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气力输送垃圾箱及采用其的高速清扫作业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570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气力输送垃圾箱及采用其的高速清扫作业车,所述双气力输送垃圾箱采用左、中、右三隔段式的上下两层结构设计,垃圾箱的上层通过三隔段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了主风机和副风机的独立气力输送,避免风机串联或并联产生的能量损失,充分发挥了双气力输送的优势,垃圾箱的下层的三隔段内设计有五根吸管,可以对垃圾进行粗吸、精吸作业,便于实现分颗粒大小收集、多遍抽吸,作业洁净度高,大大提高了高速清扫车的垃圾吸拾效率,从而可以提升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而可以满足高速公路不低于60km/h的限速要求,可以很好地适用于高速公路的清扫作业。的清扫作业。的清扫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气力输送垃圾箱及采用其的高速清扫作业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卫车辆
,特别地,涉及一种双气力输送垃圾箱,另外,还特别涉及一种采用上述双气力输送垃圾箱的高速清扫作业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清扫作业车的垃圾箱通常为单气力输送结构,为了提高吸拾力,一般会采用风机以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进行气力输送,但是由于采用单气力输送结构,其气流途经的流道长,垃圾箱内气流速度过大、能量损失仍较高,吸拾能力和作业效率大打折扣,为了保证对路面垃圾的清扫和吸拾效果,清扫车的行驶速度较低,一般不高于40km/h,无法满足高速公路不低于60km/h的限速要求,故而无法适用于高速公路的清扫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气力输送垃圾箱及采用其的高速清扫作业车,以解决现有清扫作业车的垃圾箱为单气力输送结构而导致吸拾能力差和作业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双气力输送垃圾箱,垃圾箱的内部通过竖向的两块隔板分隔为左、中、右三个隔段,并通过滤网分隔为上部的风腔和下部的垃圾腔,所述风腔包括主风道和副风道,所述主风道和副风道通过隔板隔开互不连通,所述主风道与主风机密封连接,所述副风道与副风机密封连接,所述垃圾腔与吸嘴组件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副风道包括左风道和右风道,所述主风道为上部的中隔段,所述左风道和右风道分别为上部的左隔段和右隔段,所述左风道通过联通风道与右风道连通,所述左风道和/或右风道与副风机密封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垃圾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吸管、第二吸管、第三吸管、第四吸管和第五吸管,所述第一吸管、第二吸管和第三吸管位于下部的中隔段内,所述第四吸管位于下部的左隔段内,所述第五吸管位于下部的右隔段内,所述吸嘴组件包括设置在车辆前桥和后桥之间的中置吸嘴和设置在车辆后桥之后的后置复合吸嘴,中置吸嘴设置在车辆的左右两侧,所述垃圾腔分别通过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与左右两侧的中置吸嘴连接,并通过第三吸管、第四吸管和第五吸管与后置复合吸嘴连接。
[0007]进一步地,在俯视角度下,所述第一吸管、第二吸管和第三吸管三者的中心连线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的中线连线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第三吸管的中心为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0008]进一步地,所述风腔由顶板、前端封板、前部底封板、侧板、滤网、尾端封板合围而成。
[0009]进一步地,所述垃圾腔由前封板、滤网、后门、侧板、底板合围而成。
[0010]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为带圆弧的立板,只与顶板、底板和侧板连接。
[0011]进一步地,垃圾箱的尾部还安装有防撞吸能包。
[0012]进一步地,主风机和副风机集中设置在小副车架5上,所述主风道与主风机、副风
道与副风机均采用活动式密封连接。
[0013]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高速清扫作业车,采用如上所述的双气力输送垃圾箱。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双气力输送垃圾箱采用上下两层三隔段的结构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了主风机和副风机的独立气力输送,避免风机串联或并联产生的能量损失,充分发挥了双气力输送的优势,垃圾箱的下层设计三隔段、五吸管,可以对垃圾进行粗吸、精吸作业,便于实现分颗粒大小收集、多遍抽吸,作业洁净度高,大大提高了高速清扫车的垃圾吸拾效率,从而可以提升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而可以满足高速公路不低于60km/h的限速要求,可以很好地适用于高速公路的清扫作业。
