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控性的原位人工肛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711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控性的原位人工肛门,由肠管、固定结构、底盘、压力感受器、自控肠道开关和表式控制单元构成;自控肠道开关固定于肠管下端内壁;自控肠道开关是由多片有机金属复合材料薄片拼接组成圆锥体,圆锥体顶点朝下,圆锥体的圆形底部朝上,圆形底部固定在肠管下端内壁;每个有机金属复合材料薄片为扇形;每个有机金属复合材料薄片以医用硅橡胶为基体,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丝盘成蛇形,包埋于医用硅橡胶基体内;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丝并联于信号发射与接收器两端;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方便,患者能够避免人造肛门并自主控制排便,摆脱人工肛门袋的清洁护理,减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不便及经济成本,且所使用的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对人体的影响小。体的影响小。体的影响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控性的原位人工肛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肛门,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控性的原位人工肛门,属于医护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年龄以40~70岁居多,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还呈现年轻化和逐渐升高的趋势。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人工肛门术(或称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手术的通常做法是,先在患者腹壁上做一个开口,随后将一段肠管拉出腹腔外并将肠管开口固定在腹壁上,用于排泄粪便,粪便可收集于贴于开口处的特制塑料袋内。虽然这种手术能较为彻底地去除病变的组织,但还是存在着一些缺陷。第一是患者需要在腹壁上永久携带人工肛门袋,需要随时清理或者更换,泄漏出的异味影响社交行为,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第二是密闭性不够强,易造成粪便泄漏,污染患者的皮肤和衣物;第三,未经训练的患者不易实现有意识地控制肠道内容物的排放。这些缺陷明显降低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已经提出了多种方案,例如采用电机驱动装置驱动环状开闭环或者阀门,也有人提出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开闭环,通过将这些装置套在肠道断端,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实现肠道的开闭。
[0004]中国技术专利CN204562463U公布了一种具有压力传感器的双环人工肛门括约肌假体,所述假体包括固定环、活动半环、驱动机构、连接支架和压力传感器。其中两个固定环通过连接支架平行连接,活动半环位于两个固定环之间并与驱动机构连接,压力传感器分布于活动半环和驱动机构各个面以采集肠道压力。工作时,压力传感器通过感知肠道压力的变化,控制驱动机构驱使活动半环打开或关闭。该技术方案的缺点是:使用了较多的零件和机械结构,结构较为复杂,制造的难度比较大,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存在着容易发生故障损坏的风险。
[0005]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01121110.5公布了一种使用形状记忆合金制作的人工肛门括约肌,包括形状记忆合金板、温度控制器、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该技术方案是将形状记忆合金板包围在肠道断端外壁,并连接到次级线圈。工作时,温度控制器向初级线圈通电,使得次级线圈激发出电流,形状记忆合金板在电流作用下发热打开肠道。该技术方案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形状记忆合金未经保护直接接触肠道,工作时产生的高温可能导致肠道热灼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术后生活不便、无法进行自主控制等问题,提出一种使用方便,患者能够避免人造肛门并自主控制排便,摆脱人工肛门袋的清洁护理,减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不便及经济成本,且所使用的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对人体的影响小的自控性的原位人工肛门。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自控性的原位人工肛门,由肠管、固定结构、底盘、压力感受器、自控肠道开关和表式控制单元构成;固定结构安装在肠管下端的外周;底盘安装在距原肛缘位置上方;
[0009]压力感受器主要由电源、压力传感器和信号发射与接收器组成;电源、压力传感器、信号发射与接收器串联连接,形成回路;
[0010]自控肠道开关固定于肠管下端内壁;自控肠道开关是由多片有机金属复合材料薄片拼接组成圆锥体,圆锥体顶点朝下,圆锥体的圆形底部朝上,圆形底部固定在肠管下端内壁;每个有机金属复合材料薄片为扇形;每个有机金属复合材料薄片以医用硅橡胶为基体,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丝盘成蛇形,包埋于医用硅橡胶基体内;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丝并联于信号发射与接收器两端;
