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巷道用连续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6557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煤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巷道用连续钻孔装置,通过执行组件与定向控制组件的结构设计,尤其通过设置的中心杆永磁体与电磁体之间的电磁作用,控制一个或多个定向喷射孔的开度,从而控制定向喷射的射流方向和大小,使射流破岩旋转喷头按照预设的钻孔轨迹参数或地层设置参数钻进,最终实现对钻孔的定向喷射,在流量一定的情况下,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射流破岩旋转喷头可以实现高效破岩,通过设置具有柔韧性的钢丝通览水力管,钻进过程中钻孔过程中无需频繁停钻、停泵,实现了连续钻孔,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孔内风险。降低孔内风险。降低孔内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巷道用连续钻孔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煤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巷道用连续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矿井下钻孔是煤矿开采及各种灾害防治的主要技术手段,钻孔包括探煤孔、探放水孔、瓦斯抽采孔等,煤矿井下巷道钻机是用于实施各种钻孔的主要装备。由于受巷道空间尺寸限制,钻杆长度通常不超过3m,一般为1m、1.5m和3m,即,钻孔过程中最多每钻进或回拉3m,就必须停钻、停泵,然后加钻杆或者卸钻杆,这种操作方式的缺陷在于:钻场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不利于安全施工;频繁停泵易造成孔内事故,大多数的孔内事故原因是钻井液循环停止,尤其是在地层情况复杂的情况下更易发生事故;现有钻孔装备钻进时钻头的扭矩和钻压均由巷道钻机提供,孔口钻机承受较大的反作用力,有一定的机械伤害风险;高瓦斯孔在施工过程中换钻杆孔口易发生瓦斯浓度超限;换钻杆、提供扭矩、钻压等复杂机械要求限制了钻机智能化发展。综上,现有的钻孔机制和设备存在钻孔过程劳动工作量大、孔内、孔口风险高和钻机复杂、具有机械伤害风险等问题。
[0003]为此,本技术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巷道用连续钻孔装置,包括输送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平台(1)上设置有高压水输送机构(2)和连续钻孔机构(3);所述连续钻孔机构(3)能够在高压水输送机构(2)的驱动下在钻孔内前进;所述高压水输送机构(2)包括存储筒(21),所述存储筒(21)内设置有钢丝通览水力管(22),所述钢丝通览水力管(22)的一端连接高压水泵(23),另一端连接所述的连续钻孔机构(3);所述连续钻孔机构(3)包括射流破岩旋转喷头(31),所述射流破岩旋转喷头(31)的尾端通过轴承(34)连接执行组件(32)头端,所述执行组件(32)的尾端连接定向控制组件(33);所述射流破岩旋转喷头(31)内设有第一导流腔(311),且射流破岩旋转喷头(31)的头端设置有与第一导流腔(311)同轴连通的破岩喷孔(312),射流破岩旋转喷头(3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导流腔(311)连通的旋转喷孔(313);所述射流破岩旋转喷头(31)能够在经定向控制组件(33)和执行组件(32)输入的高压喷射液的推动下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用连续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控制组件(33)包括沿径向由外向内同轴套设的第一外壳体(331)、电磁铁筒(332)和轴向设置有第二导流腔(3332)的中心杆(333),中心杆(333)的头端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凸起部(3331),中心杆(333)外壁上等间距布设有多个中心杆永磁体(334),电磁铁筒(332)的内壁上等间距布设有多个电磁体(335);所述执行组件(32)包括轴向设置有第三导流腔(321)的第二外壳体(322),所述第二外壳体(322)的尾端与第一外壳体(331)的头端插接配合,第二外壳体(322)的头端与射流破岩旋转喷头(31)相连,所述第一导流腔(311)、第二导流腔(3332)和第三导流腔(321)同轴连通;所述第二外壳体(322)的侧壁上沿轴向布设多个安装腔(3221),所述安装腔(3221)的底部设置有弹簧(3222),弹簧(3222)上连接有可在安装腔内移动的执行杆(3223),所述执行杆(3223)上还开设有过水孔,且所述执行杆(3223)的尾端穿出安装腔(3221)与凸起部(3331)抵接;所述第二外壳体(322)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定向喷射孔(3224),所述定向喷射孔(3224)与所述安装腔(3221)和第三导流腔(321)连通;当中心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涛鲁飞飞王博程斌杨建超李江牟全斌吴信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