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553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包括覆盖于患者胸部的第二绷带布,第二绷带布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绷带布,第二绷带布与第一绷带布上部对应设置有带扣,对应设置的带扣通过连接肩带连接;第二绷带布内侧设有心电检测贴片,第二绑带布外部设有显示器,显示器与心电检测贴片连接;第一绷带布内侧设有多个气囊组件;两个第一绷带布相对侧设置有可连接的魔术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亲肤透气、易于穿脱、防止压疮产生且对主流乳腺癌手术患者均适用。对主流乳腺癌手术患者均适用。对主流乳腺癌手术患者均适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0003]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疾病早期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晚期可因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出现多器官病变,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0004][0005]现有技术如公开号CN 113208817 A,名为《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的专利技术,此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包括棉布片,棉布片为双面棉布片,棉布片一侧连接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一侧为开口,连接块靠近或远离胸部的侧壁的两侧分别设有条形通孔,连接块开口一侧插接设有连接块二,连接块二为V形结构,且开口端插入连接块内,连接块二侧壁上设有与条形通孔相配合的凸条,连接块二远离连接块一侧的上下两侧分别铰接设有连接件,棉布片远离连接块的侧内部设有气囊,气囊一端连接设有气管,气管另一端伸出棉布片,气管上连接设有阀门,棉布片相对连接块一侧的上下两侧分别连接设有弹性带,弹性带另一端分别设有与连接件配合的挂钩三。此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更便捷,使用更方便,适用性更广。
[0006]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亲肤透气、易于穿脱、防止压疮产生且对主流乳腺癌手术患者均适用。
[0008]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其包括覆盖于患者胸部的第二绷带布,第二绷带布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绷带布,第二绷带布与第一绷带布上部对应设置有带扣,对应设置的带扣通过连接肩带连接;第二绷带布内侧设有心电检测贴片,第二绑带布外部设有显示器,显示器与心电检测贴片连接;第一绷带布内侧设有多个气囊组件;两个第一绷带布相对侧设置有可连接的魔术贴。
[0009]通过对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整体的设计,采用第二绷带布对患者的胸部进行覆盖,在第二绷带布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绷带布,两个第一绷带布相对侧设置可连接的魔术贴,可以通过调节两个第一绷带相对魔术贴的连接位置,从而应对不同患者的胸
围大小和所施加的压力大小来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通过魔术贴进行连接的可以便于对整体装置进行穿戴,通过对大量数据的观察,本装置需要在乳腺癌术后一周内穿戴,而在后续患者康复的过程中,只需要在晚上进行穿戴即可,通过这种穿戴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压疮的产生,也可以减少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0010]在第二绷带布与第一绷带布对应位置设置有带扣,对应设置的带扣可以通过肩带连接。通过在整体装置上设计有肩带,肩膀可以对整体装置的重量进行分担,防止只通过第一绷带布与第二绷带布与皮肤的摩擦来维持重量从而导致周围完好的皮肤发红起疱、破皮,从而降低压疮的产生。
[0011]通过在第二绷带布内侧设置心电监测贴片,可以对患者的心率进行监控,经过长期的调查,发现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会经历各种负面情绪,同时由于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对疾病缺乏基本认知,对术后产生不确定感、恐惧、怀疑、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往往会通过心率的变化而反应出,常常表现出心率不稳或心率不齐,医生或护士可以通过对患者的心率进行监控从而对患者的情绪进行把控,从而在患者心情低落时对其进行辅导和疏通。此外,在第二绷带布外还布设有显示器,显示器与心电检测贴片是连接的,通过显示器可以将患者的心率显示出,从而可以通过监测患者心电变化,以判断绑带绑的是否过紧或时间过长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适当放松绑带。
