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喷雾干燥实时取样杯及取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6810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喷雾干燥实时取样杯,属于喷雾干燥领域,采用隔热隔磁贴以同时隔绝杯取样杯内外的热和磁交换,进一步维持内杯内的低温环境,又防止了强力磁铁的磁场穿透外杯吸引干燥颗粒液滴而影响喷雾干燥取样过程;通过连接磁铁与喷雾干燥塔固定,以达到无损安装的目的;内杯上部、内杯下部与外杯之间填充冷冻保温层,维持内杯内的低温环境;在外杯底部的防冻液中放入强力磁铁,以强力的磁场吸引同时负载了微生物和高顺磁性羧基铁粉的喷雾干燥颗粒液滴达到稳定取样的目的。还公开了一种取样方法,采用楼梯状设计,避免了垂直型布置方法中各取样杯之间的干扰,再加之弧形挡板的安装,极大的提高了干湿双样本同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稳定性和准确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喷雾干燥实时取样杯及取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喷雾干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喷雾干燥实时取样杯及取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微生物等活性物质喷雾干燥过程中,针对微生物喷雾干燥损伤机制的研究,由于微生物的喷雾干燥存在时间极短、喷雾颗粒(液滴)轨迹复杂和环境封闭不可视的问题,所以缺乏直接且合理的手段去研究喷雾干燥过程中生物材料的变化过程,从而准确的研究出微生物喷雾干燥过程的损伤机制。因此国内外目前在研究喷雾干燥过程中微生物损伤机制方面,主要依赖于两种间接手段,即单液滴干燥模拟实验和数学建模。但单液滴模拟实验中的温度、干燥速度、残余水分含量、喷雾颗粒(液滴)运动速率、大小等条件,与喷雾干燥实际过程中的条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比如相比于单液滴模拟实验喷雾干燥拥有更快的干燥速度、更短的停留时间、更小的液滴尺寸、更多的碰撞等,所以通过单液滴干燥模拟试验所得的微生物喷雾干燥过程中的损伤机制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误差。而损伤机制数学建模方法,则需要基于大量实验数据(通常为单液滴模拟实验的结果)进行数学建模计算进行模拟,在单液滴模拟不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喷雾干燥实时取样杯,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隔磁贴(3)、连接磁铁(4)、外杯(5)、冷冻保温层(6)、内杯上部(8)、内杯下部(9)和强力磁铁(10);内杯上部(8)和内杯下部(9)套设在外杯(5)内,冷冻保温层(6)设置在内杯上部(8)和内杯下部(9)与外杯(5)之间,外杯(5)底部设置有强力磁铁(10)位于冷冻保温层(6)内,连接磁铁(4)设置在外杯(5)外壁上,外杯(5)外表面上设置有隔热隔磁贴(3),连接磁铁(4)上除与喷雾干燥塔连接的端面外,外表面上也设置有隔热隔磁贴(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喷雾干燥实时取样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上部(8)一端与外杯(5)杯口连接,另一端与内杯下部(9)连接,且内杯上部(8)与内杯下部(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喷雾干燥实时取样杯,所述内杯上部(8)为三次Bezier曲面取样杯,其杯内非标回转曲面是由控制点为P0=(0,0)、P1=(12,9)、P2=(24,

16)和P3=(48,8)的Bezier三次曲线的前20mm绕中心旋转而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喷雾干燥实时取样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保温层(6)为凝固点为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越锦熊奉奎赵旭彤徐英英李沈沈聂皓王赛品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