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站台门系统总体布局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607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站台门系统总体布局结构,所述站台门系统设置于站台边缘,所述站台门系统包括多个沿站台边缘依次排列设置的活动门模组和移动导向站台板,各个所述活动门模组以可滑动且前后限位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移动导向站台板上,相邻的若干个所述活动门模组可组合并在站台边缘沿移动导向站台板移动,实现任意位置开门及门开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整个站台门的运行更加平稳可靠,大大降低了现场施工难度,便于调节;各活动门模组可沿移动导向站台板实现运动距离不受限,在相互配合下满足高铁站台门的超大开门度功能需求,可以根据不同车型列车的停靠需求,灵活调整开门位置,形成与不同列车对应匹配的开门组合方案,实用性强。性强。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站台门系统总体布局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及高速铁路站台门
,特别是涉及一种站台门系统总体布局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轨道站台门系统是指设置在月台和/或站台边缘的,用于将乘客候车区域与轨道区域相互隔离,并与列车门相对应且可多级控制开启和关闭活动门的连续屏障。站台门可安全隔离站台候车区和列车轨行区,避免无关人员有意或无意进入列车轨行区,提高站台候车的安全性。站台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全立面玻璃隔墙和活动门,沿站台边缘和站台两端头设置,把站台乘客候车区与列车进站停靠区域分隔开,属于全封闭型:另一类是一道上不封顶的玻璃隔墙和活动门或不锈钢篱笆门,属于半封闭型。当列车到达或出发时,站台门可自动开启和关闭,从而为乘客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
[0003]对于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某一线路的车型为确定的单一车型,每列车的各车门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车门尺寸相同,并且可以借助ATO(列车自动运行装置)来提高停车位置精度,因此地铁站台使用的屏蔽门和安全门可以按照具体车型进行布置,做到活动门与车门一一对应。但我国的高速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站台门系统总体布局结构,所述站台门系统设置于站台边缘,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门系统包括多个沿站台边缘依次排列设置的活动门模组和移动导向站台板,各个所述活动门模组以可滑动且前后限位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移动导向站台板上,相邻的若干个所述活动门模组可组合并在站台边缘沿移动导向站台板移动,实现任意位置开门及门开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系统总体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活动门模组由一个移动盒、两个分设于所述移动盒左右两侧的活动门、及驱动组件组成,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驱动模组和副驱动模组;每个所述移动盒底部通过主驱动模组与移动导向站台板配合,使所述移动盒沿所述移动导向站台板滑动;每个所述移动盒的两侧分别通过副驱动模组连接活动门,使所述活动门移动伸缩于所述移动盒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站台门系统总体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导向站台板包括站台板组件和支承组件,所述站台板组件由多个沿所述站台边缘依次排列设置的站台板对接组成,所述站台板组件安装在位于其下方的支承组件上,所述站台板组件沿其长度方向通长形成有至少两条导向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站台门系统总体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驱动模组包括齿轮组件、齿条组件和主电机,所述齿轮组件安装在所述移动盒的底部并穿过所述站台板组件的导向间隙,在站台板组件的下方所述齿轮组件的齿轮与所述齿条组件的齿条啮合,所述齿轮与主电机传动连接,使所述齿轮根据主电机的驱动带动移动盒沿齿条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站台门系统总体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包括齿轮座和齿轮,所述齿轮座上可转动水平设置所述齿轮,所述主电机安装在齿轮座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娇刘长和沈志军李毅张磊王圣捷杨占良崔兴民肖绪刚朱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