[0016]并且,所述主风道与主风机、所述左风道或右风道与副风机均采用活动式密封连接,主风机和副风机均固定安装在底盘上,而在传统的清扫车中,副风机通常安装在垃圾箱上,解决了行业内副风机往往随垃圾箱倾翻频繁而导致容易出现故障、副风机的振动导致垃圾箱易产生裂纹的问题。
[0017]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高速清扫作业车同样具有上述优点。
[0018]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高速清扫作业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高速清扫作业车执行作业左模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气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垃圾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垃圾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气力系统的气流输送示意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高速清扫作业车执行作业中模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高速清扫作业车执行作业右模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9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高速清扫作业车执行作业全模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反吹风口的形状示意图。
[0030]图1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反吹风口与第三吸口形成的半包覆式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前置扫盘;2、高压水系统;3、副发动机;4、底盘;5、小副车架;6、副车架;7、辅助扫盘;8、主风机;9、副风机;10、垃圾箱;11、吸嘴组件;12、水箱;13、支撑架;14、旋转轴;31、一级弹性体;32、二级弹性体;111、中置吸嘴;112、后置复合吸嘴;1111、第一吸口;1112、第二吸口;1113、密封板;1121、前吸嘴体;1122、后吸嘴体;1123、第三吸口;1124、第四吸口;1125、第五吸口;1126、反吹管;1127、反吹风口;100、风腔;101、垃圾腔;102、滤网;103、后门;104、隔板; 105、底板;106、顶板;107、侧板;108、防撞吸能包;1011、第一吸管; 1012、第二吸管;1013、第三吸管;1014、第四吸管;1015、第五吸管; 1016、前封板;1001、主风道;
1002、左风道;1003、右风道;1004、联通风道;1005、前端封板;1006、尾端封板;1007、前部底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34]如图1至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速清扫作业车,包括前置扫盘1、高压水系统2、副发动机3、底盘4、小副车架5、副车架6、辅助扫盘7、主风机8、副风机9、垃圾箱10、吸嘴组件11、水箱 12、电气液控制系统等,所述前置扫盘1通过安装支架、螺栓等固定安装在车辆的前置保险杠和底盘大梁前端上,可以设置在车辆的一侧或两侧,可以对高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气力输送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垃圾箱(10)的内部通过竖向的两块隔板(104)分隔为左、中、右三个隔段,并通过滤网(102)分隔为上部的风腔(100)和下部的垃圾腔(101),所述风腔(100)包括主风道(1001)和副风道,所述主风道(1001)和副风道通过隔板(104)隔开互不连通,所述主风道(1001)与主风机(8)密封连接,所述副风道与副风机(9)密封连接,所述垃圾腔(101)与吸嘴组件(11)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力输送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风道包括左风道(1002)和右风道(1003),所述主风道(1001)为上部的中隔段,所述左风道(1002)和右风道(1003)分别为上部的左隔段和右隔段,所述左风道(1002)通过联通风道(1004)与右风道(1003)连通,所述左风道(1002)和/或右风道(1003)与副风机(9)密封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力输送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腔(10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吸管(1011)、第二吸管(1012)、第三吸管(1013)、第四吸管(1014)和第五吸管(1015),所述第一吸管(1011)、第二吸管(1012)和第三吸管(1013)位于下部的中隔段内,所述第四吸管(1014)位于下部的左隔段内,所述第五吸管(1015)位于下部的右隔段内,所述吸嘴组件(11)包括设置在车辆前桥和后桥之间的中置吸嘴(111)和设置在车辆后桥之后的后置复合吸嘴(112),中置吸嘴(111)设置在车辆的左右两侧,所述垃圾腔(101)分别通过第一吸管(1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新科张红波甘新宇易伟罗昆扬卫明王亚祥石婷甘焕杰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