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凯生专利>正文

一种支撑聚拢文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561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聚拢文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文胸的罩杯部、背围部、排扣部依次连接,肩带部分别与罩杯部和背围部连接,其特征在于:罩杯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罩杯,背围部包括背围和稳固托,背围一端通过稳固托与罩杯外侧连接,背围另一端与排扣部连接,排扣部包括公头和母头并进行可拆卸连接,背围上方通过前吊角和后吊角分别与肩带部连接,稳固托为W型的软骨,罩杯设置于稳固托的内侧面内并且上方与前吊角连接,稳固托的末端与前吊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W型的稳固托,通过末端与前吊角的连接实现重量分散,起到由下及上支撑胸部并且完成聚拢的支撑聚拢文胸。支撑聚拢文胸。支撑聚拢文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聚拢文胸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聚拢文胸。

技术介绍

[0002]文胸的设计和制造,都是为了符合女性的使用需求,每个女性在不同时期需要不同规格大小的文胸,来为乳房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证舒适性,现如今普遍适合女性使用需求的文胸已经能基本满足,但是针对大胸的女性,普通的文胸始终不适合其使用,很大程度会造成承托不足的情况,不合身的文胸,会对女性的乳房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如何研发一种能有效的针对大胸女性的胸部塑形,进行有效的承托的文胸,是目前亟需改进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W型的稳固托,通过末端与前吊角的连接实现重量分散,起到由下及上支撑胸部并且完成聚拢的支撑聚拢文胸。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支撑聚拢文胸,包括罩杯部、背围部、排扣部和肩带部,所述罩杯部、背围部、排扣部依次连接,所述肩带部分别与罩杯部和背围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罩杯,所述背围部包括背围和稳固托,所述背围一端通过稳固托与罩杯外侧连接,所述背围另一端与排扣部连接,所述排扣部包括公头和母头并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背围上方通过前吊角和后吊角分别与肩带部连接,所述稳固托为W型的软骨,所述罩杯设置于稳固托的内侧面内并且上方与前吊角连接,所述稳固托的末端与前吊角连接。
[0006]采用该结构的支撑聚拢文胸,对称设置的罩杯形成了罩杯部,是为了包裹女性的胸部,罩杯外侧的稳固托,为W型的结构,可以向上提升承托,加压侧收,防止产生副乳,修饰腋下脂肪线条,稳固托设置于罩杯的外侧是为了可以更好地贴合女性的胸部下盘曲线做稳定的支撑承托,稳固托的外侧是背围,背围末端是公头和母头进行拆卸连接的排扣部,用于女性在穿戴该文胸时可以通过排扣部在背部进行扣紧,避免文胸掉落,背围的上方通过前吊角和后吊角分别与肩带部连接,肩带可以起到挂吊的作用,尤其是稳固托的末端与前吊角连接,可以将稳固托所受到的大部分重量,通过肩带进行重量的分散,可以起到更为有效的支撑作用。
[0007]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技术方案:
[0008]所述稳固托的W型软骨中间部位为向上凸起的鸡心,所述鸡心的顶端与稳固托的底部距离为15mm

30mm。
[0009]稳固托的W型软骨中间部位的向上凸起的鸡心,通过类似拱桥的支撑原理向上凸起支撑罩杯内两边的胸部,起到定型的作用,鸡心的顶端与稳固托的底部距离少于15mm时,向上凸起的高度不足,很难起到支撑定型的作用,而鸡心的顶端与稳固托的底部距离大于30mm时,又会造成对左右两侧的胸部的挤压,舒适感不足,因此鸡心的顶端与稳固托的底部
距离为15mm

