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终端的端口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6451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于端口盖打开操作并可防止端口盖意外打开的便携终端的端口盖。针对包括一侧开口的端口的终端机身的便携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安装可以有选择地开闭上述端口的开口部,而且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结合部,它一端固定结合于终端机身;第1遮盖部,它一端连接于上述结合部的另一端的下端部,盖住上述开口部的一部分;连接部,它以比上述第1遮盖部更软的材料形成,其一端连接于上述第1遮盖部的另一端,在其另一端的下端部向下倾斜形成第1折弯部;第2遮盖部,它一端连接于上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并盖住上述开口部的另一部分,该第2遮盖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向下倾斜形成第2折弯部,该第2折弯部与上述第1折弯部相对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终端的端口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便携终端的端口盖,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易于端口盖打开操作并可防止端口盖意外打开的便携终端的端口盖。
技术介绍
图1是显示以往便携终端结构的斜视图,图2是显示以往便携终端的端口盖结构的斜视图。另外,图3是显示以往便携终端另一种端口盖结构的斜视图。如图1至图2所示,以往便携终端10由机身部20和翻盖部30构成,翻盖部30连接于机身部20上并可相对转动,以便使翻盖部30重叠于机身部20上,并可以展开或盖住机身部20的前面。在上述机身部20的上端部相距既定间隔,形成一对机身合叶部21,在上述翻盖部30上形成翻盖合叶部31,翻盖合叶部31可以结合于机身合叶部21之间并转动。在上述翻盖部30的前面安装着用于输出影像信息的液晶显示屏32,在翻盖部30的前面上端部带有用于传递来自对方的语音的受话部33。在上述机身部20内部,容纳着用于执行各种控制的印刷电路板(图中未标出),在其前面,带有用于输入信息的由多个键22a组成的键区22及用于传输用户语音的送话部23,在其背面结合着电池24,电池24可以拆装。另外,在上述机身部20的一侧,形成一侧开口的端口25,以便外置卡50可以插入。在上述端口25的开口部带有端口盖40,端口盖40有选择地打开关闭该入口,防止灰尘等异物进入端口25内部。其中,上述端口盖40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结合部41,它一端固定于机身部20;遮盖部42,它连接于结合部41另一端,并可以盖住上述端口25的开口部。但是,就以往便携终端而言,打开端口盖40的操作比较困难,存在不方便的问题。-->即,以往,当插拔外置卡50时,用户需要利用手指(或指甲)打开端口盖40的遮盖部42本身,可是由于遮盖部42尺寸较小,并且紧贴机身部20,所以打开端口盖40的操作比较麻烦,存在不方便的问题。为此,如图3所示,以往在遮盖部42的一侧凸出形成把手部43,通过该把手部43,可以很容易完成端口盖40的打开操作。可以,对于这种形成了把手部43的结构而言,向外部凸出形成的把手部可能会在衣袋中被线头等挂住,存在端口盖40意外打开的问题,另外还存在灰尘等异物进入端口25内部的问题。不仅如此,由于把手部43造成端口盖40反复意外开闭,出现端口盖40的结合部41受损,端口盖40自身从机身部20脱离丢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如上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端口盖打开操作并可防止端口盖意外打开的便携终端的端口盖。为实现上述目的,针对包括形成一侧开口的端口的终端机身的便携终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携终端的端口盖的特征是安装得可以有选择地开闭上述端口的开口部,而且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结合部,一端固定结合于上述终端机身;第1遮盖部,一端连接于上述结合部的另一端,盖住上述开口部的一部分;连接部,以比上述第1遮盖部更软的材料形成,其一端连接于上述第1遮盖部的另一端,在其另一端的下端部向下倾斜形成第1折弯部;第2遮盖部,一端连接于上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的下端部,并盖住上述开口部的另一部分,该第2遮盖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向下倾斜形成第2折弯部,并且,第2折弯部与上述第1折弯部相对称。上述第2遮盖部由比上述连接部更软的材料形成。综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终端的端口盖,安装得可以有选择地打开关闭端口开口部的端口盖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结合部,它一端固定结合于上述-->终端机身;第1遮盖部,它一端连接于上述结合部的另一端,可以盖住上述开口部的一部分;连接部,它以比上述第1遮盖部更软的材料形成,其一端连接于上述第1遮盖部的另一端的下端部,在其另一端的下端部向下倾斜形成第1折弯部;第2遮盖部,它一端连接于上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并可以盖住上述开口部的另一部分,它靠近连接部的一端向下倾斜形成第2折弯部,并且,第2折弯部与上述第1折弯部相对称。