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积适应型眼眶轻量化修复体及其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620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容积适应型眼眶轻量化修复体及其成型方法,该修复体包括多孔承托固定结构以及微孔局部加厚结构,多孔承托固定结构安装于患者眼眶内,为一曲面,其上开有若干小孔;多孔承托固定结构不与骨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微孔局部加厚结构,其上表面为一曲面,该曲面与多孔承托结构所包围空间采用多孔结构进行填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个性化设计实现修复体与原眼眶骨结构配合的优化,通过加入微孔结构为结构提高生物相容性与细胞长入性能,在结构和生物学两方面实现修复体与骨折部位的良好整合。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微孔局部加厚及轻量化多孔结构的设计,实现了眼眶容积填充及修复体的减重,达到了符合术后美观要求且质量较轻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容积适应型眼眶轻量化修复体及其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眼眶修复体植入及増材制造的
,具体涉及一种容积适应型眼眶轻量化修复体及其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外伤骨折、肿瘤等所致的复视、眼球凹陷、眼球位移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与视觉功能,严重的骨折和眼眶壁缺损必需经过手术复位及填充材料等手段进行修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眼眶壁缺损占颜面缺损发病率的16%,并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眶面部结构与功能复杂,重要的神经和血管密集,且美观要求高,如何对眶壁缺损的形态进行精准修复与功能重建,是国内外眶面外科界所面临的重大难题。
[0003]近几年来,预成型钛网因其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成为修复重建眶壁内壁及下壁缺损最常用的手术材料。但是也存在很多局限性,如术中需要反复比较后修剪塑形,常因为应力疲劳而断裂;在大面积骨折缺损范围中,预成型钛网面积过小,不能完全覆盖骨折区域。此外,目前预成型钛网多依赖国外进口,费用高,数据调查显示手术材料费占眶壁缺损患者住院费的54.33%。而且进口的预成型钛网是基于欧美人眼眶结构设计成型的,与我国人眼眶结构存在差异,因此,即便已经模拟了眶内壁及下壁的解剖特点,加之骨折面积和范围的个体间差异,导致预成型钛网仍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0004]一体化成型技术可以完成和患者疾病区域1:1比例的实体复制,实现个性化设计与制造,尤其对于复杂的三维形态的制造,有着巨大的优势。根据每个患者眼眶壁缺损及眶内眼球与软组织具体情况,研发适合局部组织细胞三维生长模式的个体化预成型眼眶修复体并实现安全精确植入,是安全精准修复眶壁缺损并功能重建的关键科学问题。
[0005]但是,现今使用的眼眶修复体多由生物相容性好的钛金属制成的网状结构,在手术时根据患者眼眶缺损情况进行大致的裁剪,修复体只对眼眶内物体起到承托作用,而骨折患者会由于眼眶内脂肪组织萎缩等原因在术后出现眼球内陷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的视力恢复造成负面影并且在美观上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现今使用的眼眶修复体在功能上及美观上满足患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容积适应型眼眶轻量化修复体及其成型方法,在修复体上进行多孔局部加厚,实现对眼眶内容物缺损体积的填充,达到恢复眼球凹陷,视觉上更美观以及更好的恢复眼球正常功能的效果。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容积适应型眼眶轻量化修复体,包括多孔承托固定结构以及微孔局部加厚结构,所述多孔承托固定结构安装于患者眼眶内,为一曲面,其上开有若干小孔;所述多孔承托固定结构不与骨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患者眶内眼容物缺损进行填充的微孔局部加厚结构,其上表面为一曲面,该曲面与多孔承托结构所包围空间
采用多孔结构进行填充。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孔承托固定结构的整体曲面形态、体积根据患者骨缺陷面的原形貌进行配合设计,通过拓扑优化得到多孔承托固定结构的整体曲面骨架。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孔承托固定结构上开设的若干小孔经布尔运算均匀分布于多孔承托固定结构的整体曲面骨架上,其孔径范围为600

900μm。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微孔加厚结构的上表面曲面形态、体积、设置位置根据患者眼眶骨结构损伤的具体情况和眶内眼容物的缺损情况拟合计算得出。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微孔加厚结构的内部填充采用渗透率在3.02
×
10

13
~7.4
×
10

12
m2范围内的多孔结构。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微孔加厚结构上开设的若干小孔的孔径范围为600

