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板除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444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流板除灰系统,包括烟道以及若干月牙形导流板,若干月牙形导流板设置于烟道的偏折转弯处,若干月牙形导流板在烟道的偏折转弯处间隔分布;每个月牙形导流板的一端延伸至烟道的来流烟道,每个月牙形导流板该端的端部与来流烟道的中心线平行;每个月牙形导流板的另一端延伸至烟道的去流烟道,每个月牙形导流板该端的端部与去流烟道的中心线平行;月牙形导流板迎风面一侧内凹,月牙形导流板背风面一侧外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导流板积灰,改善下游烟道流场。改善下游烟道流场。改善下游烟道流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流板除灰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燃煤电厂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流板除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燃煤电厂炉后环保设施布置紧凑,连接各环保设施的烟道呈现变径及偏折转向,导致烟道流场恶化,烟道阻力增加。在烟道偏折转向区域设置导流板,对烟气流动进行干预,可优化烟道流场,降低烟道阻力。
[0003]燃煤烟气中含有一定的飞灰且飞灰具有一定的粘结性,容易在烟道偏折转弯处受离心力的作用粘附在导流板上,尤其部分地区电厂普遍燃用高硫、高灰分煤种,一些电厂考虑经济性燃用或掺烧高硫、高灰、高碱煤种,导致烟气中飞灰具有更高的粘结性。对于SL4R脱硝装置,由于其布置于锅炉出口处和空气预热器入口之间,烟气中飞灰含量较高,导流板积灰问题更加突出,积灰问题可造成下游烟道流场恶化,导致下游设备易出现堵塞现象,影响设备运行稳定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导流板除灰系统,本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导流板积灰,改善下游烟道流场。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导流板除灰系统,包括烟道以及若干月牙形导流板,若干月牙形导流板设置于烟道的偏折转弯处,若干月牙形导流板在烟道的偏折转弯处间隔分布;每个月牙形导流板的一端延伸至烟道的来流烟道,每个月牙形导流板该端的端部与来流烟道的中心线平行;每个月牙形导流板的另一端延伸至烟道的去流烟道,每个月牙形导流板该端的端部与去流烟道的中心线平行;月牙形导流板迎风面一侧内凹,月牙形导流板背风面一侧外凸。
[0007]优选的,所述月牙形导流板包括导流迎风面弧形板和导流背风面弧形板,导流迎风面弧形板和导流背风面弧形板分别位于月牙形导流板背风面以及迎风面,导流迎风面弧形板的半径大于导流背风面弧形板的半径,导流迎风面弧形板和导流背风面弧形板的两端连接。
[0008]优选的,导流背风面弧形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导流背风面来流直板和第一导流背风面去流直板,导流背风面来流直板与来流烟道的中心线平行,第一导流背风面去流直板与去流烟道的中心线平行,导流背风面弧形板与导流背风面来流直板的连接点为导流背风面弧形板与导流背风面来流直板的切点,导流背风面弧形板与第一导流背风面去流直板的连接点为导流背风面弧形板与第一导流背风面去流直板的切点;
[0009]导流迎风面弧形板的一端与导流背风面来流直板来流的一端连接,导流迎风面弧形板的另一端与第一导流背风面去流直板去流的一端连接。
[0010]优选的,第一导流背风面去流直板和导流迎风面弧形板去流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导流背风面去流直板,第二导流背风面去流直板与去流烟道的中心线平行。
[0011]优选的,导流背风面弧形板去流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导流背风面去流直板,第一导流背风面去流直板与去流烟道的中心线平行,导流背风面弧形板与第一导流背风面去流直板的连接点为导流背风面弧形板与第一导流背风面去流直板的切点,导流迎风面弧形板去流的一端与第一导流背风面去流直板去流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导流背风面去流直板,第二导流背风面去流直板与去流烟道的中心线平行。
[0012]优选的,导流迎风面弧形板和导流背风面弧形板之间的内腔中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导流迎风面弧形板和导流背风面弧形板连接。
[0013]优选的,导流背风面弧形板的圆心位于烟道偏折转弯处的对称中心线上。
[0014]优选的,来流烟道与去流烟道垂直连接。
[0015]优选的,若干月牙形导流板在烟道的偏折转弯处等间隔分布。
[001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导流板除灰系统中采用了若干月牙形导流板,相比传统导流板,本技术若干月牙形导流板在烟道的偏折转弯处间隔分布后,相比传统的导流板,月牙形导流板之间通流截面积减少,从而增大通流速度。月牙形导流板迎风面一侧内凹,月牙形导流板背风面一侧外凸,因此迎风面曲率更小,与下一级月牙形导流板背风面形成的流道内外速度差更小,有效减轻涡流,速度更均匀,对烟气具有更好的导流作用,实现导流板积灰减少,改善烟气流场,降低烟道阻力,从而进一步降低风机运行能耗,为下游设备提供良好的流场条件,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本技术导流板除灰系统的示意图。
[0019]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导流板的结构图。
[0020]图2(b)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导流板的结构图。
[0021]图2(c)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导流板的结构图。
[0022]图2(d)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导流板的结构图。
[0023]其中,1
‑1‑
来流烟道,1
‑2‑
去流烟道,2

