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粘土水铝英石/海藻酸钠印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5661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粘土水铝英石/海藻酸钠印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环境吸附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纳米粘土水铝英石为功能单体,体系中加入模板分子、分散剂,以海藻酸钠为交联剂反应后洗脱制备得到印迹微球。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粘土水铝英石/海藻酸钠印迹微球对环丙沙星抗生素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吸附和分离能力,有效避免了现有环丙沙星抗生素吸附材料所存在的难回收、特异性吸附量低等问题。在环丙沙星抗生素的吸附和污染治理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用前景。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粘土水铝英石/海藻酸钠印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吸附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粘土水铝英石/海藻酸钠印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环丙沙星抗生素是治疗人类和动物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也是畜牧业和农业的促生剂,在生产和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但环丙沙星抗生素在人和动物体内难以完全代谢和吸收,大部分环丙沙星会以原始药物或不完全代谢的形式排出并进入环境,这些污染物在环境中浓度低(<ppm),难以去除,通过不断地累积,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如环境中的细菌或病毒长期暴露在环丙沙星抗生素下,导致细菌对这些药物的耐药性增加。此外,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发展和随后的传播往往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考虑到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抗生素残留,且水体抗生素浓度往往低于其它有机物/无机物,因此对水中的抗生素进行选择性吸附分离对该类污染物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0003]分子印迹技术被用于检测和去除抗生素污染物。该技术是利用功能单体模拟酶

底物或抗体

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模板分子(也称印迹分子)进行专一识别的技术。其中,功能单体对模板分子的选择性识别是基于二者在化学基团及空间结构上的互相匹配,其识别作用主要包括孔穴空腔形状的匹配、氢键作用、静电引力作用、疏水作用和螯合作用等。功能单体对模板的识别吸附能力是决定印迹材料性能好坏的关键因素。
[0004]目前已有大量的材料用于分子印迹材料的研究中,如金属有机框架,金属纳米材料,有机聚合物和粘土矿物材料等。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子印迹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方法》(公布号:CN 114011388A)公开了一种磁性金属有机框架制备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材料结合了金属有机框架的优良孔隙特性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高度选择性,该复合材料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较快的吸附速度,在30

60min内能达到吸附动力学平衡;但由于该材料的工艺设计复杂,制备原料价格昂贵,不利于印迹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国专利《一种埃洛石为模板可控制备中空分子印迹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公布号:CN 103816875B)公开了一种埃洛石为模板可控制备中空分子印迹纳米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储量丰富、廉价易得的天然矿物埃洛石为功能单体,通过硅烷化反应,将乙烯基接枝于埃洛石表面,通过表面原位沉淀聚合制备中空分子印迹纳米棒。该方法制得的印迹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但该印迹纳米棒对氯霉素吸附量为65μmol/g,与纳米合成材料相比优势不明显。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抗生素分子印迹吸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公布号:CN 110327903A)公开了一种抗生素分子印迹吸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专利技术将抗生素模板和甲基丙烯酸、二乙烯苯溶解在琼脂糖粉末中,制备分子印迹膜。该专利技术获得的分子印迹膜亲水性好,对水体中的磺胺类抗生素吸附量可达到140mg/g。该报道的分子印迹材料大量使用有机化工原料和聚合物,其制备的分子印迹材料虽具有较好的印迹效果,但在制备过程中使用了不可再生的石油基有机聚合物,在实际使用时对水
体环境具有潜在危害。
[0005]综上所述,目前用于抗生素吸附用途的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和应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工艺复杂,原料成本高昂,使用时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2.分子印迹材料吸附效果不佳,选择性分离效果差,难以实际应用。因此,针对分子印迹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亟需寻找一种成本低,绿色环保,对抗生素具有较好印迹效果的分子印迹材料。
[0006]水铝英石(1~2SiO2·
Al2O3·
5~6H2O)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纳米粘土矿物之一,广泛产出于火山土壤等地质环境中,在我国及世界各地有着丰富的储量。同时,水铝英石也可通过简单的水热反应在实验室进行批量合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人首先寻找适合的材料。水铝英石具有独特的纳米球状结构(单颗粒外径约3.5~5nm)、高比表面积(达到300~500m2/g)和高活性的表面羟基,这可为目标污染物提供足够的印迹位点,是一种潜在的印迹微球功能单体材料。因此,若能以水铝英石为功能单体代替昂贵的纳米合成材料用于印迹微球材料制备,有望获得制备成本低、印迹功效佳、吸附效果好的印迹微球吸附材料。基于此,本专利技术人研发一种纳米粘土水铝英石/海藻酸钠印迹微球制备方法:直接利用水铝英石独特的纳米球状结构与本身所具有的表面羟基对环丙沙星进行印迹,极大的增加了与环丙沙星的印迹位点;并以环保可再生的β

