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724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包括保护罩,保护罩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脚,固定脚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膨胀螺栓,保护罩的背面一侧连接有逃生结构,逃生结构包括固定盘,保护罩的背面一侧连接有固定盘,固定盘的内侧连接有定位盘,保护罩的内部嵌入连接有逃生绳,保护罩的底端连接有变向块,变向块的内部开设有导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逃生人员无需将束缚带固定在肢体上,逃生人员进入到吊篮的内部,通过吊篮对逃生人员进行支托,加大逃生的效率,且吊篮的深度大于逃生者的身高,通过将外界环境进行屏蔽,在高空向下缓速下降时,能屏蔽视线来降低逃生者的恐慌。的恐慌。的恐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应急逃生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缓降器由挂钩、吊带、绳索及速度控制等组成,是一种可使人沿绳缓慢下降的安全营救装置。它可用专用安装器具安装在建筑物窗口、阳台或楼房平顶等处,也可安装在举高消防车上,营救处于高层建筑物火场上的受难人员,在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进行应用阶段仍然存在了一些问题。
[0003]在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使用中,逃生人员在现场环境较为复杂,人员情绪相对紧张,无法正确将逃生绳正确的束缚在肢体上,在高层逃生中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脚,所述固定脚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膨胀螺栓,所述保护罩的背面一侧连接有逃生结构,所述逃生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保护罩背面一侧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内侧连接有定位盘,所述保护罩的内部嵌入连接有逃生绳,所述保护罩的底端连接有连接有变向块,所述变向块的内部开设有导通孔,所述变向块的底端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连接有转轴,所述逃生绳的上端连接有辅助绳,所述逃生绳的底端连接有连接吊环,所述连接吊环的背面连接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的上端连接有吊篮。
[0007]优选地,所述膨胀螺栓嵌入在墙壁内部,所述保护罩的底端开设有一组通孔,所述逃生绳贯穿保护罩的底端的通孔延伸至导通孔内部。
[0008]优选地,所述保护罩的内部嵌入连接有缓降结构,所述缓降结构包括夹块,所述保护罩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夹块,所述夹块的顶端连接有夹盘。
[0009]优选地,所述保护罩的内部嵌入连接有缠绕筒,所述缠绕筒的一侧和定位盘之间转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缠绕筒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咬合带,所述咬合带的内部嵌入连接有桩杆,所述咬合带的一端缝合连接有逃生绳。
[0011]优选地,所述夹盘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啮合盘,所述啮合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缠绕筒。
[0012]优选地,所述安装座和变向块之间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变向块和安装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固定在窗台上。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变向块、安装座以及搭配了吊篮和辅助绳能使用,逃生人员无需将束缚带固定在肢体上,逃生人员进入到吊篮的内部,通过吊篮对逃生人员进行支托,加大逃生的效率,且吊篮的深度大于逃生者的身高,通过将外界环境进行屏蔽,在高空向下缓速下降时,能屏蔽视线来降低逃生者的恐慌。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安装座、变向块以及导通孔,在逃生绳进行下降时,通过变向块和导通孔对绳索的位置进行定位,避免绳索在下降时和墙边角位置产生较大的摩擦,进而加快绳索的磨损,同时解决了绳索和墙角之间的卡涩,另外为了加大缓降的稳定性,通过夹盘对啮合盘进行包裹,加大缓降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的夹盘和缠绕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10、保护罩;120、膨胀螺栓;130、固定脚;2、逃生结构;210、固定盘;220、定位盘;230、逃生绳;240、变向块;250、导通孔;260、转轴;270、安装座;280、辅助绳;290、连接吊环; 2110、固定销;2120、吊篮;3、缓降结构;310、夹块;320、夹盘; 330、缠绕筒;340、桩杆;350、咬合带;360、啮合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的技术方案:
[0022]实施例一:
[0023]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包括保护罩110,保护罩110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脚130,固定脚13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膨胀螺栓120,保护罩110的背面一侧连接有逃生结构 2,所述逃生结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保护罩110背面一侧的固定盘210,固定盘210的内侧连接有定位盘220,保护罩11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逃生绳230,保护罩110的底端连接有变向块240,变向块240的内部开设有导通孔250,膨胀螺栓120嵌入在墙壁的内部,保护罩110 的底端开设有一组通孔,逃生绳230贯穿保护罩110的底端的通孔延伸至导通孔250的内部,变向块240的底端连接有安装座270,安装座270和变向块240之间通过转轴260相连接,变向块240和安装座 270之间转动连接,安装座270固定在窗台上,安装座270的上端连接有转轴260,逃生绳230的上端连接有辅助绳280,逃生绳230的底端连接有连接吊环290,连接吊环290的背面连接有固定销2110,固定销2110的上端连接有吊篮2120。
[0024]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在逃生装置进行使用前,需要预先对保护罩110进行安装,通过将膨胀螺栓 120嵌入到逃生窗口附近,通过膨胀螺栓120将保护罩110固定在墙体的内部,另外将逃生绳230穿插到变向块240的内部,并通过导通孔250穿插到另外一侧,通过连接件将安装座270固定在窗台的上端,在发生应急情况时,
逃生人员通过坐立在吊篮2120的内部,通过吊篮2120来加大对人员的保护,在重力的作用下,拉动了逃生绳230 从保护罩110的内部抽取出来,经过导通孔250的内部,其中通过变向块240能对角度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避免逃生绳230剐蹭在墙角位置,导致逃生绳230出现较大程度的磨损,也能使的逃生绳230在输出阶段更加的稳定。
[0025]实施例二:
[0026]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如图1和图3所示,所保护罩11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缓降结构3,缓降结构3包括夹块310,保护罩11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夹块310,夹块310的顶端连接有夹盘320,保护罩 11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缠绕筒330,缠绕筒330的一侧和定位盘220 之间转动连接,缠绕筒33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咬合带350,咬合带350 的内部嵌入连接有桩杆340,咬合带350的一端缝合连接有逃生绳 230,夹盘32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啮合盘360,啮合盘36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缠绕筒330,在逃生阶段通过桩杆340对咬合带350进行固定,直接固定咬合带350后通过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包括保护罩(11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110)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脚(130),所述固定脚(13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膨胀螺栓(120),所述保护罩(110)的背面一侧连接有逃生结构(2),所述逃生结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保护罩(110)背面一侧的固定盘(210),所述固定盘(210)的内侧连接有定位盘(220),所述保护罩(11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逃生绳(230),所述保护罩(110)的底端连接有连接有变向块(240),所述变向块(240)的内部开设有导通孔(250),所述变向块(240)的底端连接有安装座(270),所述安装座(270)的上端连接有转轴(260),所述逃生绳(230)的上端连接有辅助绳(280),所述逃生绳(230)的底端连接有连接吊环(290),所述连接吊环(290)的背面连接有固定销(2110),所述固定销(2110)的上端连接有吊篮(21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应急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螺栓(120)嵌入在墙壁内部,所述保护罩(110)的底端开设有一组通孔,所述逃生绳(230)贯穿保护罩(110)的底端的通孔延伸至导通孔(250)内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易鹭徐柯窦富贤吕义桃张海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