从而具有如下效果,即,能够提供端口盖打开操作的便利,不仅能够防止端口盖意外打开,还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产品的价值和喜好度。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以往便携终端结构的斜视图;图2是显示以往便携终端的端口盖结构的斜视图;图3是显示以往便携终端另一种端口盖结构的斜视图;图4是显示带有本专利技术的端口盖的便携终端结构的斜视图;图5是图4重要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端口盖动作结构的侧面图。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110:终端机身,        120:机身部,125:端口,            130:翻盖部,140:端口盖,          141:结合部,142:第1遮盖部,       143:连接部,143a:第1折弯部,      144:第2遮盖部,144a:第2折弯部,      150:外置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4是显示带有本专利技术的端口盖的便携终端结构的斜视图,图5是图4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另外,图6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端口盖动作结构的侧面图。需要指出的是,在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要旨更加明了,对于众所周知的功能或构成,省略了具体的说明。如图4至图5所示,带有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端口盖的便携终端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终端机身110,它形成有一侧开口的端口125;端口盖140,它带有结合部141及第1、第2遮盖部142,144和连接部143,可以有选择地打开关闭端口125的开口部。下面以翻盖型便携终端的终端机身110为例进行说明。翻盖型便携终端由机身部120和翻盖部130构成,翻盖部130连接于机身部120上并可相对转动,以便使翻盖部130重叠于机身部120上,并可以展开或盖住机身部120的前面。为了把上述翻盖部130与机身部120连接在一起并可相对转动,在上述机身部120的上端部相距既定间隔,形成一对机身合叶部121,在上述翻盖部130上形成翻盖合叶部131,翻盖合叶部131可以结合于机身合叶部121之间并转动。在上述翻盖部130的前面安装着用于输出既定影像信息的显示部132,在翻盖部130的前面上端部带有用于传递来自对方的语音的受话部133。为了能够输入各种信息,对通信进行控制,在上述机身部120内部容纳着主印刷电路板(图中未标出),在其前面,带有由用于输入各种信息的由多个键122a组成的键区122及用于传输用户语音的送话部123,在其背面结合着电池124,电池124可以拆装。另外,在上述机身部120的一侧,形成一侧开口的端口125。下面,以上述端口125是供外置卡150插入的外置卡用端口为例进行说明。另外,上述端口125也可以是供耳机麦克风插头插入的耳机麦克风插头端口或USB端口及供连接器连接的插口等。而且,安装得可以打开、关闭上述端口125的端口盖140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结合部141,它一端固定结合于上述终端机身120;第1遮盖部142,它一端连接于上述结合部141的另一端,可以盖住上述端口125开口部的一部分;-->连接部143,它以比上述第1遮盖部142更软的材料形成,其一端连接于上述第1遮盖部142的另一端,在其另一端的下端部向下倾斜形成第1折弯部143a;第2遮盖部144,它一端连接于上述连接部143的另一端,并可以盖住上述开口部的另一部分,在它的下端部,与上述第1折弯部相对称,向下倾斜形成第2折弯部144a,以便能够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终端的端口盖,针对形成一侧开口的端口的终端机身的便携终端,其特征是该端口盖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结合部,一端固定结合于上述终端机身;第1遮盖部,一端连接于上述结合部的另一端,盖住上述开口部的一部分;连接部,以比上 述第1遮盖部更软的材料形成,其一端连接于上述第1遮盖部的另一端,在其另一端的下端部向下倾斜形成第1折弯部;第2遮盖部,一端连接于上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的下端部,并盖住上述开口部的另一部分,该第2遮盖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向下倾斜形成第2 折弯部,并且,第2折弯部与上述第1折弯部相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5-7-9 10-2005-00619621、一种便携终端的端口盖,针对形成一侧开口的端口的终端机身的便携终端,其特征是该端口盖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结合部,一端固定结合于上述终端机身;第1遮盖部,一端连接于上述结合部的另一端,盖住上述开口部的一部分;连接部,以比上述第1遮盖部更软的材料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锡烈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