[0012]此外,在第一绷带布内侧设有多个气囊组件。通过气囊组件的设置,用于调节患者绑绷带的松紧度,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同时通过气囊组件可以平衡背部完好皮肤的压力,有效的降低背部完好的皮肤发生压疮的可能性。其次,通过气囊组件与皮肤进行接触,有利于防止绷带与患者背部皮肤直接接触,从而导致肌肉拉伤。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示,第二绷带布包括上绷带区与下绷带区,上绷带区平行开设多个第一槽体,第一槽体设于上绷带区两面;第一槽体为条形内凹槽。
[0014]通过在上绷带区两面开设的第一槽体,可以使上绷带区的绷带与患者上部皮肤的接触面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避免接触量过大对伤口造成过大摩擦损伤,防止在术后患者的创口二次破裂,从而预防伤口的感染和化脓,以降提高术后患者的恢复速度和舒适度。其次,第二绷带布的上绷带区上的第一槽体可以提供传热途径,为术后患者所散发的热量提供通路,即空气能够在第一槽体内流动将热量带出第二绷带布,以避免术后创口与空气不接触或无法散发体内热量,导致术后伤口化脓感染从而产生异味,从而可以降低术后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利于术后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另外,在第二绷带布上开设第一槽体,可以降低第二绷带布的厚度和用材,以降低第二绷带布的重量,从而降低佩戴者的负重感,提高术后患者的舒适度。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示,下绷带区平行设置多个第二凸条,第二凸条为波浪形凸条,两相邻第二凸条之间设有填充区;第二凸条的平行方向与第一槽体平行方向垂直;填充区填充固态抑菌材料。
[0016]在本装置穿戴之前,即在下绷带区未收到横向拉力之前,两个相邻的第二凸条之间的填充区为类似圆形;在本装置穿戴后,即在下绷带区收到两侧第一绷带布给予的第一拉力后,下绷带区的两个相邻第二凸条会被随之拉伸,填充区会被拉伸为类似菱形的结构,同时填充区内部填充的固态抑菌材料会形成一定的凸起。
[0017]现在多数乳腺癌手术采取的是保乳手术,传统设备会对术后患者的乳房有很大的
压迫作用导致胸部下垂或者皮肤松弛等,本专利技术在下绷带区平行设置多个第二凸条,可以利用填充区被拉伸后形成的对患者胸部下方起到一定的托起作用,从而降低乳房下垂的可能性,并且在相邻第二凸条的填充区内填充有固态抑菌材料,固态抑菌材料为柔性材料,不会对患者的创口造成挤压损伤。
[0018]此外,在本装置穿戴后,下绷带区的两个相邻第二凸条会被随之拉伸,固态抑菌材料还会形成凸起,其中,形成的凸起后的下绷带区中,各凸起之间的间隔空间相对扩大,即气流流通的通道被扩大,有利于对乳房下侧的皮肤进行散热。与原有技术绷带直接与皮肤接触相比,本装置可以通过固态抑菌材料形成的凸起与皮肤柔性接触,从而起到托起与支撑作用。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示,填充区上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贯穿填充区内外侧,透气孔内侧设有多层挡片,挡片交错设置,透气孔的小口端设置于填充区外侧,透气孔的大口端设置于第二填充区内侧。
[0020]在术后患者移动身体或者小幅度运动时,人体会对填充区形成移动挤压作用,在该挤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其包括覆盖于患者胸部的第二绷带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绷带布(100)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绷带布(200),所述第二绷带布(100)与第一绷带布(200)上部对应设置有带扣(101),所述对应设置的带扣(101)通过连接肩带(102)连接;所述第二绷带布(100)内侧设有心电检测贴片(103),所述第二绷带布(100)外部设有显示器(104),所述显示器(104)与心电检测贴片(103)连接;所述第一绷带布(200)内侧设有多个气囊组件(210);两个所述第一绷带布(200)相对侧设置有可连接的魔术贴(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绷带布(100)包括上绷带区(110)与下绷带区(120),所述上绷带区(110)平行开设多个第一槽体(111),所述第一槽体(111)设于上绷带区(110)两面;所述第一槽体(111)为条形内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绷带区(120)平行设置多个第二凸条(121),所述第二凸条(121)为波浪形凸条,两所述相邻第二凸条(121)之间设有填充区(122);所述第二凸条(121)的平行方向与第一槽体(111)平行方向垂直;所述填充区(122)填充固态抑菌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填充区(122)上开设有透气孔(123),所述透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明黄建黄黎明王博姹王时敏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