900μm。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孔承托固定结构靠近眼眶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修复体的光孔紧固足,与颌面部骨结构外表面贴合;所述光孔紧固足上开有若干个小孔。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光孔紧固足与颌面部骨结构外表面贴合的一面的表面粗糙度Ra范围为0.8~0.2。
[00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孔承托固定结构以及微孔局部加厚结构的材料为钛合金或PEEK。
[001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容积适应型眼眶轻量化修复体的成型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容积适应型轻量化眼眶轻量化修复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使用医学影像设备获得患处组织切片图像;
[0019]S2、将切片图片导入医学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获得眼眶三维模型,测量出伤侧眼骨缺损面积、标志解剖点数据、健侧眼和伤侧眼的眼眶内容物体积等数据,根据拟合的数学公式计算得出需要填充的体积,作为加厚部分体积确定的依据;
[0020]S3、根据所获得的眼眶三维模型,分析患者眼眶骨结构损伤的具体情况,再比对患者健侧眼的骨结构,分析比较得到植入体多孔承托固定结构部分的最佳几何结构和拟植入位置,通过CAD软件进行伤健侧比对,对称设计出需要植入的个性化多孔承托固定结构的三维模型;
[0021]S4、在所设计的多孔承托固定结构的基础上,使用CAD软件在其上设计出要植入的局部加厚几何结构,并通过患处组织切片图像分析眼眶内容物的损失情况、骨损失情况,确定最佳局部加厚位置;
[0022]S5、使用CAD软件分别对局部加厚结构和多孔承托固定结构的三维模型进行微孔结构设计与拓扑优化设计;
[0023]S6、将局部加厚结构和多孔承托固定结构的三维模型进行布尔运算,合并成一个整体,导入切片软件中生成切片文件;
[0024]S7、将S6得到的切片文件导入一体化成型设备上位机软件中,在上位机软件中设定适当参数,并启动打印设备打印出修复体;
[0025]S8、对一体成型的修复体进行后处理,包括对成型零件进行清洗、烘干、热处理,高温灭菌,封装。
[002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7](1)所增材制造的眼眶修复体拥有局部微孔加厚设计,根据病人眼眶不同的损伤位置和眼缺损体积设计不同的微孔局部加厚的形状及体积,可根据CT数据测量出伤侧眼骨缺损面积、标志解剖结构数据、健侧眼和伤侧眼的眼眶内容物体积等数据,根据拟合的数学公式计算得出需要填充的体积,由此进行多孔加厚部分体积的调整,多孔微孔局部加厚可有效补偿凹陷体积,理想完成术后患者的视力修复与美容修复。
[0028](2)所增材制造的眼眶修复体微孔局部加厚的体积根据数学公式由患者计算得出患者眼眶骨结构损伤的具体情况和眶内眼容物的预测缺损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
[0029](3)所增材制造的眼眶修复体拥有微孔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局部加厚的多孔设计有利于体内营养物质与氧气的交换,有利于细胞的生长繁殖,有效提高修复体与人体的相容性,避免修复体植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积适应型眼眶轻量化修复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承托固定结构以及微孔局部加厚结构,所述多孔承托固定结构安装于患者眼眶内,为一曲面,其上开有若干小孔;所述多孔承托固定结构不与骨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患者眶内眼容物缺损进行填充的微孔局部加厚结构,其上表面为一曲面,该曲面与多孔承托结构所包围空间采用多孔结构进行填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积适应型眼眶轻量化修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承托固定结构的整体曲面形态、体积根据患者骨缺陷面的原形貌进行配合设计,通过拓扑优化得到多孔承托固定结构的整体曲面骨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容积适应型眼眶轻量化修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承托固定结构上开设的若干小孔经布尔运算均匀分布于多孔承托固定结构的整体曲面骨架上,其孔径范围为600

90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积适应型眼眶轻量化修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加厚结构的上表面曲面形态、体积、设置位置根据患者眼眶骨结构损伤的具体情况和眶内眼容物的缺损情况拟合计算得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积适应型眼眶轻量化修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加厚结构的内部填充采用渗透率在3.02
×
10

13
~7.4
×
10

12
m2范围内的多孔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积适应型眼眶轻量化修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加厚结构的多孔结构的孔径范围为600

900μ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积适应型眼眶轻量化修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承托固定结构靠近眼眶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修复体的光孔紧固足,与颌面部骨结构外表面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长辉刘丽莎李月月胡健杨新吉杨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