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道和发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720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烟道和发电机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烟道,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具有烟道腔以及与烟道腔连通的第一进口、第一出口和排灰口,排灰口开设在烟道腔的底部,第一进口用于向烟道腔内通入烟气,第一出口用于排出烟道腔内的烟气,排灰口用于排出烟道腔内的固体颗粒,第一壳体外侧设有与排灰口连通的灰斗;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位于烟道腔内,第一壳体套设在第二壳体外侧,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间隔设置且第一壳体的内壁面与第二壳体的外壁面的间距小于等于预设值,第一壳体的内壁面与第二壳体的外壁面限定出落灰腔,第二壳体上设有贯穿其的落灰通孔,落灰通孔与烟气腔和落灰腔连通。因此,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烟道具有便于去除烟气中固体颗粒的优点。颗粒的优点。颗粒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道和发电机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脱硝反应器入口烟道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烟道和发电机组。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燃煤发电机组的脱硝入口烟道,往往是从省煤器出口位置开始,经竖直上升烟道进入顶部水平烟道后,进入脱硝反应器,进入空预器进口烟道。此类烟道的设计,往往在竖直上升烟道的底部布置脱硝灰斗,使未能随烟气携带上升进入反应器的较粗颗粒,落入灰斗并被输送出脱硝系统,但此种方法除灰率低,作用并不明显,粗颗粒飞灰进入催化剂后,是催化剂等后续内构件磨损的重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烟道和发电机组。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烟道,包括:
[0005]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烟道腔以及与烟道腔连通的第一进口、第一出口和排灰口,所述排灰口开设在所述烟道腔的底部,所述第一进口用于向所述烟道腔内通入烟气,所述第一出口用于排出所述烟道腔内的烟气,所述排灰口用于排出所述烟道腔内的固体颗粒,所述第一壳体外侧设有与所述排灰口连通的灰斗;
[0006]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烟道腔内,所述第一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二壳体外侧,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面的间距小于等于预设值,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面限定出落灰腔,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面限定出烟气腔,所述烟气腔与所述第一进口、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排灰口连通,所述落灰腔与所述排灰口连通,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贯穿其的落灰通孔,所述落灰通孔与所述烟气腔和所述落灰腔连通。
[0007]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烟道具有便于去除烟气中固体颗粒的优点。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环形壳体,所述本体套设在所述第二壳体外侧且与所述第二壳体限定出所述落灰腔,所述第一进口位于所述第一出口的下方,所述排灰口设在所述本体的底部,所述落灰腔的顶部封闭,所述落灰腔的出口开设在所述落灰腔的底部且朝向所述排灰口。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落灰通孔为多个,所述落灰通孔为条状或块状,多个所述落灰通孔间隔;
[0010]或者,所述落灰通孔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延伸方向螺旋延伸。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在内外方向上的间距小于等于10厘米。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烟气腔内设有旋流装置,所述旋流装置使得进入烟气腔内的烟气进行旋转,所述旋流装置包括旋流叶片和偏流板组的至少一者。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烟气腔包括多个分区,每个所述分区与所述第一进口、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排灰口连通,所述分区在水平方向排布设置,所述旋流装置与多个所述分区配合以使得进入所述分区内的烟气进行旋转。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分区沿第一水平方向并列排布,相邻两个所述分区内的烟气的旋转方向相反。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截面上,每个所述分区的投影为正方形、圆形和正多边形中的一者。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烟气腔分隔为多个所述分区,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为水平方向,每个隔板具有隔板腔和隔板通孔,所述隔板腔与所述排灰口连通,所述隔板通孔贯穿所述隔板,所述隔板腔通过所述隔板通孔与所述烟气腔连通。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发电机组,包括:
