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锻造滚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575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锻造滚型机。立式锻造滚型机包括:机架、上压头总成、下动力总成、上动力总成、侧轧辊及侧动力总成,上压头总成的底面设有凸模;下动力总成的顶面设有凹模,凹模与凸模相应设置,凹模、凸模的形状与轮辋相匹配,凹模、凸模之间用于放置制造轮辋的轮辋筒料,下动力总成还用于驱动凹模转动;上动力总成用于驱动上压头总成向凹模的方向移动;侧动力总成用于驱动侧轧辊,以使侧轧辊抵住轮辋筒料。通过将轮辋筒料设于相配合的凹模和凸模之间,并利用侧轧辊对轮辋筒料施加冷轧锻造变形力,从而能够将轮辋筒料滚压成型,能够整体上提高轮辋的结构强度。立式锻造滚型机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制造的轮辋强度高、寿命长。寿命长。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锻造滚型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式锻造滚型机。

技术介绍

[0002]轮辋俗称轮圈,是在车轮上周边安装和支撑轮胎的部件,与轮辐组成车轮。轮辋的常见形式主要有两种:深槽轮辋和平底轮辋。对于深槽轮辋,这种轮辋是整体的,其断面中部为一深凹槽。它有带肩的凸缘,用以安放外胎的胎圈,其肩部通常略向中间倾斜,倾斜部分的最大直径即称为轮胎胎圈与轮辋的着合直径。断面的中部制成深凹槽,以便于外胎的拆装。深槽轮辋的结构简单、刚度大、质量较小,对于小尺寸弹性较大的轮胎最适宜。
[0003]传统上,制造轮辋的制造设备可以将胚料扩口

滚形

扩张等工序成型。在加工过程中,制造轮辋的制造设备使得胚料的厚度变薄,特别是轮辋的弯折处等受力面变薄更加严重,使得轮辋的使用寿命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制造轮辋的制造设备使得胚料变薄不利于提高轮辋使用寿命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立式锻造滚型机。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立式锻造滚型机,所述立式锻造滚型机用于制造轮辋,所述立式锻造滚型机包括:机架、上压头总成、下动力总成、上动力总成、侧轧辊及侧动力总成,所述上压头总成枢设于所述机架,所述上压头总成的底面设有凸模;所述下动力总成枢设于所述机架,所述下动力总成的顶面设有凹模,所述凹模与所述凸模相应设置,所述凹模、所述凸模的形状与所述轮辋相匹配,所述凹模、所述凸模之间用于放置制造所述轮辋的轮辋筒料,所述下动力总成还用于驱动所述凹模转动;所述上动力总成用于驱动所述上压头总成向所述凹模的方向移动,所述上动力总成还用于使所述凸模通过所述轮辋筒料抵住所述凹模;所述侧动力总成用于驱动所述侧轧辊,以使所述侧轧辊抵住所述轮辋筒料。
[0007]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将轮辋筒料设于相配合的凹模和凸模之间,并利用侧轧辊对轮辋筒料施加冷轧锻造变形力,从而能够将轮辋筒料滚压成型,能够整体上提高轮辋的结构强度。立式锻造滚型机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制造的轮辋强度高、寿命长。
[0008]较佳地,所述侧动力总成驱动所述侧轧辊沿所述轮辋筒料的径向进给,以自所述轮辋筒料外侧面对所述轮辋筒料施加冷轧锻造变形力;所述轮辋具有圆角段及平直段,所述侧轧辊抵住所述圆角段时的进给量小于所述侧轧辊抵住所述平直段的进给量。
[0009]较佳地,所述凹模与所述轮辋筒料之间具有模腔间隙,所述圆角段处的模腔间隙大于所述平直段的模腔间隙。
[0010]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圆角段处的模腔间隙大于平直段的模腔间隙,使得平直段的材料能够向圆角段移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圆角段的厚度,能够有效地避免在圆角段发生断裂,能够有效地提高轮辋危险断面的使用寿命。
[0011]较佳地,所述上压头总成的枢转轴的轴线与所述下动力总成的枢转轴的轴线重合。
[0012]较佳地,所述侧轧辊及侧动力总成均为三个,三个所述侧轧辊及侧动力总成均布设置。
[0013]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利用均布的侧轧辊,能够更加均匀地轮辋筒料施加冷轧锻造变形力,能够提高轮辋的整体力学性能。
[0014]较佳地,三个所述侧轧辊同步作用于所述轮辋筒料;
[0015]或者,三个所述侧轧辊分别独立作用于所述轮辋筒料。
[0016]较佳地,所述侧轧辊具有抵压头,所述抵压头能够自转,所述抵压头自转的速度与所述轮辋筒料转动的速度相匹配。
[0017]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自转的抵压头能够降低侧轧辊与轮辋筒料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侧轧辊更加均匀、流畅地对轮辋筒料施加冷轧锻造变形力,能够提高轮辋的整体力学性能。
[0018]较佳地,所述侧轧辊沿所述轮辋筒料的轴向向上或向下摆动。
[0019]较佳地,所述机架包括上梁、底座及立柱,所述立柱设于所述上梁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上压头总成设于所述上梁,所述下动力总成设于所述底座。
[0020]较佳地,所述立柱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侧轧辊及侧动力总成均布设置。
[0021]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专利技术各较佳实例。
[0022]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002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轮辋筒料设于相配合的凹模和凸模之间,并利用侧轧辊对轮辋筒料施加冷轧锻造变形力,从而能够将轮辋筒料滚压成型,能够整体上提高轮辋的结构强度。立式锻造滚型机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制造的轮辋强度高、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式锻造滚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立式锻造滚型机A

