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规接触电流的信号采样放大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588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安规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规接触电流的信号采样放大电路,待采集信号的动态端dynamic经第一电阻R1接第一二极管V1的负极、第二二极管V2的正极和第一运放OP1的正相输入端,第一电阻R1两端并联有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V1的正极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规接触电流的信号采样放大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安规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安规接触电流的信号采样放大电路。

技术介绍

[0002]GB/T12113

2003《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方法》中规定:接触电流(touchcurrent)是指当人体或动物接触一个或多个装置或设备的可触及零部件时,流过人体或动物身体的电流。关于电流对人体的效应,对连续波形而言,为了规定接触电流限值所依据的最为重要的人体效应有:感知、反应、摆脱、电灼伤;其中,感知、反应和摆脱与接触电流的峰值有关,电灼伤与有效值有关;GB/T12113

2003中图4的U2网络、图5的U3网络有频响的要求,其中峰值电流的频响最重要,100kHz

1MHz峰值电流频响更是峰值电流频响的“珠穆朗玛峰”最难测准,业内都知道在实践中现有技术没能处理好100kHz

1MHz频响,导致不能准确测量100kHz

1MHz峰值电流,甚至连该频率范围内的有效值电流也往往测不准。
[0003]如果想要解决安规接触电流的信号采样和信号采样之后的信号放大过程中的频率响应(简称频响)问题,就要求信号在经过采样和放大过程之后,信号产生的无法复原的失真导致的测量误差不能超出一定的范围,该误差范围由GB/T12113

2003中的附录L所规定,实际应用中该误差越小越好,误差越小即是频响越好。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频响问题,一般会采用较为复杂的电路结构和更多级数的运放,电路结构复杂且经济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安规接触电流的信号采样放大电路,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安规接触电流的信号采样放大电路,待采集信号的动态端dynamic经第一电阻R1接第一二极管V1的负极、第二二极管V2的正极和第一运放OP1的正相输入端,第一电阻R1两端并联有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V1的正极接

12V电源,第二二极管V2的负极接+12V电源,第一运放OP1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短接,+12V电源接第一运放OP1的高电压供电引脚,+12V电源经第三电容C3接GND,第三电容C3两端并联有第四电容C4,

12V电源接第一运放OP1的低电压供电引脚,

12V电源经第五电容C5接GND,第五电容C5两端并联有第六电容C6;待采集信号的静态端static经第二电阻R2接第三二极管V3的负极、第四二极管V4的正极和第二运放OP2的正相输入端,第二电阻R2两端并联有第二电容C2,第三二极管V3的正极接

12V电源,第四二极管V4的负极接+12V电源,第二运放OP2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短接,+12V电源接第二运放OP2的高电压供电引脚,+12V电源经第七电容C7接GND,第七电容C7两端并联有第八电容C8,

12V电源接第二运放OP2的低电压供电引脚,

12V电源经第九电容C9接GND,第九电容C9两端并联有第十电容C10,第一运放OP1的输出端经第三电阻R3接第五电阻R5和第三运放OP3的正相输入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GND,第二运放OP2的输出端经第四电阻R4接第六电阻R6和第三运放OP3的反相输入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第三运放OP3的
输出端,+12V电源接第三运放OP3的高电压供电引脚,+12V电源经第十三电容C13接GND,第十三电容C13两端并联有第十四电容C14,

12V电源接第三运放OP3的低电压供电引脚,

12V电源经第十一电容C11接GND,第十一电容C11两端并联有第十二电容C12,第三运放OP3的输出端接第四运放OP4的正相输入端,第四运放OP4的反向输入端接第七电阻R7和第十九电容C19,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GND,第十九电容C19的另一端接第四运放OP4的输出端,第八电阻R8并联于第十九电容C19的两端,+12V电源接第四运放OP4的高电压供电引脚,+12V电源经第十五电容C15接GND,第十五电容C15两端并联有第十六电容C16,

12V电源接第四运放OP4的低电压供电引脚,

12V电源经第十七电容C17接GND,第十七电容C17两端并联有第十八电容C18,第四运放OP4的输出端经第九电阻R9接OUT。本申请中的运放是运算放大器的简称。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7]本技术的信号采样放大电路,结构简单,运放的级数更少,采样更精准高效且经济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0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的附图。
[000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1]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一种安规接触电流的信号采样放大电路,待采集信号的动态端dynamic经第一电阻R1接第一二极管V1的负极、第二二极管V2的正极和第一运放OP1的正相输入端,第一电阻R1两端并联有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V1的正极接

12V电源,第二二极管V2的负极接+12V电源,第一运放OP1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短接,+12V电源接第一运放OP1的高电压供电引脚,+12V电源经第三电容C3接GND,第三电容C3两端并联有第四电容C4,

12V电源接第一运放OP1的低电压供电引脚,

12V电源经第五电容C5接GND,第五电容C5两端并联有第六电容C6。待采集信号的静态端static经第二电阻R2接第三二极管V3的负极、第四二极管V4的正极和第二运放OP2的正相输入端,第二电阻R2两端并联有第二电容C2,第三二极管V3的正极接

12V电源,第四二极管V4的负极接+12V电源,第二运放OP2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短接,+12V电源接第二运放OP2的高电压供电引脚,+12V电源经第七电容C7接GND,第七电容C7两端并联有第八电容C8,

12V电源接第二运放OP2的低电压供电引脚,

12V电源经第九电容C9接GND,第九电容C9两端并联有第十电容C10。此电路模块中,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取值为10k,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取值为30pF,第三电容C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规接触电流的信号采样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待采集信号的动态端dynamic经第一电阻R1接第一二极管V1的负极、第二二极管V2的正极和第一运放OP1的正相输入端,第一电阻R1两端并联有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V1的正极接

12V电源,第二二极管V2的负极接+12V电源,第一运放OP1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短接,+12V电源接第一运放OP1的高电压供电引脚,+12V电源经第三电容C3接GND,第三电容C3两端并联有第四电容C4,

12V电源接第一运放OP1的低电压供电引脚,

12V电源经第五电容C5接GND,第五电容C5两端并联有第六电容C6;待采集信号的静态端static经第二电阻R2接第三二极管V3的负极、第四二极管V4的正极和第二运放OP2的正相输入端,第二电阻R2两端并联有第二电容C2,第三二极管V3的正极接

12V电源,第四二极管V4的负极接+12V电源,第二运放OP2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短接,+12V电源接第二运放OP2的高电压供电引脚,+12V电源经第七电容C7接GND,第七电容C7两端并联有第八电容C8,

12V电源接第二运放OP2的低电压供电引脚,

12V电源经第九电容C9接GND,第九电容C9两端并联有第十电容C10,第一运放OP1的输出端经第三电阻R3接第五电阻R5和第三运放OP3的正相输入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GND,第二运放OP2的输出端经第四电阻R4接第六电阻R6和第三运放OP3的反相输入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第三运放OP3的输出端,+12V电源接第三运放OP3的高电压供电引脚,+12V电源经第十三电容C13接GND,第十三电容C13两端并联有第十四电容C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朱文营李益白洪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艾诺智能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