月牙形导流板,L1

导流迎风面弧形板,L2

导流背风面弧形板去流直板,L3

导流迎风面来流直板,L4

第一导流背风面去流直板、L5

第二导流背风面去流直板,L6

支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5]本技术除灰型导流板布置于沿着烟道偏折转弯处,多个导流板沿着偏折烟道对称中心线方向一定距离间隔布置,如图1所示,本技术导流板除灰系统,包括烟道以及若干月牙形导流板2,若干月牙形导流板2设置于烟道的偏折转弯处,若干月牙形导流板2在烟道的偏折转弯处的对称中心线(参见图1、图2(a)~图2(d)中的虚线)方向间隔分布;每个月牙形导流板2的一端延伸至烟道的来流烟道1

1,每个月牙形导流板2该端的端部与来流烟道1

1的中心线平行;每个月牙形导流板2的另一端延伸至烟道的去流烟道1

2,每个月牙形导流板2该端的端部与去流烟道1

2的中心线平行;月牙形导流板2迎风面一侧内凹,月牙形导流板2背风面一侧外凸,来流烟道1

1与去流烟道1

2垂直连接。本技术中月牙形
导流板的数量及间距根据烟道尺寸、流场情况设置,导流板可以等间距布置,也可非等间距布置,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具体布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0026]本技术的导流板包括以下几种形式,以下述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2(a)所示,本实施例月牙形导流板2包括导流迎风面弧形板L1和导流背风面弧形板L2,导流迎风面弧形板L1和导流背风面弧形板L2分别位于月牙形导流板2背风面以及迎风面,导流迎风面弧形板L1的半径R1大于导流背风面弧形板L2的半径R2,导流迎风面弧形板L1和导流背风面弧形板L2的两端连接。背风面两端分别与烟道中心线平行线相切,迎风面两端与烟道中心线平行线不相切,组合布置于烟道偏折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板除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烟道以及若干月牙形导流板(2),若干月牙形导流板(2)设置于烟道的偏折转弯处,若干月牙形导流板(2)在烟道的偏折转弯处间隔分布;每个月牙形导流板(2)的一端延伸至烟道的来流烟道(1

1),每个月牙形导流板(2)该端的端部与来流烟道(1

1)的中心线平行;每个月牙形导流板(2)的另一端延伸至烟道的去流烟道(1

2),每个月牙形导流板(2)该端的端部与去流烟道(1

2)的中心线平行;月牙形导流板(2)迎风面一侧内凹,月牙形导流板(2)背风面一侧外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板除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月牙形导流板(2)包括导流迎风面弧形板(L1)和导流背风面弧形板(L2),导流迎风面弧形板(L1)和导流背风面弧形板(L2)分别位于月牙形导流板(2)背风面以及迎风面,导流迎风面弧形板(L1)的半径大于导流背风面弧形板(L2)的半径,导流迎风面弧形板(L1)和导流背风面弧形板(L2)的两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流板除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导流背风面弧形板(L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导流背风面来流直板(L3)和第一导流背风面去流直板(L4),导流背风面来流直板(L3)与来流烟道(1

1)的中心线平行,第一导流背风面去流直板(L4)与去流烟道(1

2)的中心线平行,导流背风面弧形板(L2)与导流背风面来流直板(L3)的连接点为导流背风面弧形板(L2)与导流背风面来流直板(L3)的切点,导流背风面弧形板(L2)与第一导流背风面去流直板(L4)的连接点为导流背风面弧形板(L2)与第一导流背风面去流直板(L4)的切点;导流迎风面弧形板(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振晶安振雷鸣余福胜常磊牛国平牛拥军蒙毅王少亮王定帮郭浩然范江黄晶晶马语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