30mm时可以有最佳的使用效果,尤其是距离为25mm时最佳。
[0010]作为本技术的稳固托的改进技术方案:
[0011]所述稳固托包括外托和内托,所述外托和内托在背围的垂直面上相互重叠,所述内托的末端与外托连接,所述外托的末端与前吊角连接。
[0012]稳固托所包括的外托和内托,在背围的垂直面上相互重叠连接,可以起到双重承托的作用,外托的末端与前吊角连接,将胸部的大部分重量由外托分散到肩带上,而内托的末端与外托连接,起到第二重承托的作用,将胸部的重量分散到外托上,双重的承托可以使得穿戴该文胸的大胸女性有更好的舒适性。
[0013]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技术方案:
[0014]所述背围与前吊角的连接处为侧比,所述侧比的外轮廓线与外托的上半部轮廓线平行。
[0015]背围与前吊角的连接处的侧比,其外轮廓线与外托的上半部轮廓线平行,侧比的设置可以使得其延伸至女性的后背处,放置胸部脂肪游离,降低胸部外扩的风险。
[0016]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
[0017]采用该结构的支撑聚拢文胸,W型的结构稳固托,可以向上提升承托,加压侧收,防止产生副乳,修饰腋下脂肪线条,稳固托设置于罩杯的外侧是为了可以更好地贴合女性的胸部下盘曲线做稳定的支撑承托,肩带可以起到挂吊的作用,尤其是稳固托的末端与前吊角连接,可以将稳固托所受到的大部分重量,通过肩带进行重量的分散,可以起到更为有效的支撑作用,稳固托的外托和内托,可以将胸部的大部分重量由外托分散到肩带上,而内托的末端与外托连接,起到第二重承托的作用,将胸部的重量分散到外托上,双重的承托可以使得穿戴该文胸的大胸女性有更好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支撑聚拢文胸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如图1所示,一种支撑聚拢文胸,包括罩杯部1、背围部2、排扣部3和肩带部4,所述罩杯部1、背围部2、排扣部3依次连接,所述肩带部4分别与罩杯部1和背围部2连接,所述罩杯部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罩杯11,所述背围部2包括背围21和稳固托22,所述背围21一端通过稳固托22与罩杯11外侧连接,所述背围21另一端与排扣部3连接,所述排扣部3包括公头31和母头32并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背围21上方通过前吊角41和后吊角42分别与肩带部4连接,所述稳固托22为W型的软骨,所述罩杯11设置于稳固托22的内侧面内并且上方与前吊角41连接,所述稳固托22的末端与前吊角41连接。
[0021]上述稳固托22的W型软骨中间部位为向上凸起的鸡心23,所述鸡心23的顶端与稳固托22的底部距离为15mm

30mm。
[0022]上述稳固托22包括外托24和内托25,所述外托24和内托25在背围21的垂直面上相互重叠,所述内托25的末端与外托24连接,所述外托24的末端与前吊角41连接。
[0023]上述背围21与前吊角41的连接处为侧比26,所述侧比26的外轮廓线与外托24的上
半部轮廓线平行。
[0024]采用该结构的支撑聚拢文胸,对称设置的罩杯11形成了罩杯部1,是为了包裹女性的胸部,罩杯11外侧的稳固托22,为W型的结构,可以向上提升承托,加压侧收,防止产生副乳,修饰腋下脂肪线条,稳固托22设置于罩杯11的外侧是为了可以更好地贴合女性的胸部下盘曲线做稳定的支撑承托,稳固托22的外侧是背围21,背围21末端是公头31和母头32进行拆卸连接的排扣部3,用于女性在穿戴该文胸时可以通过排扣部3在背部进行扣紧,避免文胸掉落,背围21的上方通过前吊角41和后吊角42分别与肩带部4连接,肩带可以起到挂吊的作用,尤其是稳固托22的末端与前吊角41连接,可以将稳固托22所受到的大部分重量,通过肩带进行重量的分散,可以起到更为有效的支撑作用。
[0025]稳固托22的W型软骨中间部位的向上凸起的鸡心23,通过类似拱桥的支撑原理向上凸起支撑罩杯11内两边的胸部,起到定型的作用,鸡心23的顶端与稳固托22的底部距离少于15mm时,向上凸起的高度不足,很难起到支撑定型的作用,而鸡心23的顶端与稳固托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聚拢文胸,包括罩杯部、背围部、排扣部和肩带部,所述罩杯部、背围部、排扣部依次连接,所述肩带部分别与罩杯部和背围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罩杯,所述背围部包括背围和稳固托,所述背围一端通过稳固托与罩杯外侧连接,所述背围另一端与排扣部连接,所述排扣部包括公头和母头并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背围上方通过前吊角和后吊角分别与肩带部连接,所述稳固托为W型的软骨,所述罩杯设置于稳固托的内侧面内并且上方与前吊角连接,所述稳固托的末端与前吊角连接。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凯生
申请(专利权)人:郭凯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