环糊精为分散剂,海藻酸钠为交联剂代替石油基聚合物材料,从而在高效利用绿色资源的同时有效避免了潜在的二次污染。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可对纳米粘土高效利用,且无潜在环境危害。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粘土水铝英石/海藻酸钠印迹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a.将功能单体纳米粘土水铝英石和分散剂超声溶解于水溶液中得到溶液1,搅拌均匀,形成分子印迹单体;
[0010]b.将模板分子加入溶液1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2,使模板分子与分子印迹单体充分结合,形成印迹位点;
[0011]c.向溶液2加入交联剂海藻酸钠搅拌交联,并缓慢滴加于氯化钙溶液中,逐渐形成微球;
[0012]d.将形成的微球用洗脱液洗掉模板分子,冷冻干燥后得到具有模板分子印迹位点的印迹微球。
[0013]优选地,所述的纳米粘土水铝英石是实验室合成高纯度水铝英石,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0014]a.称取Na4SiO4·
H2O后用超纯水溶解得到0.01~1M Na4SiO4·
H2O储备液;
[0015]b.称取AlCl3·
6H2O后用超纯水溶解后得到0.01~1MAlCl3储备液;
[0016]c.磁力搅拌AlCl3储备液的同时加入Na4SiO4·
H2O储备液,合成前驱体;
[0017]d.反应生成的NaCl经离心去除,得到的白色前体移入反应釜进行加热;
[0018]f.产物冷却后透析,用超纯水更换,渗析后的水铝英石悬浮液经冷冻干燥得到纳米粘土水铝英石。
[0019]更优选地,所述磁力搅拌的速度为200~1000rpm,室温下继续搅拌1h合成前驱体。
[0020]更优选地,所述的NaCl经离心去除,其中离心条件为500~4000r/min,5~10min。
[0021]更优选地,所述移入反应釜进行加热,其条件为100℃反应48h。
[0022]更优选地,所述的用超纯水更换,是用5L超纯水换7次(4天96h)。
[0023]优选地,所述的模板分子为环丙沙星抗生素;所述的分散剂为β

环糊精。
[0024]更优选地,所述的溶液1中,纳米粘土水铝英石和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1~1:6。
[0025]更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粘土水铝英石/海藻酸钠印迹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功能单体纳米粘土水铝英石和分散剂超声溶解于水溶液中得到溶液1,搅拌均匀,形成分子印迹单体;b.将模板分子加入溶液1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2,使模板分子与分子印迹单体充分结合,形成印迹位点;c.向溶液2加入交联剂海藻酸钠搅拌交联,并缓慢滴加于氯化钙溶液中,逐渐形成微球;d.将形成的微球用洗脱液洗掉模板分子,冷冻干燥后得到具有模板分子印迹位点的印迹微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粘土水铝英石是实验室合成高纯度水铝英石,按照以下步骤制备:a.称取Na4SiO4·
H2O后用超纯水溶解得到0.01~1M Na4SiO4·
H2O储备液;b.称取AlCl3·
6H2O后用超纯水溶解后得到0.01~1MAlCl3储备液;c.磁力搅拌AlCl3储备液的同时加入Na4SiO4·
H2O储备液,合成前驱体;d.反应生成的NaCl经离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鹏马启毅郭浩喆赵宁魏燕富刘冬李梦圆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