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采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立式锻造滚型机制成的轮辋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立式锻造滚型机100
[0029]上梁11
[0030]底座12
[0031]底座支架13
[0032]立柱14
[0033]下传动总成15
[0034]油缸总成16
[0035]滑块17
[0036]上压头总成18
[0037]侧轧辊19
[0038]凸模20
[0039]凹模21
[0040]轮辋300
[0041]圆角段31
[0042]平直段32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实施例的范围之中。
[004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立式锻造滚型机100,立式锻造滚型机100用于制造轮辋300,立式锻造滚型机100包括:机架、上压头总成18、下动力总成、上动力总成、侧轧辊19及侧动力总成,上压头总成18枢设于机架,上压头总成18的底面设有凸模20;下动力总成枢设于机架,下动力总成的顶面设有凹模21,凹模21与凸模20相应设置,凹模21、凸模20的形状与轮辋300相匹配,凹模21、凸模20之间用于放置制造轮辋300的轮辋300筒料,下动力总成还用于驱动凹模21转动;上动力总成用于驱动上压头总成18向凹模21的方向移动,上动力总成还用于使凸模20通过轮辋300筒料抵住凹模21;侧动力总成用于驱动侧轧辊19,以使侧轧辊19抵住轮辋300筒料。通过将轮辋300筒料设于相配合的凹模21和凸模20之间,并利用侧轧辊19对轮辋300筒料施加冷轧锻造变形力,从而能够将轮辋300筒料滚压成型,能够整体上提高轮辋300的结构强度。立式锻造滚型机100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制造的轮辋300强度高、寿命长。
[0045]侧动力总成驱动侧轧辊19沿轮辋300筒料的径向进给,以自轮辋300筒料外侧面对轮辋300筒料施加冷轧锻造变形力;轮辋300具有圆角段31及平直段32,侧轧辊19抵住圆角段31时的进给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锻造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锻造滚型机用于制造轮辋,所述立式锻造滚型机包括:机架;上压头总成,所述上压头总成枢设于所述机架,所述上压头总成的底面设有凸模;下动力总成,所述下动力总成枢设于所述机架,所述下动力总成的顶面设有凹模,所述凹模与所述凸模相应设置,所述凹模、所述凸模的形状与所述轮辋相匹配,所述凹模、所述凸模之间用于放置制造所述轮辋的轮辋筒料,所述下动力总成还用于驱动所述凹模转动;上动力总成,所述上动力总成用于驱动所述上压头总成向所述凹模的方向移动,所述上动力总成还用于使所述凸模通过所述轮辋筒料抵住所述凹模;侧轧辊及侧动力总成,所述侧动力总成用于驱动所述侧轧辊,以使所述侧轧辊抵住所述轮辋筒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锻造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动力总成驱动所述侧轧辊沿所述轮辋筒料的径向进给,以自所述轮辋筒料外侧面对所述轮辋筒料施加冷轧锻造变形力;所述轮辋具有圆角段及平直段,所述侧轧辊抵住所述圆角段时的进给量小于所述侧轧辊抵住所述平直段的进给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锻造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与所述轮辋筒料之间具有模腔间隙,所述圆角段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元张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筌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