[0018]省煤器;
[0019]脱硝反应器;
[0020]烟道,所述烟道为上述的烟道,所述省煤器的出口与所述烟道的第一进口连通,所述脱硝反应器的进口与所述烟道的第一出口连通。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烟道的主视图。
[0022]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烟道的俯视图。
[0023]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烟道的使用状态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烟道100;
[0026]第一壳体1,烟道腔11,第一进口12,第一出口13,排灰口14,本体15,进管16,出管17;
[0027]第二壳体2,落灰腔21,烟气腔22,落灰通孔23,分区24;
[0028]灰斗3;
[0029]脱硝反应器4。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烟道100。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烟道100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
[0032]第一壳体1具有烟道腔11以及与烟道腔11连通的第一进口12、第一出口13和排灰口14。排灰口14开设在烟道腔11的底部,第一进口12用于向烟道腔11内通入烟气,第一出口13用于排出烟道腔11内的烟气,排灰口14用于排出烟道腔11内的固体颗粒,第一壳体1外侧设有与排灰口14连通的灰斗3。
[0033]第二壳体2位于烟道腔11内,第一壳体1套设在第二壳体2外侧,第一壳体1与第二
壳体2间隔设置且第一壳体1的内壁面与第二壳体2的外壁面的间距小于等于预设值。第一壳体1的内壁面与第二壳体2的外壁面限定出落灰腔21,第二壳体2的内壁面限定出烟气腔22,烟气腔22与第一进口12、第一出口13和排灰口14连通,落灰腔21与排灰口14连通,第二壳体2上设有贯穿其的落灰通孔23,落灰通孔23与烟气腔22和落灰腔21连通。
[003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烟道100通过在烟道腔11内设置第二壳体2,使得第一壳体1的内壁面与第二壳体2的外壁面限定出落灰腔21,第二壳体2的内壁面限定出烟气腔22,且落灰通孔23与烟气腔22和落灰腔21连通。由此,在烟气从第一进口12进入烟气腔22(烟道腔11)内后,沿着烟气腔22的延伸方向移动,然后从第一出口13排出烟气腔22(烟道腔11)。在上述过程中,烟气中的一些(质量较大的)固体颗粒在烟气腔22内朝向排灰口14移动并排出烟道100;一些固体颗粒在随着烟气的流动过程中会冲击第二壳体2,且在冲击的过程中会穿过落灰通孔23进入到落灰腔21内。
[0035]第一壳体1的内壁面与第二壳体2的外壁面的间距小于等于预设值,使得落灰腔21内的烟气流速远远低于烟气腔22内的烟气的流动速度,从而使得进入落灰腔21内的固体颗粒难以再穿过落灰通孔23并被烟气腔22内烟气带至第一出口13处,进而使得落灰腔21内的固体颗粒易与朝向排灰口14的方向移动并排出烟道100。相较于相关技术中仅依靠固体颗粒的重力穿过烟气排出固体颗粒,烟道100设置落灰腔21可使得烟气中更多的固体颗粒可被排出,减少从第一出口13排出的烟气中的固体颗粒,以防止烟气中的固体颗粒损坏下个流程处理烟气的设备。
[0036]因此,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烟道腔以及与烟道腔连通的第一进口、第一出口和排灰口,所述排灰口开设在所述烟道腔的底部,所述第一进口用于向所述烟道腔内通入烟气,所述第一出口用于排出所述烟道腔内的烟气,所述排灰口用于排出所述烟道腔内的固体颗粒,所述第一壳体外侧设有与所述排灰口连通的灰斗;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烟道腔内,所述第一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二壳体外侧,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面的间距小于等于预设值,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面限定出落灰腔,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面限定出烟气腔,所述烟气腔与所述第一进口、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排灰口连通,所述落灰腔与所述排灰口连通,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贯穿其的落灰通孔,所述落灰通孔与所述烟气腔和所述落灰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环形壳体,所述本体套设在所述第二壳体外侧且与所述第二壳体限定出所述落灰腔,所述第一进口位于所述第一出口的下方,所述排灰口设在所述本体的底部,所述落灰腔的顶部封闭,所述落灰腔的出口开设在所述落灰腔的底部且朝向所述排灰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灰通孔为多个,所述落灰通孔为条状或块状,多个所述落灰通孔间隔;或者,所述落灰通孔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延伸方向螺旋延伸。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何育东晋中华寿兵伊朝品王晓冰秦建柱黄修喜邓彪杨小金曹志刚尚桐杨晓刚李淑宏徐晓涛潘栋董陈袁壮杨世极舒凯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