,所述导风支架设置在所述导风座上,所述导风座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导风座靠近所述壳体组件内壁
的一侧上设有所述第二直线段,所述导风支架靠近所述壳体组件内壁的一侧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直线段以及第一弧线段。
[0007]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限定了导风件包括导风支架和导风座,通过导风支架与导风座的配合形成导风件上的第一直线段、第一弧线段以及第二直线段,从而使导风件的制造工艺更加简单,方便生产。
[0008]可选地,在第一直线段与第一弧线段之间设置第一斜面段,从而延长第一直线段与第一弧线段之间的过渡,进而延长过渡的过风风道,使过风风道的方向调整更灵活。可选地,第一斜面段与第一直线段之间通过圆弧或圆角进行过渡,从而使气流在过风腔内的角度调整更顺畅。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支架靠近所述壳体组件内壁的一侧上还设有第二弧线段,所述第二弧线段与所述第一直线段远离所述第一弧线段的一端连接。
[0010]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限定了:导风支架远离第一弧线段的一端还设有第二弧线段,从而使过风腔被进一步调整为具有三段以上不同横截面直径的过风风道,可以对过风腔内的气流通过不同风段后进行有效梳理,从而减少了紊流的产生,并有效降低过风噪音。
[0011]可选地,在第一直线段与第二弧线段之间设置第二斜面段,从而延长第一直线段与第二弧线段之间的过渡,进而延长过渡的过风风道,使过风风道的方向调整更灵活。可选地,第二斜面段与第一直线段之间通过圆弧或圆角进行过渡,从而使气流在过风腔内的角度调整更顺畅。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弧线段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直线段之间的夹角为5
°
~85
°

[0013]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地通过将第二弧线段设置为与第一直线段呈一定夹角,从而形成过风腔的第一次横截面变小的调整。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座上设有限位凸筋,所述导风支架设置在所述导风座上时,所述导风支架与所述限位凸筋抵接。
[0015]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限定了:导风支架设置在导风座上时,通过导风座上的限位凸筋对导风支架进行限位,从而提高风道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座上设有限位凹槽,所述导风支架设置在所述导风座上时,所述导风支架的部分插设在所述限位凹槽上。
[0017]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限定了:导风支架设置在导风座上时,通过导风座上的限位凹槽,将导风支架的部分插设于限位凹槽内,从而实现导风支架的定位,进而提高风道结构的稳定性。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座与所述壳体组件一体成型。通过将风道组件中导风座与壳体组件一体成型,从而简化了风道组件的结构,简化生产工艺,降低装配难度,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提高风道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座上设有限位凸柱,所述导风支架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安装孔,所述导风支架设置在所述导风座上时,所述限位凸柱插设于所述安装孔上。
[0020]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限定了导风支架设置在导风座上时,导风座上的限位凸柱能穿设导风支架的安装腔内,并且限位凸柱能插入安装孔内,从而实现导风座与导风支架
之间的固定装配。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直线段的长度为2mm~10mm。
[0022]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限定了:第二直线段的长度为2mm~10mm,从而更好地保证过风腔横截面调整后的有效过渡。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直线段与所述出风口轴向距离为2mm~30mm。
[0024]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限定了第二直线段与出风口之间间隔距离为2mm~30mm,从而使导风件与出风口之间更好地过渡与配合,减少出风阻碍,进一步减少噪音。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线段中点的切线与所述第一直线段之间的夹角为95
°
~175
°

[0026]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一直线段与第一弧线段中点切线的夹角为95
°
~175
°
,从而形成过风腔的第二次横截面变小的调整,并使经调整后的过风腔的横截面的直径逐渐与出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组件包括:壳体组件(1),所述壳体组件(1)内设有过风腔(101),所述壳体组件(1)上设有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所述进风口(102)和所述出风口(103)与所述过风腔(101)连通;电机组件(2),所述电机组件(2)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上,所述电机组件(2)位于所述过风腔(101)内,所述电机组件(2)用于将外界的空气经所述进风口(102)吸入过风腔(101)内,并使所述过风腔(101)内的空气经所述出风口(103)输出至壳体组件(1)外;导风件(3),所述导风件(3)位于所述过风腔(101)内,所述导风件(3)位于所述电机组件(2)与所述出风口(103)之间,所述导风件(3)靠近所述壳体组件(1)内壁的一侧形成有第一直线段(311)、第一弧线段(312)以及第二直线段(321),所述第一弧线段(312)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直线段(311)以及所述第二直线段(321),所述第二直线段(321)位于靠近所述出风口(103)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3)包括导风支架(31)以及导风座(32),所述导风支架(31)设置在所述导风座(32)上,所述导风座(32)位于所述出风口(103)的一侧,所述导风座(32)靠近所述壳体组件(1)内壁的一侧上设有所述第二直线段(321),所述导风支架(31)靠近所述壳体组件(1)内壁的一侧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直线段(311)以及第一弧线段(3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支架(31)靠近所述壳体组件(1)内壁的一侧上还设有第二弧线段(313),所述第二弧线段(313)与所述第一直线段(311)远离所述第一弧线段(312)的一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线段(313)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直线段(311)之间的夹角为5
°
~85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座(32)上设有限位凸筋(4),所述导风支架(31)设置在所述导风座(32)上时,所述导风支架(31)与所述限位凸筋(4)抵接;和/或所述导风座(32)上设有限位凹槽(302),所述导风支架(31)设置在所述导风座(32)上时,所述导风支架(31)的部分插设在所述限位凹槽(302)上;和/或所述导风座(32)与所述壳体组件(1)一体成型;和/或所述导风座(32)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雷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