[0011]表式控制单元为信号接收和指令发送装置,佩戴于用者手腕,用于接收压力感受器发出的信号和向压力感受器发送指令。
[0012]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优选地,所述的肠管为中空的圆柱状结构,直径为2.8~3.2cm,长为10~20cm。
[0013]优选地,所述的固定结构由环状气囊填充物和翼状物组成,多个翼状物间隔设置,环状气囊填充物安装于相邻两个翼状物之间。
[0014]优选地,所述的环状气囊填充物上端距离肠管上端7~18cm,下端距离底盘上端3~4cm。
[0015]优选地,所述的压力感受器是一块集成电路板,置于底盘上方。
[0016]优选地,所述的圆锥体的底面圆半径为1.4~1.6cm,圆锥体的高为1.4~1.6cm。
[0017]优选地,所述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丝为含镍量55%~56%的镍钛合金。
[0018]优选地,所述的有机金属复合材料薄片为4片,每个有机金属复合材料薄片的扇面半径1.98~2.26cm,圆心角63.63
°
~63.72
°

[0019]优选地,所述的底盘为圆盘状。
[0020]优选地,所述的底盘安装在距原肛缘位置上方0.3~1.2cm。
[0021]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2](1)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自控性的原位人工肛门,断开的肠道不再在患者腹部开口,而由患者原肛门位置继续承担排便功能,因此可以取消设置安装于患者腹部的人工肛门袋,解决了人工肛门袋造成的问题,为患者减少日常生活中的不便;
[0023](2)本专利技术设置了压力感受器监测肠道的实时情况,并通过信号发射器模块将信号传至佩戴于患者手腕的控制单元,使得患者能够实时感知肠道的情况,方便掌握排便的时机;
[0024](3)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是常用的医用金属,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相变温度低、价格低廉等优点,能够实现控制方便的目标,降低植入物对人体正常组织的影响;选用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形变温度是接近人体正常体温,对正常人体组织是安全的,从而能避免工作过程中对肠道的热灼伤;
[0025](4)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医用硅橡胶是一种导热率和导电率都很低的材料,将其完全包裹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丝表面,可以起隔热和绝缘的作用,能够隔绝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以及因此产生的热量,最大程度地降低电、热等对人体正常组织的不利影
响。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自控性的原位人工肛门上端朝上和下端朝上的三维示意图。
[0027]图2是压力感受器的元器件连接关系图。
[0028]图3是有机金属复合材料薄片的三维视图。
[0029]图4是有机金属复合材料薄片的截面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在人体中安装位置示意图。
[0031]图6是本专利技术和表式控制单元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32]图7a和图7b分别是自控肠道开关在37℃和40~43℃下的形状正视图。
[0033]图8a和图8b分别是自控肠道开关在37℃和40~43℃下的形状俯视图。
[0034]图9a和图9b分别是自控肠道开关在37℃和40~43℃下的温度场模拟图。
[0035]图中示出:肠管1、固定结构2、底盘3、压力感受器4、自控肠道开关5、表式控制单元6、肠道7、肛门8、镍钛记忆合金丝9、医用硅橡胶10、环状气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控性的原位人工肛门,其特征在于,由肠管、固定结构、底盘、压力感受器、自控肠道开关和表式控制单元构成;固定结构安装在肠管下端的外周;底盘安装在距原肛缘位置上方;压力感受器主要由电源、压力传感器和信号发射与接收器组成;电源、压力传感器、信号发射与接收器串联连接,形成回路;自控肠道开关固定于肠管下端内壁;自控肠道开关是由多片有机金属复合材料薄片拼接组成圆锥体,圆锥体顶点朝下,圆锥体的圆形底部朝上,圆形底部固定在肠管下端内壁;每个有机金属复合材料薄片为扇形;每个有机金属复合材料薄片以医用硅橡胶为基体,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丝盘成蛇形,包埋于医用硅橡胶基体内;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丝并联于信号发射与接收器两端;表式控制单元为信号接收和指令发送装置,佩戴于用者手腕,用于接收压力感受器发出的信号和向压力感受器发送指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性的原位人工肛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肠管为中空的圆柱状结构,直径为2.8~3.2cm,长为10~2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控性的原位人工肛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结构由环状气囊填充物和翼状物组成,多个翼状物间隔设置,环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林梓昕刘珈蒋嘉睿张逸婷武明花陈攀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